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的长坡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回复:25喜欢:15
“牧原长期展望的稳态利润可能在200多亿到400多亿之间,但现金流则还要上一个台阶,在300多亿到500多亿之间。”
假设成熟期自由现金流70%用于分配,则股息在200~350亿元之间,对应两倍无风险收益率,股息率在5%~6%之间,合理市值为4000~5250亿之间,完毕。这就是牧原的内在价值逻辑。
如果过程中资本开支重新大幅增加、分红率未来没有兑现,上述逻辑进行相应修正。
我一贯的估值硬指标:10年股息回本,股价具有翻倍的空间。

热门回复

总算遇到个明白人了,添点料。1、后期的7000-9000的产能能不需要增加多少的资本开支了(可以自己看看调研跟年报的解答),也就是说这个增幅的产能至少可以不用算折旧了[大笑],这块才是重头戏,会算的可以算一下。
2,说一下分红,算上平稳猪价的要求跟调控的利好政策,预期猪价以后会维持在一个散户跟集团养猪饿不死也吃不饱的一个价格区域16-18,熨平了猪周期,会算的算一下,17年平均价格,那么牧原会如何,增持这么多为何不能大手笔分红呢。预计以后会见到300亿的分红。

保守一点,一个年分红200亿的,给多少市值合适?200亿怎么来的,一亿出栏,一头猪赚200,可以全分了。折旧100亿可以支撑公司其他开支,每年20-30亿的维修,后期负债率下降,可以节省财务费用20亿以上,屠宰这部分后期的盈利还没考虑。屠宰建设完毕后,盈利能力也有好几十亿。

200亿全分,给20倍估值,就是4000亿打底,5%的分红,你还要啥自行车,如果是现价,8%以上的分红,公司还有结余 是不是来特别分红。。。[捂脸]

哪来的现金流,一直是融资,赚那么多也没看见分多少,还没融资的多[大笑]

过去四年投资了1100多亿,这不是钱啊,规模成长,从百万出栏到8000万甚至1亿的能力,怎么来的?出栏能力成长了100倍,股价上涨了40倍,股价现在滞后,迟早追上100倍,后面剩下的就是印钞

1、牧原今年还会有100亿左右的资本开支,主要是既有在建工程中后期建设,建设完毕后,未来将维持20-30亿/年的资本开支,支撑1亿头产能的释放,1亿头达产之后会不会增加大额新的资本开支?经济性可能变差了。公司的方向:“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数量增长转变为质量增长。”
2、去年10月,牧原市值跌破2000亿不久,公司发布两轮董监高增持计划,合计增持范围为15~22亿元。大股东质押率并不高,后来也没有增发计划,拿出巨额资金来支撑股价这一个推论缺乏支撑,可以理解为认可牧原价值。大股东及管理层目前持股57%,拿走上市公司大部分收益,未来有足够的动力释放现金流,提升分红率。
3、牧原固定资产构成以土地及房屋、机器设备为主,折旧期分别为10~20年、3~10年,前者会不会实际使用年限大于会计折旧年限?这个是额外的彩蛋。
投资牧原也是个贝叶斯决策过程哈哈,一步步推理、一步步验证,决策链条会越来越牢靠、越来越清晰。
$牧原股份(SZ002714)$ $温氏转债(SZ123107)$

这是底线回报,多的就是红利

我是来学习的[玫瑰][赞成]

估值硬指标:10年股息回本,股价具有翻倍的空间。

图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