回复私募创业者的问题:年化20%是只适合大佬的路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1回复:48喜欢:73

今年市场很好,无论公募私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规模增长很快,我也遇到了很多有意向创业做私募的投资者,咨询我起步的相关事宜。我挑了一个典型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Q:您好,经常看您的文章,您对私募行业的现状分析可是真知灼见。现我有些问题,想请教,还请指点一二。

我们是一家初创私募基金,今年五月登记,七月份发的首只产品,规模在千万,策略是长期价值投资,我个人账户十年来的年化在百分之二十左右,我欣赏的是巴菲特的耐心等待机会,买入后长期持有的投资方式,所以我的基金会设置三年的封闭期,并只在我认为有购买机会的时候才开放。

 我在考虑我们基金的长期发展路径应该怎么走,我的长远愿景是做机构或者家族长期资金的管理人,但是现在在从0向1的迈进上,应该怎么走呢?

 1、具体来说,机构等大资金都需要以往有管理过数十亿资金的经验证明,那我现在有没有机会或者有没有必要先去找机构,最起码去露个脸?如果有的话,我应该找什么途径和渠道找哪些机构呢?

 2、更现实的路,是要先达到第一个目标:五千万的规模,那么在我只有个人业绩,没有公开业绩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渠道去更有效的募资呢?有哪些渠道我们可以去努力?

 其实主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应该怎样一步步去接近我们的目的,我也知道,路途遥远 并且艰难;我以前不在私募行业,所以还请专家能够给我们指点方向,谢谢!

 

A:你好,感谢信任。你的问题非常好,也是很典型的私募初创者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首先私募基金是条艰难的路,而你选择的长期价值投资策略是大佬策略。对于新人起步是最艰难的一条路。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于大佬,他天然的可以进入银行等主流金融渠道,面对的是中低风险偏好的资金, 只用跟小范围的机构竞争,年化20%已经足够高。并且对于银行渠道而言,目标不是引入最优质的的产品,而是引入最不会出问题的产品,他们也不需要你太过于积极的去获取收益。

但对于一般私募创业者,进入不了银行渠道,要与全国所有的私募基金竞争。单纯的年化20%一点吸引力都没有,长期年化20%才有吸引力,也就是说想要看业绩吸引人,你得先做五年以上业绩,没有五年业绩前年化20%是没有价值的,除非是很大超额收益下的年化20%绝对收益,如在五年市场无涨幅的情况下实现年化20%的超额收益。梁大师 提到过作为新人年化20%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做到40%才能出头。举例而言,我比较熟悉一些的于翼东方点赞,是公募基金经理出身,但仍然在3年年化40%后规模才冲到10亿,5年年化40%以上后才冲到百亿规模。

其次不靠业绩的情况下募资只有靠3F:family、friend、fool。 fool可遇不可求,那也就是说只有亲戚朋友两条路。其实换个角度思考,如果你是投资者,什么情况下你会愿意投资一个没有业绩的私募呢?

等有一些业绩的话应该怎么做,有两个方法:1. 参赛打榜,不过你们既然是长期价值投资的风格,那打榜估计也是打不上去的,可以放弃  2. 理念宣导,寻找理念和逻辑上的认同者,在雪球这样的平台不断去展示你们的投资理念、研究能力,配合业绩会吸引到一部分人的目光,但要有耐心,100万的投资金额对任何人而言都是要慎重考虑的。

最后回到开头,私募基金是条艰难的路,我建议财务自由后才走这条路,因为大概率你要面临三年不赚钱甚至亏三年的局面,而三年后是否能有所发展,还要依仗这三年在业绩和品牌上的许多积累。中国有10000多家的私募基金,90%规模不到1个亿,难度可想而知。

也请一些私募基金过来人分享下自己的心得给大家

 @青侨阳光   @梁宏   @百创资本陈子仪   @进化论一平    @linjia510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佟思雨2020-11-18 17:41

我前一段时间也觉得很难,后来在雪球上咨询大道和方丈,想明白了,分享给你。就是做私募别想着募资,专注于企业研究,把产品做好。很多同行失败了,就是因为总想做大,欲速则不达,反而失去了机会,如果抱着平常心,找一些好企业,业绩是不会差的。规模是个结果,不应该是目标。

刀锋舞者892020-11-19 00:11

先通过投资财富自由。然后你会发现你很大几率不想开私募了。。。

山哥V散2020-11-18 19:10

说说我对私募发展的理解:1.美誉度比知名度优先;2.客户体验比客户规模优先;3.客户回报比个人回报优先;4.业绩比规模优先;5.实力比运气优先。需要思考的是:美誉度何来?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体验?如何创造回报?如何做业绩?如何打造实力?这些思考有方案能落实是因,得到认可是果。草草写写,周末再写专栏。

青侨阳光2020-11-18 21:30

仅个人看法啊,定好位、务好本、然后持续精进……
定好位。在局部领域形成不可替代的优势。除非是先发,作为后来弱小者,聚焦一个点,然后在这个点形成相当程度的锐度,做得就是比别人优/好,才有可能冒出和被看见。一快二好,如果不能在新生态里做到“一快”,那么“二好”可能是更优选择。
务好本。在初创的时候就想着怎么把规模做大,在我看来有点舍本逐末了。规模是持续精进后顺其自然的开花结果。把时间放长,规模的大小一定是跟管理人的能力匹配的。短期可能不匹配,规模过大或者过小,长期回过头来看一定是匹配的。对于这点我深信不疑,因此我个人的看法是把更多更重要的心思放在务好本上,这也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
我自己的经历啊,很多的担心、顾虑、权衡、纠结其实都是内心戏。就算是头几年所谓的不赚钱甚至亏钱,其实事后看也没有那么夸张。前提是“真想做这个事儿”。当一个人极其极其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些短期得失真的都是浮云。3-5年没有外部资金、负担运营成本,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恐怖。在当下这个高度互联的时代,有能力的人很难怀才不遇。

持续精进。管理人刚进入私募资管行业的时候,大概率不是一个完美闭环可以不进化的状态。发现个痛点,解决解决,然后又碰到个痛点,解决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循环往复,慢慢把能力和体系打磨的更好。这是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其实也挺有意思。

万中财经2020-11-18 19:14

短期几年年化20%在基金里很常见,但是如果有谁说能够基金年化20%连续20年,那么绝对是骗子如8千到百亿的某某。而什么妨柳张磊之流,没有20年经历根本不值一提。
就以2000年到2019年完整20年计,除个人外,基金能够20%年化的百分百是谎言。没有经历过01年到05年的大熊市,没有资格和我谈年化。$华侨城A(SZ000069)$ $保利地产(SH600048)$ $$五粮液(SZ000858)$

全部讨论

我前一段时间也觉得很难,后来在雪球上咨询大道和方丈,想明白了,分享给你。就是做私募别想着募资,专注于企业研究,把产品做好。很多同行失败了,就是因为总想做大,欲速则不达,反而失去了机会,如果抱着平常心,找一些好企业,业绩是不会差的。规模是个结果,不应该是目标。

先通过投资财富自由。然后你会发现你很大几率不想开私募了。。。

2020-11-18 19:10

说说我对私募发展的理解:1.美誉度比知名度优先;2.客户体验比客户规模优先;3.客户回报比个人回报优先;4.业绩比规模优先;5.实力比运气优先。需要思考的是:美誉度何来?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体验?如何创造回报?如何做业绩?如何打造实力?这些思考有方案能落实是因,得到认可是果。草草写写,周末再写专栏。

2020-11-18 21:30

仅个人看法啊,定好位、务好本、然后持续精进……
定好位。在局部领域形成不可替代的优势。除非是先发,作为后来弱小者,聚焦一个点,然后在这个点形成相当程度的锐度,做得就是比别人优/好,才有可能冒出和被看见。一快二好,如果不能在新生态里做到“一快”,那么“二好”可能是更优选择。
务好本。在初创的时候就想着怎么把规模做大,在我看来有点舍本逐末了。规模是持续精进后顺其自然的开花结果。把时间放长,规模的大小一定是跟管理人的能力匹配的。短期可能不匹配,规模过大或者过小,长期回过头来看一定是匹配的。对于这点我深信不疑,因此我个人的看法是把更多更重要的心思放在务好本上,这也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
我自己的经历啊,很多的担心、顾虑、权衡、纠结其实都是内心戏。就算是头几年所谓的不赚钱甚至亏钱,其实事后看也没有那么夸张。前提是“真想做这个事儿”。当一个人极其极其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些短期得失真的都是浮云。3-5年没有外部资金、负担运营成本,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恐怖。在当下这个高度互联的时代,有能力的人很难怀才不遇。

持续精进。管理人刚进入私募资管行业的时候,大概率不是一个完美闭环可以不进化的状态。发现个痛点,解决解决,然后又碰到个痛点,解决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循环往复,慢慢把能力和体系打磨的更好。这是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其实也挺有意思。

短期几年年化20%在基金里很常见,但是如果有谁说能够基金年化20%连续20年,那么绝对是骗子如8千到百亿的某某。而什么妨柳张磊之流,没有20年经历根本不值一提。
就以2000年到2019年完整20年计,除个人外,基金能够20%年化的百分百是谎言。没有经历过01年到05年的大熊市,没有资格和我谈年化。$华侨城A(SZ000069)$ $保利地产(SH600048)$ $$五粮液(SZ000858)$

2020-11-20 06:09

根据我对康波周期的理解:A股在经历了2019年的起步,并且在2020年的二季度重启升势,可能在四季度会有一次调整。并且大概率会在2021年的一季度见到本轮周期的高点。

2020-11-18 20:25

感谢分享#公募私募基金 创业

2020-11-18 17:02

想做成头部真的难

2020-12-27 17:23

年化50-100%保持2-3年,价投的5-10年,时间成本太高了

2020-11-22 20:25

只要业绩好,回撤小,营销好,就行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可惜正常人连一项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