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0回复:10喜欢:15

为啥民生银行翻不了身?

@ice_招行谷子地

全部讨论

银行是严重依赖规模的行业。信用货币总量一直在增长,如果你的规模不增长那么就意味着市场份额被同业瓜分。如果你的信贷不增长,就意味着客户流失。这一点在对公业务上表现最明显。对公客户为啥要留在某银行?要么是服务好,要么是能批出贷款。如果这两条都没优势,那么对公客户会很快换合作银行。民生银行一季度对公存款同比负增长2.22%所反映的就是客户流失。至于零售客户,只要你给的存款利息高总是能拉到存款的,但是存款的成本就没法看了。
限制银行规模扩张的无非就是3个因素:1,资本金不够充足;2,拉不来存款;3,风控能力不行,不良爆发太严重不敢扩张。这三个因素在民生银行身上都有所体现。
1,民生银行现在表面上资本金还不错,但是由于资本内生能力太弱,根本经不住消耗。别忘了民生银行阶段三还有大几百亿的计提缺口要补。
2,民生银行零售客群的AUM已经跟招行差了好几倍。非存款AUM类似于存款的蓄水池,需要存款的时候提高利息总能从理财那里分一点资金回来。民生银行非存款AUM很低,也就是说从零售拉存款连高息都不一定能拉得到,因为本行蓄水池已经用光了,只能去外行挖客户。就民生银行目前的口碑,想拉来新客户有难度。对公上面说了没有规模增长,没有新的贷款额度你拿什么吸引对公客户。
3,你说给万科之类的高利贷赌房地产复苏,其他银行傻啊?没风险的大家抢着上,你负债成本高,贷款利率拼得过国有大行和招行么?万科也不傻,人家其他行利率低干嘛要你家的?有风险的人家不上你上,赌输了咋办?实话说你去看民生银行这几年还敢做风险资产配置么?基本就是按照最低风险在配置资产。放弃风控源于他们自己都对内部风控没信心了。时间长了,客户经理都和客户脱离了,更没信心了。
疫情发生前的20年是银行的黄金20年,信贷需求几乎是无限的,各家银行的规模增长都是差不多的。但是,从去年开始不同类型的银行规规模增长已经出现明显分化。这也是银行破除同质化最直接的表现。没有了规模增长,所谓的“烂银行”的困境反转的基础还存在么?
$招商银行(SH600036)$

05-06 20:38

总结一下哈,对我而言,冰哥指出了一个新问题,即对公客户流失的问题。这块是我的知识盲区,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因为我虽然看了一些银行客户经理的书,但还是不清楚银行如何具体开展对公业务,不清楚这种流失的严重性和是否可逆。不清楚民生银行将用何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重启小微贷款之类的,或者说这个问题能否得到解决。
我认为我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学习和跟踪这个问题。

现在只剩股东问题没解决,解决了大股东,民生银行就可以翻身。具体请参考深发展变身器平安银行。

05-06 19:34

终于用其它方式打赏成功了。待会把悬赏关闭了,这样操作好麻烦啊。

05-06 19:14

雪球现在怎么连打赏按钮都没了,这下很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