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踩坑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回复:21喜欢:8
母公司有接近4千亿的子公司的其他应收款,随着楼盘销售竣工结算,款项会逐步回流的。并且后面都是子公司按项目自己贷款,母公司主要收回以前给子公司的款(其他应收),所以母公司后面应该处于现金净流入状态。
万科的现金紧张不是母公司紧张,而是整个集团这个范畴。母子公司之间这么大金额的应收,如果集团层面资金不紧张,母公司也不会紧张的,相互调配一下资金就解决了。母公司有接近4千亿的子公司的其

热门回复

可以参考母公司的现金流量表,从总对总变为项目制后。
1. 如果以后款项是子公司自己走项目贷款,那么支付其它经营活动的现金就会大幅减少,但收到的这部分不会有太大变化。
2. 筹资部分该还的的债券还是继续还,因为母公司借的钱也同步大幅减少,其差额主要由从收到的经营现金流来覆盖。
万科的各种自救措施,主要原因不是融资方式转换(这个可能加速了),而是整个集团层面确实缺钱。

前面和保险公司谈不行权,也是由于融资模式改变引起的流动性紧张造成的。集团一下子拿不到贷款了,子公司的应收款也难以短时间收回来。根据年报发布会上的说法,银行给了很大的支持,给了过渡时间。不知道这个过渡期是怎么协调的,是还款展期吗?因为政策变了,集团肯定不能像以前一样拿到贷款了。如果不是贷款模式的突然切换,万科今年不至于出现这么大的流动性紧张的。

白名单出来是好的,但主要是为了保交楼,因为当前市场状况下房企整体信用是缺失的,譬如恒大倒了后,集团信用尽失,哪个银行还敢贷款给恒大以及下属公司,遍布全国的项目公司怎么办,管理的楼盘怎么办?这个时候白名单就出来了,说是可以不管集团只管项目,只要项目整体还是可控的就设置为白名单,银行还是可以贷款给你,但资金就要监管,因为给你钱是让你把项目做下去,最终 保证交楼。而对于信誉好的万科来说,却因此 也失去了总对总贷款模式变成项目制了,反而不利了。情况大致就是这样

主要还是其他应收款一时很难收上来,因为保交楼,开发子公司也好,表外的开发项目公司也好都受资金监管,只能等楼盘竣工结算,从2023年报看,远水解不了近渴,否则万科也不会急于卖资产了,毕竟这个时间并不是好时候。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会越来越好的,这也是我们还呆在万科里面的底气所在[笑]

降杆杆是好事,把业务做精比做大更有意义

是的,对优秀房企的一种奖赏,不是国企里面的唯二家,现在一下取消了,在这个市场环境下,万科一时适应不了,反而以前没有这种特权的反而不受影响

资金封闭管理:贷款资金应实行封闭管理,确保资金用途严格按照贷款合同约定,主要用于项目的建设与交付。
这部分是封闭管理,但子公司因为有了这笔贷款来支持建设,自然其他的钱使用上就更灵活了,所以还是看总量。

那么可以说白名单主要重锤了万科一家[滴汗] 做空力量估计也是看到这一点,加上业绩低谷、楼市持续低迷,加上小作文,做空简直天时地利人和。我觉得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外援,万科凭自己的力量,还真难扭转。

白名单政策出来之前,总对总的贷款模式相当于一种特权,现在这种特权被拿掉了,一时就比较难受,对吗?

明白了,可能项目贷款到子公司后,能够付给集团的应付款项,可以尽快流回集团,但这不能解决集团短时间的流动性紧张。否则去年也不会突然开始卖资产,这些几乎都不是在计划之内的,是今年业绩发布会才明确了大宗资产出售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