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基本面难以乐观,估值面不必悲观(上)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41喜欢:28

2023年估计对于多数投资者并不是开心的一年,多数宽基指数已经连续2年下跌,很多之前的蓝筹股相比高点至少腰斩,有些热门题材股甚至跌去75%-80%。那么,展望2024年我国的经济基本面是否能够向好?股票市场有没有起色呢?

个人最近也在收集一些信息,包括:券商的宏观分析,统计局的官方数据和一些我能接触到的消息源。综合来看正如我标题写的,2024年基本面目前看难以乐观。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因素都是悲观的,有乐观的因素,有悲观的因素,还有可变因素:

乐观因素1:中美关系有一定改善

这一点,我相信大家应该都有切身感受。两国元首在美国旧金山的亚太峰会上举行了2023年的首次会晤,这也是2022年巴厘岛会晤后,中美两国元首的再次会晤。总体来说目前中美的关系肯定比2023年上半年有所好转。

我在几个月前的专栏文章《中场而非终场》里面说得很清楚,2024年中美两国都会把各自的注意力转回国内。美国要应对大选,中国要化解房地产,中小金融机构和地方债的风险。所以,两国在2024年的冲突会比过去两年都要小,那么对应经贸往来会有所改善。

乐观因素2:地方隐性债务暴雷警报解除

通过2023年上半年的试点,到了年末一轮轰轰烈烈的地方债化债已经拉开序幕。这一行动我估计将会持续2年左右,至于方法和手段我在专栏文章《地方化债方案对比》中已经分析过了。只要政府稳定,内债问题最终都不是大问题。对于地方隐性债务乐观的点是:起码各地暴雷的风险基本消除,但是其对应资产收益率的下降将会成为未来2-3年困扰部分中小银行的肉中刺。

乐观因素3:基本所有房地产限制政策已经全部取消

随着本月上海,北京两个一线城市调整了按揭贷款对于购房的限制性条款。应该说,全国各地绝大多数地方对于房地产的限制性政策已经完全取消。

悲观因素1:欧美经济衰退迹象加剧

经过一轮轰轰烈烈的加息收缩流动性后,目前欧美经济都出现了衰退的迹象。除了CPI从高点有所滑落,美国就业数据还保持相对乐观外。欧美的PMI数据,新房销售数据,开工数据等前瞻性都预示经济已经开始衰退。剩下的问题只是这种衰退究竟是软着陆还是硬着陆。

从目前看欧洲的经济更糟糕一些,欧洲区PMI指数连续7个月下滑,已经跌到了47。德法两国今年大概率GDP增速都是负数,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也低于0.5%。欧美作为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如果明年经济齐齐陷入衰退,那么对我国外贸的需求必然下降。

悲观因素2:房地产

可以说这个悲观因素可以一举抵消所有乐观因素的作用。我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需求不足,产能过剩。什么产能过剩?基建和房地产再加上房地产上下游的产业链。有人说需求不足我们刺激需求呗,你前面也说了很多购房的限制条件已经取消了,难道不能V转么?

很遗憾,个人认为不可能。原因有3个:第一根据世界经济史的经验看,任何一场房地产泡沫破裂从危机发生到基本面见底,基本都需要5-6年的时间。2023年3月份我看过一份宏观分析报告。里面收录了世界主要经济体房地产泡沫破裂后的表现,包括房价,房地产投资数据,房地产销售数据等。绝大多数国家都需要5-6年左右才能见底回升。

报告链接:

网页链接

该报告末尾曾经因为23年3月各地房地产销售反弹而心存侥幸。但是,现在回头看我国的房地产危机演变并没有脱离全球其他国家房地产泡沫破裂的模型。当然我国也有自己的特点:1,泡沫爆发前房价受到政府有形之手的压制叠加疫情影响,没有出现其他国家那种加速冲顶的情况,所以相对来说房价跌幅不如其他国家大。2,由于我国是政府通过金融手段强制刺破泡沫,所以我国的房地产投资数据下降更猛烈几乎是瞬间冰冻。所以,我们才看到之前高博士发文说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已经“超调”。

第二个原因,也是我国特有的原因,就是从近期披露的风声看,我国的房地产发展方向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商品房市场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发展;保障房成为重点项目,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未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可能会将1994年房改以来的房地产发展政策进行方向性调整,从发展商品房为主变成发展保障性住房为主。有可能未来我国的房地产将向新加坡模式靠拢,即大多数人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拥有政府公屋,极少数富人可以高价购买商品房。这一转型对于我国以房地产为主体构建的居民财富体系可能造成巨大冲击。这将极大压缩以投资为目的的购房行为,使得短期内居民的购房意愿难以恢复。

第三个原因是刚需相对不足。房价受到政策托底效应的影响,跌幅并不深。想买房的钱不足,有钱的人自住需求早已满足,投资需求前景不明朗,新增人口趋势性下降。所以,无论是对新房还是二手房的购房需求都相对不足。

我国政府利用有形之手在泡沫大爆发前主动刺破泡沫,现在又想尽各种方法对房地产市场进行托底。这种干预确实有一定消峰填谷的作用,可能让房价跌幅不会像海外那么大。但是,市场信心的恢复大概率还是要遵从经济规律,即需要较长时间的盘底,不大可能出现V型反转。

对于2024年的展望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明天的下篇主要说一下2个可变因素,以及银行、房地产等相关领域的展望。

@@今日话题 $招商银行(SH600036)$ $建设银行(SH601939)$

全部讨论

多个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美国2024年将步入衰退。这意味着美联储必须降息拯救经济,否则经济将硬着陆。放水降息则有希望实现软着陆。而且因为加息导致金融系统流动性枯竭,美国越来越没有钱去购买美国国债了。美联储加息虽然保证了美元强势的汇率,降低了一部分通胀,但是也给实体经济和美国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美联储2024年将代表圣光放水拯救经济。台词已经写好了,明天可以能来美联储上班吗?

2023-12-25 09:28

“这一转型对于我国以房地产为主体构建的居民财富体系可能造成巨大冲击”——如果这一趋势或者导向形成并持续,势必也将对证券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2023-12-25 09:08

1

2023-12-25 09:48

房地产牛市没有带来股市牛市,其实就是利润不在公司手里。现在房地产商爆雷,加剧了部分供应商的资金链问题,也缩减了大家在房地产上面的开支。其实就是还债和新开发不足。
等到债还完了,钱流通了,雷化解了,就好了。
瞎想的一点东西

2023-12-25 09:41

好像最近的美国大选有点变味了,把反中作为竞选筹码,我感觉美国大选中美关系反而会更动荡,选举前候选人会各种飚重口味的话题,相反大选后反而会更平稳和务实一些。

2023-12-25 09:09

美国的大选年往往是世界相对太平的年份

2023-12-25 09:23

先赞后看,相反,欧美股市不好是利好啊,这样他们才能回流新兴市场,回流我A啊

2023-12-25 11:25

但是您依然非常看好招行,说明至少认为即便房地产去泡沫5-6年,招行依然能稳健增长,并且现在就是招行估值差不多底部了,可以这么理解吗?

2023-12-30 17:45

//

2023-12-25 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