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企业暴跌,机会来了嘛?

发布于: 雪球转发:16回复:34喜欢:19

自8月4日调整以来,康华生物已经出现过3次跌停,智飞生物康泰生物出现过两次,从本轮最高点到今天收盘价,康华生物回调37%,其他疫苗企业调整幅度也在20%以上。大幅调整之后,疫苗企业可以买入了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是从估值、业绩、逻辑这三个角度交流一下。

一、估值角度

8月6日的文章《疫苗股大跌,我来说几句!》中,曾有一段话,“智飞生物今年最高涨幅接近3倍,康泰生物沃森生物最高涨幅近2倍,万泰生物刚上市市值就超过千亿,中一签的利润就有40w+的利润;亏损但却能登录科创板的康希诺发行市值高达500亿,这些难道不疯狂嘛?面对这样的“暴涨”我想巴菲特老先生也一定是恐惧的。任何时候,任何企业,只要股价走势严重脱离基本面的业绩,股价最终都会出现调整。”股价跑步创新高,涨的主要是估值,是情绪的提升。情绪主导的上涨,在情绪回落的时股价自然会回落。

第二、业绩角度

已经公布中报的企业中,智飞生物中报净利润15亿,增速31.2%,康泰生物净利润2.6亿,增速0.63%,华兰生物净利润5.12亿(疫苗+血制品),增速0.94%;沃森生物预告净利润0.61-0.66亿,同比下降22-28%。疫苗股的业绩并不是那么高光。也即股价的涨幅与当前业绩的增长速度是脱钩的。

那是否与未来的业绩预期有关呢?业绩预期能否提升来自疫苗批签发放量与否和新冠肺炎疫苗进展程度

沃森生物国产第一款13价肺炎疫苗3月31日开始接种,万泰生物国产第一款2价HPV疫苗开始接种,华兰生物的流感疫苗主要是秋冬季接种,业绩存在着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康希诺生物新冠肺炎疫苗进展最快,但是当前企业依然没有疫苗在售。康泰生物阿斯利康签署框架协议,有预期;智飞生物默沙东的代理协议2021年前到期,市场担心续签问题。简单来看,部分手握重磅产品的疫苗企业存在着业绩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新冠肺炎疫苗虽然参与研发的企业多,但是最终能成功的是少数。

第三、逻辑角度

疫苗行业研究要点》一文交流比较充分,大家可以再看一下。主要是人们对疫苗的认知提高,有较强的接种意愿;国产替代的大趋势。但是新冠疫情催生的新冠肺炎疫苗投资逻辑则是一个新的逻辑。

在疫情刚开始阶段,疫苗是停止接种的。当疫情基本上得以控制之后,疫苗接种工作才开始恢复,严格意义上讲上半年疫苗企业是疫情受损的。

随着新冠疫苗研发的不断深入推广,研发实力强,参与研发较早的企业便有了新的预期,那就是一旦新冠疫苗研制成功,企业利润将会大幅提升,这也是股价大幅上涨背后的一个推力。

大家知道二级市场容易炒作预期,在这么强大的预期下,国内资金疯狂的推高疫苗股也就不足为奇了。

(图片来源于国盛证券)

那为什疫苗股开始大幅调整了呢?源于8月4日公布的一则消息,阿斯利康与牛津大学合作开发的新冠病毒疫苗已经进行到后期试验,而阿斯利康表示会以非盈利价格销售疫苗。阿里斯康的“表率”作用,会使得其他企业“效仿”,这样投入足够大的资金却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对于民营疫苗企业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新冠疫苗与新冠检测试剂不一样,研发难度大,投入资金多,如果后期再得不到应有的市场份额,对企业来说就是一个潜在的利空。那国内疫苗企业新冠肺炎疫苗研究进展情况如何呢?康希诺临床II期已经完成,智飞生物正在进行II期;沃森生物复星医药还在I期;康泰生物华兰生物辽宁成大西藏药业等还在临床前,由此可见,只有进展越快的企业,才能拥有市场份额。由此可见,短期疫苗企业下跌的原因主要是背后的新冠疫苗投资逻辑破坏了。

而昨晚又有两个信息影响着市场,也牵动着二级市场的股价。一是普京说俄罗斯已经疫苗研制成功,其女儿已经接种。二是网上有人晒图北京所和武汉所的新冠疫苗已经研发成功,498元一支,总共打3支。医护人员和出国人员可以先用。而且预期年底就能普及。是否属实呢,目前没有看到官方的报道,还不能确认情况属实。(咱就不贴图了,雪球上可以找到)

    以上的交流,主要是基于行业的分析,而每一家企业又有各自不同的优势,至于是否趁着下跌去买,一方面取决于你是否深入的了解了这家企业,另一方面取决于你持有多长的周期。“有人星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同一家企业,总会有不同的人来出价,所以是否可以买入取决于自己,不取决于别人。

医药行业,机会和风险并存,研究好企业,寻找好价格,才能获得好收益。本公众号jzyh777继续聚焦医药行业,让我们一起跟随优秀企业一起成长,与志同道合的人价值远航。扫码关注公众号江辉价值远航

我的雪球医药文章集锦点击链接 阅读更多医药内容   

 疫苗行业:1、疫苗行业,不容忽视的机会 2、疫苗行业,任重道远,但机会更大

3、疫苗行业研究要点  

 @今日话题    $沃森生物(SZ300142)$   $智飞生物(SZ300122)$   $康泰生物(SZ300601)$  

全部讨论

2020-08-12 21:09

疫苗股估值高就是最大的缺点,还会缓慢的理性回归。

2020-08-12 23:12

明日疫苗股康希诺上市,估计开盘会大涨400%左右,吸干疫苗股的流动性,和中芯国际科创板上市效应差不多,开盘就是最高点,机构都是这样割韭菜的,俺早已在高点出完货了

2020-08-12 21:48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薇昨天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为抗击疫情,她带领团队研发重组新冠疫苗,在国内和国际分别率先进入I期、Ⅱ期临床试验,验证了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据央视最新发布的消息,该疫苗Ⅲ期国际临床试验正在有序推进。
近期央视记者专访陈薇院士,她表示,疫苗是给健康人用的,所以安全是第一位的。团队做大量研究验证临床安全风险最低化。“把几十年积累的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虽然压力很大,但我们有信念和信心!”

1月26日,陈薇受命率军事医学专家组紧急赶赴武汉,率领团队围绕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传播变异、快速检测技术、疫苗抗体研制等。
3月16日,陈薇带领科研团队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成为国内第一个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4月10日,完成疫苗一期临床试验接种的108位志愿者,全部结束集中医学观察,健康状况良好。4月12日,该疫苗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共508名志愿者参与,成为当时全球唯一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7月20日,陈薇团队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Ⅱ期临床试验结果发布,成为全球首个正式发表的新冠疫苗Ⅱ期临床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单次接种疫苗28天后,99.5%的受试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95.3%受试者产生了中和抗体,89%的受试者产生了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这表明,陈薇团队研发的新冠疫苗可为健康人群提供“三重保护”,将新冠病毒 “拒之门外”。根据我国《疫苗管理法》,该疫苗已满足应急使用的技术要求。
中国研发的多款疫苗已处于三期6日,世卫组织召开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表示,当时全球约有165种疫苗处于试验阶段,26种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六种已处于三期临床试验阶段,其中三种来自中国,短期内取得如此成果是难以置信的。其中,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承担研发的灭活疫苗已经进入临床三期试验阶段,并已具备大规模量产的能力。据环球时报7月16日报道,当时,中国生物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库存量已达四百余万份,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攀升,一旦中国生物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完成三期临床试验获准上市之后,可以很快满足国内庞大的接种需求。此外,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在北京和武汉两个生物制品研究所分别建设了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设施。在这两个研究所的生产车间投入使用后,中国生物将能够保证新冠疫苗年产能合计达到2.2亿剂次。$沃森生物(SZ300142)$ $智飞生物(SZ300122)$ 

2020-08-12 22:59

涉足新冠疫苗的疫苗股不要谈估值,无任何业务基础的康希诺209多的发行价怎么估值?其他已有业务基础的疫苗股康泰、沃森、智飞、复星就更是锦上添花的炒作了,有胆就干,没胆就看。

2020-08-12 21:12

结论?

2020-08-24 13:30

8月22日,央视《对话》栏目再次聚焦新冠疫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携包括杨晓明研究员在内的有关专家,做客《对话》。
在此次节目中,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透露,下一步为了防范秋冬季的疫情,也会考虑适度扩大新冠疫苗紧急使用的范围。

关于新冠疫苗的产能是否充足,郑中伟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国生物年产能,加上其他公司的产能,除了开展临床试验以外,对紧急使用的需求是有保障的。

对于新冠疫苗未来的市场定价,郑忠伟透露,新冠疫苗属于公共卫生产品,其定价不能以市场的供需矛盾作为定价依据,只能以成本作为定价依据,“不是说企业不能有利润,而是以成本来核定你的适度利润或合理利润,未来这是第一个原则”。
8月初,据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披露,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灭活疫苗生产车间已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的生物安全联合检查,具备了使用条件。此前,该生产设施也刚刚取得了新冠疫苗的生产许可证。这个通过检查的北京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设施,是目前全球首个也是最大的新冠灭活疫苗生产车间。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仅用2个月的时间,于4月15日就完成了车间的建设,创造了新冠灭活疫苗车间建设的“火神山”速度。7月中旬,国家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疫苗生产车间生物安全进行了全面检查,认为该生产车间基本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可投入新冠疫苗的大规模生产。针对新冠疫苗诸多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学专家吴尊友表示,人类感染不同的病毒产生免疫力的持久性是不一样的,有些会终身产生保护效果,有些产生的免疫力非常有限。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力,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结果,但对于其他的冠状病毒免疫力的观察,一般能够维持在6~12个月。只要疫苗有保护作用,即使是6~12个月,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有效地控制疫情,把流行高峰给压下来。有了新冠疫苗,就能够压制高峰,使得病例数控制在可控范围以内,对于控制疫情是特别有帮助的。
摘自体外诊断网。
$智飞生物(SZ300122)$ $沃森生物(SZ300142)$ $康希诺-U(SH688185)$

2020-08-24 09:22

根据WHO的最新数据,截至2020年8月20日,全球共有30款产品进入临床研究阶段,139款产品处于临床前阶段。我国有3款灭活疫苗进入全球三期,数量上领先,从时间上看,全球最快的产品有希望在四季度揭晓结果。新冠肺炎疫情下,企业通过新冠肺炎疫苗的投入,加强技术合作,有利于相关上市公司进一步增强技术实力,加快新疫苗技术平台的搭建,对行业及公司长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苗5条技术路线:灭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稳步推进。康希诺生物、沃森生物、智飞生物、康泰生物等其他相关上市公司也通过合作、自主研发等方式布局新冠疫苗研发,抓住机遇提升研发能力和技术平台搭建,有利于长远的发展。推荐$沃森生物(SZ300142)$ $智飞生物(SZ300122)$ $康泰生物(SZ300601)$ 、华兰生物、长春高新等,建议关注康希诺生物、西藏药业、复星医药等。(天风证券)

2020-08-14 22:49

上海已经辟谣了疫苗没出也没有卖
而昨晚又有两个信息影响着市场,也牵动着二级市场的股价。一是普京说俄罗斯已经疫苗研制成功,其女儿已经接种。二是网上有人晒图北京所和武汉所的新冠疫苗已经研发成功,498元一支,总共打3支。医护人员和出国人员可以先用。而且预期年底就能普及。是否属实呢,目前没有看到官方的报道,还不能确认情况属实。(咱就不贴图了,雪球上可以找到)
作者:江辉-价值远航
链接:网页链接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2020-08-14 22:05

在这篇由科技部“86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研究员和华中科技大学潘安教授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河南省疾控中心夏胜利主任医师、中国生物段凯博士和张云涛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的论文中,详细公布了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灭活疫苗Ⅰ/Ⅱ期320名18~59岁的志愿者临床试验数据。
数据显示,在疫苗的有效性方面,在Ⅰ期临床试验中,低、中、高剂量组和铝佐剂对照组共96名志愿者于0/28/56天接受三次接种。Ⅱ期临床试验中,共224名志愿者于0/14和0/21天接受两次中剂量接种。
对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灭活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滴度研究结果显示,Ⅰ期临床中接种三次疫苗后14天,低、中、高剂量的疫苗在志愿者中诱导产生的血清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316,206和297,大多数试验参与者在Ⅰ期试验中第二次注射后开始产生抗体反应,而在第三次注射后的14天抗体保持高水平;Ⅱ期临床中0/14和0/21天接种两次中剂量疫苗后14天,疫苗在志愿者中诱导产生的血清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121和247。
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灭活疫苗能在该年龄组人群中有效诱导产生中和抗体,中和抗体水平也与其他新冠疫苗研究报道的数据水平相当,证实了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而在疫苗的安全性方面,接种疫苗7天内,320名试验对象中有48位参与者报告了不良反应,均为轻微、短暂和自限式的,不需进行任何治疗。注射后第8至28天未报告其他不良反应,研究中也无任何与疫苗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论文数据显示,不良反应发生率在疫苗组和安慰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低于目前发表的其他平台新冠疫苗临床研究所报道的数据水平,说明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灭活疫苗在人体的安全性良好。
据了解,这篇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的新冠灭活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也是全球新冠灭活疫苗第一篇正式发表的临床试验数据文章,同时也是全球首次报道关于蛋白免疫原的新冠疫苗临床试验数据。

而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另一款新冠灭活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数据也将于近期公布。
目前,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灭活疫苗Ⅰ/Ⅱ期其余组别的临床试验还在按计划进行。此外,据外媒报道,多达一万五千余名受试志愿者的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灭活疫苗Ⅲ期临床试验近期已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有序开展,Ⅲ期临床试验将进一步对该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科学评估。

此前,科技部“86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研究员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曾表示,乐观估计,国产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最快或于今年底或明年初上市。中国生物位于北京的,全球首个也是最大的新冠灭活疫苗生产车间已于近期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的生物安全联合检查,具备使用条件。结合中国生物位于武汉的高等级生物安全设施及配套实验室综合体,两个研究所生产车间在投入使用后,能够保证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年产能合计达到2.2亿剂次,一旦疫苗成功上市,很快就能够大批量地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提供安全、有效、高质量的疫苗。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樊巍
$沃森生物(SZ300142)$ $康泰生物(SZ300601)$ $康希诺-U(SH688185)$

2020-08-13 20:00

俄罗斯那也叫疫苗?别逗了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