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8回复:28喜欢:44
银行是严重依赖规模的行业。信用货币总量一直在增长,如果你的规模不增长那么就意味着市场份额被同业瓜分。如果你的信贷不增长,就意味着客户流失。这一点在对公业务上表现最明显。对公客户为啥要留在某银行?要么是服务好,要么是能批出贷款。如果这两条都没优势,那么对公客户会很快换合作银行。民生银行一季度对公存款同比负增长2.22%所反映的就是客户流失。至于零售客户,只要你给的存款利息高总是能拉到存款的,但是存款的成本就没法看了。
限制银行规模扩张的无非就是3个因素:1,资本金不够充足;2,拉不来存款;3,风控能力不行,不良爆发太严重不敢扩张。这三个因素在民生银行身上都有所体现。
1,民生银行现在表面上资本金还不错,但是由于资本内生能力太弱,根本经不住消耗。别忘了民生银行阶段三还有大几百亿的计提缺口要补。
2,民生银行零售客群的AUM已经跟招行差了好几倍。非存款AUM类似于存款的蓄水池,需要存款的时候提高利息总能从理财那里分一点资金回来。民生银行非存款AUM很低,也就是说从零售拉存款连高息都不一定能拉得到,因为本行蓄水池已经用光了,只能去外行挖客户。就民生银行目前的口碑,想拉来新客户有难度。对公上面说了没有规模增长,没有新的贷款额度你拿什么吸引对公客户。
3,你说给万科之类的高利贷赌房地产复苏,其他银行傻啊?没风险的大家抢着上,你负债成本高,贷款利率拼得过国有大行和招行么?万科也不傻,人家其他行利率低干嘛要你家的?有风险的人家不上你上,赌输了咋办?实话说你去看民生银行这几年还敢做风险资产配置么?基本就是按照最低风险在配置资产。放弃风控源于他们自己都对内部风控没信心了。时间长了,客户经理都和客户脱离了,更没信心了。
疫情发生前的20年是银行的黄金20年,信贷需求几乎是无限的,各家银行的规模增长都是差不多的。但是,从去年开始不同类型的银行规规模增长已经出现明显分化。这也是银行破除同质化最直接的表现。没有了规模增长,所谓的“烂银行”的困境反转的基础还存在么?
$招商银行(SH600036)$
引用:
2024-05-06 17:41
为啥民生银行翻不了身?
@ice_招行谷子地

全部讨论

05-06 18:58

我尴尬了,悬赏金额不能超过18.88。我看能不能找到打赏按钮。。。稍等

05-13 10:21

惨啊,请问冰哥还会评民生一季报么?看着一季报刚才icu拉出来,反手又给推回去了

05-07 13:24

民生银行,我一个朋友卖存款都不放在民生。

05-06 19:06

因工作需要,每年会做多次的经营贷款,一般来说都会选利率比较低、评估价比较高、手续简单点的银行,疫情以前觉得招行的还可以,也做过两次,当时利率相对较低,手续比较简单,最近这4年,从来都没有选过招行,一是贷款利率高,而是手续相对比较复杂,而且2022(含)年之前,产品还要还一定比例的本金,这些信息绝对准确,近一个月才做了两笔,分别是中信、广发做的。请问谷兄怎么看这些问题。

05-06 19:05

唯一的出路就是做小微了,因为拉不到大客户。但是小微和个人消费贷类似不良率很高,对风控要求极高,同时还必须提高定价

05-06 21:21

05-07 01:51

好文!

05-06 23:43

05-06 22:27

疫情发生前的20年是银行的黄金20年,信贷需求几乎是无限的,各家银行的规模增长都是差不多的。但是,从去年开始不同类型的银行规规模增长已经出现明显分化。

05-06 22:11

此篇可列入老谷专栏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