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盈不让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7喜欢:2
谢谢分享!
有两点不认同的:
1.为什么那么多人看重“中东原油主产国的财政盈亏平衡价格”,油卖多少钱,市场说了算,由供求关系决定,而不是他们想卖多高的价格。我想把手上的中海油H按50港元/股卖出,行吗?
2.铝的重点在于电价和煤价,而不是氧化铝。铝不是很上游,只能算中上游,用当前的氧化铝和煤价来计算铝的“成本支撑”,虽有意义,但不是特别可靠。可以参考去年的碳酸锂,很多人按进口的锂辉石来计算成本,以为有支撑,结果碳酸锂一路大跌。

热门回复

房地产建筑用铝的需求减量,早已被光伏、新能源车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绿色用铝增量需求所抵消。另外,其他的工业生产制造行业,尤其是各种设备制造业的用铝需求增量,电力基建、铁路基建的用铝增量,近几年持续加速,今年甚至新推出了“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总之对国内而言,区区房地产,完蛋了就让它完蛋去吧,房地产并不是中国经济的爹,请不要总认为房地产一旦不行,中国经济就要彻底崩盘,摆出一副如丧考妣的样子。然后对于海外用铝需求来说,国外的新能源用铝需求也很旺盛,且传统建筑行业中的美国地产正在复苏,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基建投资增速也很可观。进入2024年之后,全球制造业PMI甚至出现了共振复苏的迹象,我必须再强调一遍:制造业才是最能消耗铜、铝等金属的部门,切不可夸大房地产的影响。最后我强烈建议你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信息来源,不要停留在信息茧房之中,而要改换为更专业、更高质量、更全面客观的信息获取渠道,这样才能避免自己做投资决策时产生高方差,才能更有助于提高你的长期投资收益率。$中国宏桥(01378)$ $恒生指数(HKHSI)$
推荐阅读:
《中金大宗商品|供需偏紧,恰逢俄铝“制裁风险”》网页链接
《中金大宗商品 | 铝:价格中枢上移的三点逻辑》网页链接

忍不住再来追评一下铝价:对于一个供给增速几乎为零,需求依旧维持稳定增长的基本金属来说,目前2.1万元/吨的价格仅仅比全行业边际生产成本2万元/吨高出了一点点。这么一点溢价实在是太可怜了,跟铜、锡、镍等其他有色金属相比差远了,显示出市场对于铝依旧怀有深深的偏见。说起镍我就又忍不住笑出声了,因为在上一轮大宗商品牛市、特别是金属牛市的2021年,伦镍在半年不到的时间内从1万多美元给干到了10万多美元/吨。所以我才感叹:绝大多数人对于什么叫大宗商品的真正“宏大叙事”一无所知。2.1万元/吨的铝价,你嫌它价格太高了,我还嫌它价格太低了呢!堪称贱卖,白瞎了这么良好的行业供需格局。$中国宏桥(01378)$

1.当油价低于OPEC国家的财政盈亏平衡价格时,就赋予了人家充足的动机,继续延长甚至深化减产,让全球原油供应始终保持略低于需求,处于一种紧平衡状态之中。原油是人家几亿张嘴的饭碗,否则人家都傻乎乎地看着油价暴跌,自己几亿人将来去喝西北风吗?目前除了OPEC国家之外,其它产油国已经几乎没有剩余产能了,无法进一步增加供应。目前全球原油供给端调节的主动权已经几乎牢牢握在OPEC手中,而行为动机决定了OPEC在80美元的油价时只可能继续减产。若将来油价涨到100美元、120美元,或者美国原油产量出现明显下滑时,OPEC才会重新增产。自己砸自己饭碗的事情,换做是你,你愿意做吗?
2.光伏的硅料、新能源电池的锂矿这些新兴产业的产能恨不得每年翻倍,供给增速远超需求增速,处于明显的过剩状态。而电解铝行业有着明确的4500万吨产能政策红线刚性约束,一吨产能都无法进一步增加,供给增速几乎为零。如果你愿意点开我的主页,热门文章排第一的就是我去年的年终总结,其中关于上游大宗商品定价的一般经验我已经做过很详细的阐述。今天我就不当复读机了,如果你愿意的话就去看一下我的2023年终总结吧。

本周伦铜、纽铜已正式突破了2021年上一轮金属牛市的最高点,而再看一眼伦铝以及沪铝,我不禁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哭泣]

是啊。市场认为“铜是矿业”,而“铝是制造业”... 不过是因为中国宏桥把几内亚的铝土矿开发出来了。否则,这个行业难免又是铝土矿强势,冶炼环节微利。现在倒好,从矿到冶炼全做下来,反倒是卖方觉得这玩意儿没门槛...

房地产减少的用量估计远远大于新能源汽车吧?才有多少万辆汽车啊?而且轻量化钢方案也有很多吧?这个不能感观推断,不知道哪里有数据对比。铝很好获取的

如果沪铝也和沪铜同步的话,现在差不多是25000了

价格是供需的结果,不要单看需求,需求很难预测,供给相对就好跟踪了,很明显目前是供给侧的不足

我说的是量。你去看一下钢铁的产量数据。

铝最大的下游是交运,汽车航空。汽车用铝不仅是新能源车的轻量化,燃油车的中大型化、suv趋势也是铝的驱动。
一个简单的对比,一台燃油版比亚迪秦用铝约100kg,一台A6大概3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