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Wu

PaulWu

理性为矛,冗余为盾。在这里很多时候我只是自言自语而已。

PaulWu的私募基金
总收益 274.61%
沁源全球精选
主理人:PaulWu
他的全部讨论

我所理解的价值

从事投资也有十多年了,经历了很多起起落落,有些“价值”回归了,有些始终没有,或者只是一个周期起伏罢了。这让我思考什么是价值。
我理解的价值来自于同业间的效率差,以及存续的时间。比如沙特阿美的价值来自桶油成本和行业平均水平的对比,以及可以维持这样的效率开采多少年。垄断也是一...

讨论

我们人的大脑,单位耗能是最少的,发展到最后,人类被装进罐子里当服务器用。反向证明了我们现在处在一个虚拟世界。脑洞一下。

讨论

回复@江上: 是这样的,所以2020年美股4次熔断给了我们半局外人很好的击球机会。我认为我们能利用的有2点,一种是作为半局外人的流动性优势;一种是产业革命,这时信息差拉平了,而产业革命结合全球(中国)供应链那就更好,所以我们在移动互联网、新能源车上比当前脱钩下的aigc更容易击球。//@江上...

讨论

多说一句,在美股要跑赢指数是非常难的,不要认为那里是个无效市场。

讨论

回复@仓又加错-刘成岗: 可他这个总结基本是错的,竞对北美时长的变化,ai的在广告推荐上的应用,员工数的缩减,重点完全被他忽略了。//@仓又加错-刘成岗:回复@神笔小新:喜欢这样的市场这样的交易对手吗?

讨论

画风突变,对中国互联网资产的追捧,有点受宠若惊,就在几天之前,我还感觉是孤家寡人[捂脸]

讨论

投资也是一种妥协的艺术,我们心中的完美更大可能是我们认知不足,接受不完美,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自己。

讨论

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每个人不同阶段的困境不一样;不少评论借此嘲讽对细节的追求,这更多是一种懈怠,没有这个过程的历练哪来举重若轻。

讨论

回复@明光道简: 我的做法有点笨,2020年4季度买入被制裁的运营商时,没有想着等美股退市这些关键节点再行动,合适就买了,跌了就继续加点;事后看能操作那么精细当然是更好的,只是可能这么精细的人也很难像我们一样拿到现在吧。//@明光道简:回复@PaulWu:难受,本来以为回购静默期会有好机会。

讨论

有遇到愿意免费为我们工作,甚至出钱认购产品来我们这的,我想说这不是一个好的策略(反而在筛选价值观有问题的团队),想占你便宜的人不值得你追随,没有必要看轻自己。

讨论

空中国多美国的策略那么拥挤吗,纳斯达克稍有波动,港股这些互联网大涨…

讨论

在事实不足的时候,如果没法用几句通识讲明白,又怎么能期待成为广泛而持久的共识呢?

讨论

一旦相乘的假设超过3个,那还不如不假设,前几天听了一个ai硬件市场规模测算有感,都已经是6、7个假设相乘,我不知道把大量时间花在这上图啥。

讨论

单论投资,这两个曲线背后的差距也是巨大的,如果考虑各阶段的管理规模,那更是丑陋的,几百万美金下做的曲线前半段,几百亿美金做的后半段。 查看图片

讨论

几个重量级半导体巨头都出了季报,除ai相关硬件以外真实需求也就平平,靠中国扩产能(脱钩)拉动,设备里asml近半订单来自中国,日本几个半导体收入一半贡献也来自中国,在稼动率那么低的当下有长期持续性吗?估值倒是给到40倍+。

讨论

股价涨找各种利好的叙事,股价跌则找各种利空的叙事,哪怕趋势投资者也不是这么玩的,叙事要放在时间下检验,找的是对“当下”产生影响的边际事实;有些人整理叙事,挑选角度,一发就是数千字的雄文,除了自己HI,对贡献“事实”层面没有任何意义。

讨论

我觉得不要为了销售(客户)而自我限制,研究了不能买,和研究了可以买,是有很大不同的,国际视野不能只是视野,而应该是选项。虽然我们现在也更看好中国资产,但我要保留我们全球配置和多空两个方向表达观点的权利,这对我是客观的前提,哪怕拒绝客户,牺牲规模。(我知道尤其一些海外客户会希望...

讨论

我当然有自己的立场和利益,我希望A股是一个股东回报驱动,而不是融资套现驱动的市场,这需要具备两点,相对合理的估值以及股东回报的改善。我双手赞成最近对上市公司以及市场参与者的加强监管,劣币能够被出清,而不是扭曲信托责任,抬高股价,帮人套现的勾当。从贵到更贵的交易市里我没有这样的...

讨论

回复@龙睛看世界: 我们主要投港股,不是一直自生自灭的吗?我们确实没受益,我们也不希望浪费纳税人的钱。//@龙睛看世界:回复@PaulWu:之前国家队救市你的基金没有受益吗?游资和量化都退出这个市场你就能受益?真正的镰刀是卖公司的大股东吧,他们赚了钱就离开了,游资和量化赚了钱一般来说还是会...

讨论

一些人之前被救了还不知道,视镰刀为战友,有点无语…

讨论

回复@用户344414175: 谢谢解答,我刚查了下这段话是2021年7月说的,所以其实心动真实的员工成本还要换算回来,按照之前所发期权价格和数量的40%加回去,只不过前几年员工没机会行使,但10年内有效,哪天发生了就一次性计入一大笔费用。(没有利益关系,只是感慨有时候报表真的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