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到的事和不能做到的事

发布于: Android转发:314回复:661喜欢:303

一.以蚂蚁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与传统银行的差异

1.看得见的差异--触达用户方式。或者反过来说,用户需要你做什么事?


八十年代用户:储蓄所房子太小太挤了,能不能换大的?多开几个?

今天的用户:一个手机APP可以帮我解决的问题,为啥要用一幢房来解决?

2.看不见的差异--风险定价方式。


八十年代的信贷员:我按信贷手册的标准放贷。怎么识别风险?按标准套呗,难道还要我跟着他回家,看他一天到晚买了些啥?我能有那时间?什么差异化风险定价?利率不是已经规定好的吗?不符合标准的怎么办?那就不贷吧。。。

今天的AI:您好,您的贷款额度是60万,利率是12.88%。为什么额度比张三低利率比张三还高?因为他平时回答买家问题比您勤,发货比您快,好评比您多。。。我怎么知道的?别问了,您只管决定自己贷不贷吧。。。

什么,您要贷60亿?大额的我不做,请致电人工。为什么不做?因为我做单笔金额小笔数巨大的贷款是人工智能,数量规模越大越有优势,没人是我对手。做单笔金额巨大的贷款却是人工智障,不是人的对手。大家各有所长嘛,我下围棋能赢世界冠军,但证明不出费马大定理,哥德巴赫猜想。。。

二.金融科技公司为用户带来的好处

1.从不能贷到可以贷--贷款愿望需求。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梦想。金融科技可以让更多人有机会得到贷款支持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不管他的梦想是做成阿里巴巴这样的大事,还是买一部苹果手机这样的小事。

2.从高成本到低成本--便宜的需求。

大家首先要理解:你得到的贷款利率包含两个部分,大部分应该由你自己的信用决定的,另外一小部份才是创造信用机构的成本摊销。金融科技公司需要摊销的成本比传统银行低多了。但就好像我和姚明一人戴一顶帽子,我戴的帽子10厘米,姚明戴的帽子只有1厘米,他看起来还是比我高很多啊。

3.从等待到实时--便利的需求。

等待,有时候是一种最高的成本。甚至可以高到让用户需求消失。。。没人能比机器的应答更快。

三.金融科技公司做不到的事

1.每个用户都能随便贷。

让更多人得到贷款机会和让每个人都能得到贷款是两回事,前者可以努力,后者永远无法实现。

2.每个用户利率都低。

不同信用的人利率不同,这当然是结果的不公平。但是激励人去诚实守信,是基于出发点的公平。

3.遇到周期下行不出现不良率明显上升。

第三点更容易遇到疑问:如果是优秀的银行家,不就能提前预判下行周期,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吗?AI风险太大吧?

很遗憾,这样的优秀银行家并不存在。这样优秀的经济学家倒是有~他成功预测了过去两次经济下行周期中的七次。。。

JP摩根才是真正优秀的银行家。危机来临时有人问他:为什么您不告诉他们该怎么做呢,摩根先生?

“因为我也不知道。”他淡淡地回答说。

四.货币的发展史--创造信用主体的变迁

1.从实物货币到信用货币,商业银行创造信用让央行退居二线的第一次去中心化(巴塞尔协议的意义和缺陷)。

2.从人到AI,新监管困境下的遥远猜想:更加广泛第二次去中心化(区块链与未来的数字货币)。

3.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所有的货币都没有投资价值。如果认为有,你要么是不懂货币,要么是不懂投资。

因为货币本身不创造价值。


精彩讨论

盐津桃肉2020-11-05 15:43

同意您的观点,但无论金融科技如何先进和高效,都不是其可以无限放大杠杆的理由

汤诗语2020-11-07 18:42

其实,蚂蚁模式最牛逼的是,它只提供咨询服务,就能收取一笔贷款中的大部分收益,提供资金的银行只获得小部分收益。如果贷款真坏掉了,损失也是银行的,蚂蚁大不了退掉咨询费罢了;而银行玩这个玩挂了怎么办呢?还不是纳税人去救啊,你真觉得政府会让银行破产?...因此啊,监管要求小贷公司出30%的钱,实际意思是,你想玩,那跟投30%啊,出事了你也得赔钱。

瀛东湖2020-11-05 16:06

小微贷80%是消费贷,如果ABS化。。。
米国的次贷危机是因为贷款质量本身很差但打包后的次贷评级却很高造成了系统性崩溃,那么使用AI处理小微贷的消费贷是不是就一定能够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呢?理论上某些泡沫从产生到破灭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这时候人们用借新还旧之类的方式仍然能够保证信用分,但不意味着他具有真正的偿债能力。对于金融衍生品用AI大数据来评估风险毫无疑问是正确的方向,但这种新生事物步子放慢一点,甚至用一些过时的监管方式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金融系统出问题就绝不是小问题哈,米国次贷危机已经证明,大众在面临消费诱惑的时候是缺乏抵抗力的。对此不加监管甚至鼓励的话,最后买单的是整个社会。

仓又加错-刘成岗2020-11-07 17:57

我先打个比方,互联网公司有一样最重要的资产,叫用户,完全不体现在互联网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但那是互联网公司最值钱的资产。当我们投资互联网公司的时候,不管是当股东(买它的股票)还是当它的债主(买它的债券,腾讯和阿里的美元债大概3%左右的股息率,很低),我们在资产负债表上都看不到用户这个资产,作为审慎的投资人,我们还是觉得这项投资很划算。
回到放贷当债主这个问题上。银行这个债主认为,你资产负债表上有东西,我才能给你放债。而蚂蚁们认为,你资产负债表上没有的东西更值钱,什么东西呢?是你的互联网资产,比如你的社交网络资产、比如你的网店、比如你所珍惜的自己的信誉,这些在你的资产负债表上统统看不到——正如用户在互联网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看不到一样——但却是你最值钱的东西,你那这些来抵押,蚂蚁们认为给你放贷当债主很划算。

财富严选2020-11-05 15:54

蚂蚁的问题还是在于,他没能给出自己的风险识别系统是否足够完美。。。。这是一个无法证伪的问题,并且假如真因为漏洞而爆炸的话,它原有的商业模式是拍拍屁股走人,承担风险的变成各种小银行,而这些小银行背后,则是千万普通百姓。如果说,这些人认同蚂蚁的做法并且愿意把自己的资金交由蚂蚁的风险系统来放贷及承担相应风险的话,倒是没所谓。不过,我估计大部分人最终都会拉横幅吧

全部讨论

一直在奔跑82020-11-08 07:44

那些瞎咧咧的都是键盘侠,你去浙江温一带看看那边的民间借贷,人家是想这么高借贷吗,那是没有渠道下的办法,把支付宝卡死了,死的是一批真正需要钱的小企业,死的是你我这种屁民

不会狩猎的农民2020-11-08 07:44

哎,可惜执念太深了,不知是好是坏。

小黑爱吃肉2020-11-08 07:33

太年轻了。。。求拉黑,求不聊

游爽2020-11-08 07:06

所以要搞理财公司,赔了算自己的。

yiss2020-11-08 07:01

这种对比是ppt风格,用来说服客户打单参加晋级答辩讲故事给老板听特别有震撼力,ppt文化在大厂特别明显,其关键就是让别人相信故事以取得高估值,但是花呗的那些故事什么借钱出国旅游算是实现梦想啊,借钱给女儿过像模像样的生日啊,真是是值得鼓励的吗,是大数据筛选出来的优质客户吗,一个父亲给女儿买蛋糕还要借钱,这生日真的需要像模像样吗

ligangss2020-11-08 06:51

这不就是商誉嘛!

野芦苇20182020-11-08 06:15

原油宝风险不高吗

盲投2020-11-08 05:02

有一个疑问,蚂蚁为什么要把这么好的生意给银行做?能不能自己在香港或者海外举债融资,融个2万亿来自己放贷而不是做中介?假设你自己有2万亿,没有任何抵押物,纯信用5%的利率借给蚂蚁你肯不肯?

盲投2020-11-08 05:01

有一个疑问,蚂蚁为什么要把这么好的生意给银行做?能不能自己在香港或者海外举债融资,融个2万亿来自己放贷而不是做中介?假设你自己有2万亿,没有任何抵押物,纯信用5%的利率借给蚂蚁你肯不肯?

山马蜂2020-11-08 04:59

证券化的这些贷款是蚂蚁从银行手里买下来的吗?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是,那么银行的贷款总额里就没有了证券化的这部分,而这部分证券化的贷款也就脱离了监管范围,会被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