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67回复:70喜欢:168

今天发现三本好书,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竞争优势》,还有是布鲁斯·格林沃尔德/贾德·卡恩的《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我之前也学过不少波特的五力分析之类的知识,甚至在一些项目中运用过,但是从来没有看过波特的原版著作。我今天发现,波特的这两本书,总结非常全面,适合反复研读。国内翻译的这两本书都很烂,我看了豆瓣的评论,很多差评。我自己也看到《竞争战略》中很多明显的错误,譬如把replacement market翻译成”重置市场“,明明应该是”替换市场“。所以我都弄了英文版本来看。至于《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这本书则是巴菲特和李录都强力推荐的,但我居然没看过,惭愧。

精彩讨论

icefighter05-12 07:32

昨天我突然发现一本适合投资小白和老手的书,写了一篇书评。
《投资悖论:男人不如女人,女人不如死人》这本书确实不错,推荐大家看看,有助于建立一个完整的思维框架。书评还有很多细节我没有提到,譬如这本书是我见过把股市回报和GDP增长关系说的最清楚的,因为股市反应预期,股市回报和本年度,上一年度GDP增长关系不大,但是和下一年度GDP增长关系更加密切。
网页链接

icefighter05-10 15:39

我看的这本书出版时间是2008年,书中提到的一些有护城河的公司,我看了下走势,例如穆迪,从08年到现在涨了数十倍了。
我前不久看到美国一个基金,几十亿美元规模,持仓只有几个公司,全部都是有定价权的公司,其中就有穆迪,复合收益率很高。
每次看巴菲特的持仓,感觉公司都很简单啊,苹果,可乐,还有以前国内国内的茅台,片仔癀,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公司,自己却错过了。
没办法,说明基础知识不扎实,没搞懂。

icefighter05-10 16:08

书中提到穆迪的段落,后面一两页又提到了两个公司,Waste
Management 和Vulcan Materials,都是超级牛股,从08年到现在又涨了很多倍。
当年我看比尔米勒的传记,他最看好的公司就三个,亚马逊,戴尔,Waste
Management。这三个公司,哪个不是牛股?
所以,有时候看这些书,真的感觉,不是市场不给我们机会,而是自己眼光实在太差。

icefighter05-10 14:19

今天重新看了一下《寻找投资护城河》作者: (美)帕特•多尔西。发现中文版也是大量错误,真不搞懂这些翻译怎么翻的。

icefighter05-10 15:18

之前我研究pull-through这个词,也是在书的一幅图中看到的,这个词全书都没有出现过多少次,可能就一两次。
今天看的书《寻找投资护城河》,以前读过几次了,但这次看,还是有收获。
有些话只在书中出现过一次,在很不起眼的地方,却比其它大段的话都更有启发。
所以,经典的著作,书中的图画,脚注,前言,尾声,参考书籍列表,这些平常人不注意的地方,都可能藏着好东西,而且作者可能只说了一次,错过就错过了。
前几天,也是再次读塔勒布的书,也是非常认真,所获颇丰。
很多地方,看起来前后矛盾的,或者同样一个事情,作者在不同地方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语言说的,都可能让人有启发。

全部讨论

05-11 14:46

可以

05-10 19:37

m

05-10 18:25

马克

05-10 16:22

这里面其实有个有意思的地方:
写书的都是学院派而不是实干派,教授或者搞咨询的喜欢写书,他们自己不做生意,通过统计分析成功的商业案例写书。然后投资者通过学习这些书来预测某个生意未来能否成功。这是一条很长的逻辑链条,存在巨大的效应递减:
当时的成功——学者总结经验和模式——投资者学习结论——投资者套用结论去预测不同环境不同时代的不同生意。
我怀疑教人做生意的书可能用处不大,巴菲特就很聪明,他老人家只写信,不写书。

05-10 15:35

知道

您好,非常感谢您的分享,你在公众号发一下这几本书的读后感吗?谢谢

05-10 14:34

翻译版本,哪个译本好一些

估计是为了节省翻译成本及加快翻译进度,找了在校大学生代工的。
我也读过一些翻译的,完全没有市场经验的,靠着对字面的揣度,读了莫名其妙的。

05-10 14:23

英文版去哪里弄?某宝吗?

2023-07-14 09:05

谢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