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你病要你命,千禾真的好会呀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5回复:78喜欢:19

$海天味业(SH603288)$ $千禾味业(SH603027)$ $中炬高新(SH600872)$

商业竞争从来都是那么朴实无华。

且不说一年前千禾借机营销自己的无添加酱油,收入利润涨了一大波,就说最近在老家看到的,甚至连镇上的粮油超市里千禾都铺上货了。

千禾味业,在我赶集顺便到超市里看酱油的时候,它突然出现了;而今年春节的时候,镇上的超市里根本没有千禾的影子。

千禾味业的销售模式,经销商数量变化,回款方式,应收款,预收款……等等,都可以帮我们解释这一现象的变化。


一、先说近来观察到的现象


国庆节那天在县城里规模靠前的几家大型超市里,发现堆头不再推海天酱油,千禾、味达美、好太太等品牌将其取而代之;这要是放在原来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可是十一黄金周,原来这里的超市堆头推的都是海天调味品。
再从货架的陈列看,海天也不是C位了。跟原来一比,海天有些被边缘化。于是我去骑电瓶车去看村镇里超市的陈列情况。
今年春节这家镇上的超市还没有千禾味业的货,现在千禾的排面大约占整个货架的四分之一,而海天最多只占四分之一。

镇上还有一家煎饼店,它现在改成了粮油店,像小时候综合性的小卖部,里面卖煎饼、零食、面条、调味品等日用必需品。
千禾0添加的标志赫然陈列在货架上,包括零添加料酒和白醋,而海天调味品的铺货很少很少。“玉兔”“巧媳妇”都是山东的企业,它们把货铺到我们镇上并不奇怪;但是千禾把货铺过来,这是原来所没有的。
基于看到的这些现象,我开始查找关于千禾味业销售渠道的数据;查到的数据解答了我的疑惑。

二、千禾更多的经销商,带来更多的收入增长

如下表所示,2023年上半年千禾味业的经销收入达到了11.44亿元,同比增长69.70%;但是这一增速在2021年为10.33%,在2022年为14.54%。

也就是说,是去年十月食品添加剂事件之前,千禾味业的经销收入增长平稳,并没有爆发性增长;但它近一年来的高增长,跟零添加这个风口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再用经销商的数量变化来印证下我们这一推测。

2023年上半年末,千禾味业的经销商数量为2786家,而2022年年末,这一数值为2230家;半年时间,公司净增556家经销商。

为什么今年上半年千禾味业的经销收入同比增长69.0%?翻倍增长的经销商数量,已经给出了答案。千禾味业行动迅速,善于利用海天出错带来的红利期,通过更多的经销商大范围铺货,快速向用户渗透,抢占市场。不管怎么说,它的行动力我都是服气的。

三、千禾的竞争优势是局部的,不是全国性的

我们再从不同区域的经销商数量变化看:今年上半年千禾味业西部、北部和中部区域经销商都在迅速增长,特别是西部区域净增146家经销商,期末的经销商数量达到了878家。西部地区的经销商数量最多,其贡献的收入达到了6.1亿元,占总收入的40%。

但是南部地区千禾味业经销商数量最少,只有226家。此外,南部地区千禾味业今年只增加了53家经销商,且来自南部地区的销售收入不到1亿元,远低于其他地区。按理说南部地区也是重要的消费市场,千禾味业为何在这里销量最少呢?

大家别忘记了,广东可是海天和厨邦的大本营,李锦记最大的生产基地也在广东。广州的一些超市里,千禾就没有那么大的排面了,货架上海天、李锦记和厨房的产品最多,有时候得往货架下面找才能看到千禾的产品。在有些城市千禾是显眼包,但是在别人的主战场,它就不是了。

四、关于千禾味业的其他问题

一个是关于终端产品的销售问题。
今年千禾大力发展经销商,大面积铺货,但是铺的货能不能卖出去,这个问题仍需时间去验证。如果超市里铺的货卖不出去,经销商进货的积极性就会被打压,会影响企业接下来的销量。
二是关于经销商的管理问题。
一下子增加了比往年多好几倍的经销商,千禾味业能管理好吗?千禾是如何给经销商分钱的?经销商满意吗?这些问题也需要时间验证。
第三个问题关于0添加调味品的成长空间。0添加到底是不是个伪命题?
0添加酱油会把传统酱油取代吗?

有天早上我妈炒的菜特别咸,但是她说没怎么放盐。突然想起来那天早上用的是零添加的酱油。如果不添加防腐剂,就得多加盐延长保质期,就会让酱油变咸。

还以为不使用防腐剂,换成了用什么高科技呢~

精彩讨论

割两刀2023-10-21 19:51

一看就不是理工科的,0添加?糊弄鬼呢?

潺潺流水声2023-10-21 22:22

千禾是用豆渣做的酱油,海天是用大豆做的酱油

馫馫馫馫202023-10-21 17:34

千禾放久了长蛐

养马人的成长2023-10-31 06:31

海天的零添加和千禾的不可同日而语。第一,酱油的品质高低好坏,是有一个指标可以体现的,那就是氨基酸态氮。这个是一目了然的。第二,很多企业,包括海天,为了提高氨基酸态氮指标,就添加了各种增味剂,所以,他们的0添加,并不是真的0添加,这个也可以从配料表上一目了然。第三,从工艺上,海天等酱油,是采用高温日晒形工艺,这样,可以缩短成品时间,但带来的后果就是不得不添加各种东西来提高酱油品质。而千禾采用的是低温恒温发酵工艺,是真的通过发酵时间的延长来提高产品品质的。在几年前,我就说过,这两个工艺是不可逆的,千禾和海天在各自的道路上发展,这就好比之前的等离子和液晶的竞争一样。千禾只要在规模上远超其他企业,等到他们想回头,那是根本没机会的,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已经到来。

一一六先生2023-10-21 21:27

千禾用豆粕酿造酱油,业界黑心

全部讨论

千禾放久了长蛐

一看就不是理工科的,0添加?糊弄鬼呢?

不知为何海天的零添加酱油很少见。

2023-10-21 22:22

千禾是用豆渣做的酱油,海天是用大豆做的酱油

2023-10-21 17:52

相对于千禾33pe,我更接受海天的33PE。

2023-10-21 21:27

千禾用豆粕酿造酱油,业界黑心

2023-10-21 18:20

前几天同事说她喜欢用千禾酱油。
我很纳闷的问:"为啥?"
她回答:"千禾没那么咸!"
这不是跟你们说的相反。到时自己买一瓶比较下。

2023-10-22 11:07

关于小北提到海天渠道陈列变化的问题。不知道小北生活的是哪一个城市?小北发现,比起以往,海天的堆头促销不见了,而且货架上的正常陈列也大幅缩小了,甚至被边缘化了。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据我所知,堆头促销,是需要额外给商超费用的,如果海天堆头促销取消,证明小北所在当地的海天经销商,没有给到商超相关费用,所以堆头被其他给费用的品牌占领了。在海天最近投资者交流中,公司说“要帮助渠道加快流转”,而对比小北看到当地商超海天堆头促销取消的情况,显然两者是矛盾的(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给费用商超上堆头促销,是基本的走量方式)。而货架陈列属于商品的基本陈列,小北说海天的陈列面积大幅度减少,甚至有些地方被边缘化,我觉得,这个问题主要是出在经销商身上,因为,货架陈列销售属于经销商日常正常维护的范围,再结合海天近两年经销商数量大幅度变化的数据来看,很大可能,小北所在地的原海天经销商,出现了变化,才能合理的解析上面出现的现象。当然,这个变化,有可能是主动,也可能是被动的。主动变化可能是经销商为了得到更高的渠道利润,改做了千禾或者其他品牌。被动变化可能是海天觉得不满意当地产品销量,正在寻找新的经销商。

2023-10-21 17:28

你即使把千禾吹到天花板上,也没人吃千禾酱油!太难吃了!还不如直接吃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