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67回复:70喜欢:168

今天发现三本好书,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竞争优势》,还有是布鲁斯·格林沃尔德/贾德·卡恩的《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我之前也学过不少波特的五力分析之类的知识,甚至在一些项目中运用过,但是从来没有看过波特的原版著作。我今天发现,波特的这两本书,总结非常全面,适合反复研读。国内翻译的这两本书都很烂,我看了豆瓣的评论,很多差评。我自己也看到《竞争战略》中很多明显的错误,譬如把replacement market翻译成”重置市场“,明明应该是”替换市场“。所以我都弄了英文版本来看。至于《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这本书则是巴菲特和李录都强力推荐的,但我居然没看过,惭愧。

精彩讨论

icefighter05-12 07:32

昨天我突然发现一本适合投资小白和老手的书,写了一篇书评。
《投资悖论:男人不如女人,女人不如死人》这本书确实不错,推荐大家看看,有助于建立一个完整的思维框架。书评还有很多细节我没有提到,譬如这本书是我见过把股市回报和GDP增长关系说的最清楚的,因为股市反应预期,股市回报和本年度,上一年度GDP增长关系不大,但是和下一年度GDP增长关系更加密切。
网页链接

icefighter05-10 15:39

我看的这本书出版时间是2008年,书中提到的一些有护城河的公司,我看了下走势,例如穆迪,从08年到现在涨了数十倍了。
我前不久看到美国一个基金,几十亿美元规模,持仓只有几个公司,全部都是有定价权的公司,其中就有穆迪,复合收益率很高。
每次看巴菲特的持仓,感觉公司都很简单啊,苹果,可乐,还有以前国内国内的茅台,片仔癀,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公司,自己却错过了。
没办法,说明基础知识不扎实,没搞懂。

icefighter05-10 16:08

书中提到穆迪的段落,后面一两页又提到了两个公司,Waste
Management 和Vulcan Materials,都是超级牛股,从08年到现在又涨了很多倍。
当年我看比尔米勒的传记,他最看好的公司就三个,亚马逊,戴尔,Waste
Management。这三个公司,哪个不是牛股?
所以,有时候看这些书,真的感觉,不是市场不给我们机会,而是自己眼光实在太差。

icefighter05-10 14:19

今天重新看了一下《寻找投资护城河》作者: (美)帕特•多尔西。发现中文版也是大量错误,真不搞懂这些翻译怎么翻的。

icefighter05-10 15:18

之前我研究pull-through这个词,也是在书的一幅图中看到的,这个词全书都没有出现过多少次,可能就一两次。
今天看的书《寻找投资护城河》,以前读过几次了,但这次看,还是有收获。
有些话只在书中出现过一次,在很不起眼的地方,却比其它大段的话都更有启发。
所以,经典的著作,书中的图画,脚注,前言,尾声,参考书籍列表,这些平常人不注意的地方,都可能藏着好东西,而且作者可能只说了一次,错过就错过了。
前几天,也是再次读塔勒布的书,也是非常认真,所获颇丰。
很多地方,看起来前后矛盾的,或者同样一个事情,作者在不同地方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语言说的,都可能让人有启发。

全部讨论

05-10 14:19

今天重新看了一下《寻找投资护城河》作者: (美)帕特•多尔西。发现中文版也是大量错误,真不搞懂这些翻译怎么翻的。

我来说说最近看的书吧。
首先,布鲁斯·格林沃尔德/贾德·卡恩的《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非常好,写得非常简单易懂,对于案例的分析也特别详细,可以启发读者在自己的创业和投资当中具体运用。
如果其它书都没有读,我建议先读这本书。
其次,《资本回报》这本书也非常棒。我以前初略读过这本书,只记住了一个观点,对于任何一个产业和公司需要关注它的周期性。这次重读这本书,发现对于长期投资和成长股投资非常有帮助。我甚至也去把马拉松资本的过去几年的F13看了一遍,很多公司都是它书中提到过的高质量成长公司。
他们投资团队大部分的工作时间是调研企业。书中提到,2年里和2000家管理层访谈。他们调研公司也有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就是看企业战略,看企业长期的资本配置能力。
看完《资本回报》你会发现,研究企业的战略,产业和公司的生命周期,这些基本功非常重要。那么,下一步该看什么,才能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呢?
有三本书。
第一本,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这本书和布鲁斯·格林沃尔德/贾德·卡恩的《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名字相同,但是差别很大。布鲁斯·格林沃尔德/贾德·卡恩的书其实只是特例,实操性更强,迈克尔波特的书理论知识更全面,实操性差一点。但是如果从长期角度,迈克尔波特的书更值得反复研读。布鲁斯·格林沃尔德/贾德·卡恩的书看过一两遍,就差不多了。
第二本,钱德勒的《规模与范围》。钱德勒这位管理大师的书,我虽然名字也很熟,但我之前没看过。他的书其实也是讲规模优势,但是从上百年的工业化历史这个角度来讲解,也是有很多启发之处的。
第三本,理查德·鲁梅尔特的《好战略,坏战略》。这本书和布鲁斯·格林沃尔德/贾德·卡恩的《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有个相同之处,简单易懂。

05-10 16:21

多谢推荐。我也推荐两本,第一个是《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一共四册,网上有卖。第二个是《芒格之道》。看完对很多行业的理解上升了一个层次,比如银行业和零售业。

2023-07-13 23:18

第二本书作者是李录的老师哈哈,还写了一本《价值投资》

2023-07-14 09:18

《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这本书则是巴菲特和李录都强力推荐的

2023-07-14 08:26

从国内消费服务业的演变来看,随着必选消费基本普及和渠道下沉趋于结束,电商作为高效的零售和分销模式,其GMV增速也开始出现放缓,加上“抖快”等大流量平台加入厮杀,整个行业的大逻辑开始从过去的需求增长、渠道下沉和效率提升,逐步转向产品供给的创新度和差异化。

2023-07-14 07:38

《竞争战略》,《竞争优势》:这两本国内翻译的真的太差了,以前看过,确实很难看下去,太马虎了

2023-07-14 07:25

我们这英语不好的咋办

05-12 08:18

第三本其实是把竞争优势做了更实战的精炼,比如归结到进入壁垒,就豁然开朗,这几年煤炭的走牛很大一部分就是进入壁垒被收紧带来现存参与者的繁荣,光伏新能源就是因为进入壁垒不够高带来强烈的过度扩产冲动从而导致周期波动,《资本回报》也获益匪浅,供给端格局的观点其实也印证了前面提到的进入壁垒的逻辑。再比如他对成本规模优势更苛刻的定义,区分了成本优势和成本战略的区别,很多公司卖方定义的成本优势按这个逻辑就经不起推敲。
总之这两本都是近三年投资类感觉比较高质量的书籍,推荐。

05-12 07:57

这本书不错 我看了好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