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106喜欢:18
收购肯定得是打价的价格,房地产企业该破产还是破产,收购解决不了房地产企业的问题。
如果真的拿来出租,应该是增加了出租房源的供应,对需求是一个稀释。
收购需要花钱,这个钱谁来出?我估计最后是大家一起出。。。
但这个计划如果大规模执行的话,确实是盘活了资源,将没有售出的房子,变成了可住的房子,也是有意义的。
引用:
2024-05-16 16:54
房地产收储难道是利好吗?我怎么都看不明白。收储之后是廉租,供应没有减少。需求稳定。甚至可以低价供应,供求关系还是偏向需求。怎么成了利好房地产。看不明白。

全部讨论

最重要的是注入流动性,以防把海量主体拖入法院,改善预期,给资产一个锚点,以防无锚下跌,形成广泛的风险外溢,表外风险现在也暴露的差不多了,也该保护表内的良民了。
盖特纳做过一个比喻,森林里小型野火,能消灭杂草,维护生态健康,但是,跨过一定规模,就得处置,以防把整个森林都烧了。

租售比普遍1个多点下,谁来收购,钱谁来出,算不过账来的事,那就是大家一起出了。

拿纳税人的钱收购?

谁出钱不打紧,敲敲键盘账目记录的事。房地产 2.0 版本走运营路线,先租后售,上下游的产业链至少盘活了。资产价格稳定住,消费才会有起色。
一方面是稳地产,一方面是金融试水 MMT,这招挺高的。如果上了规模,配套建设,物业,运营还能解决不少就业问题。

这个事情吊诡的地方在于。。。收来的房子要出租保本所以租售比得高,但是公租房的大量供应会导致整个市场的房租下跌,然后原本的租售比就回不了本
这个账算不过来,最后只能当铺桥修路之类的公共基础建设来看了

05-16 17:08

发一笔特别国债就解决了。这是好事儿,总比什么都没有强烂在那里好。

牌桌上找不到冤大头的时候,冤大头就是🙋🏻♂️

05-16 22:45

其实都知道对房企意义不大的,市场就是炒炒而已,炒作的资金也没打算拿一个月二个月的,甚至有没有打算拿个五天十天的都难说。

这个已经有上海国企在做了,直接是建设人才公寓,现在可以是城投或者国企出钱或者商业模式“REITs”收过来,不行超长期国债来干这个。
真的做的不错,中间当然有猫腻,但是真的做的不错,我去现场看过的。一室户不通燃气。然后商业用电价格。两室户通燃气全配。
摘自新黄浦年报第八页
“公司作为首批响应政策号召的租赁住房开发企业,于 2019 年和 2020 年前后投资 30 多亿开始 建设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的两个 R4 型租赁住房项目—新黄浦·筑梦城吴泾租赁社区和新黄浦·筑 梦城梅陇租赁社区。2023 年 2 月,新黄浦“筑梦城”保障性租赁住房 4116 间全部入市,公司旗 下全资资产运营公司-上海玮浦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运营团队围绕筹开管理、价格管理、渠道管理、 收入管理、团队管理五大模块搭建自有营销体系,同时以“广覆盖”、“强认知”、“自传播”为出发 点,从政府端、行业端、客户端多维度、多层次发力,塑造品牌形象,并建立自有品牌媒体矩阵, 多渠道发声,助力获客引流,最终实现年末时点出租率超 95%。公司同时积极提升服务品质,强 化品牌市场影响力,2023 年新黄浦“筑梦城” 荣获了权威机构颁发的中国住房租赁企业国企先 锋 TOP5、精瑞人居奖幸福社区等奖项。“
大家都是炒股的,用年报说话。

05-16 18:54

问题在于即便是打折价收购做成廉租房,租金收益率依然无法覆盖融资利率和运营成本之和,这个事在商业上不可行。少数城市作为缓和市场恶化趋势的边际行为可以,大规模铺开有难度。
比如,地方平台融资利率3个点,运营算你1个点,租金收益率必须4%以上才不会亏本,现在一二线城市哪个能做到?除非收购价打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