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这个农户加自养的模式不就是正邦的路子吗?
巨星2021年出栏87万头,22年预计出栏120-150万头,23年出栏目标是260-300万头,未来总目标是1000万头。当下已有产能150万头以上,在建和已经规划产能500万头,加上已有的土地规划,能达到1000万头产能。当下巨星资产负债率52%,牧原等猪企是62%,模式相近的温氏的资产负债率也是60%+,巨星还有很大的融资空间,并且它的养殖模式能附加更大的杠杆,扩张速度和能力按理来说比当年的其他所有猪企都要大
巨星的产能主要以川渝地区为主,占40-50%左右,两广20%左右,华东地区(安徽、浙江、江苏等)20%左右,京津冀10% 左右。它规划扩产的项目里有很大一部分是自繁自养。
在巨星上赚规模增长的钱还是能赚到的,至于成本能不能保持这么优秀,那就真不知道的了,毕竟养猪规模不经济(主要是饲料不经济,管理不经济)已经被其他猪企证明过了。养猪行业高潮的时候,一万头猪对应1亿的市值,正常情况下1万头猪对应5千万的市值,未来如果巨星的资金链管理的好,不断裂的情况下到1000万头猪的出栏,对应的市值差不多应该在500亿左右。中期来看,23年出栏量达到300万头的话,也能有个150亿左右的市值。
作为小仓位博弈大收益还是可以的,重仓押注不值得,养猪行业水一直都很深,信息披露也并不充分,不确定性较大
《牧原——未来的万亿猪王》《关于温氏的零碎认知》《关于新希望的零碎认知》
《关于牧原的一些零碎认知》#今日话题#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巨星农牧(SH603477)$ $牧原股份(SZ002714)$ $温氏股份(SZ300498)$
———————————————————————————————————————
今天读完了《从伊利蒙牛到永业》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永业集团,还有所谓的内蒙古文化,不过这本书纯粹是垃圾书。它既没有把内蒙古文化讲明白讲好,也没有讲清楚伊利蒙牛为什么会壮大起来,它居然把内蒙古卖保健品卖的好吹捧成内蒙企业能力强???还有他全文捧上天的永业集团,我去搜了下,10年纳斯达克上市,13年就私有化退市了,为啥13年要私有化退市呢?因为它所谓的大单品生命素,农民不买账了,所有的损失都让经销商背了,这样的公司,能被吹上天,我真的,只能说一个6字。避雷避雷,真垃圾,好久没读到这么垃圾的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