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44回复:91喜欢:132
多数几句系统。
退出职场前,我有近20年的企业管理经验。在从事的第一个行业,每年年底行业内几个主要协会都争着请我去做年度总结与来年展望。我也作为代表在亚洲的行业论坛上做中国的行业与市场发展的主旨演讲。
但是我真的能看清楚行业,乃至自己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吗?实话实说,我是看不清的,曾经在行业大会上做的那些预测,50%的准确率都没有。
那为啥还总被邀请去做预测?因为,一,人人都希望提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二,我恰好很能说,说的话听上去又贼有理[笑哭](当然首先是业绩确实也支持我出去吹牛逼)
那么问题来了,我一个这种级别的业内人士都看不清自己企业的发展,一个普通投资者仅凭有限的几份公开资料就能看清?
这是做基本面分析的难点,也是痛点。而且大师们说了,“不懂不做”,可是,你真的懂几家企业?
再推一下,如果你的投资是建立在弄明白一家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基础上,而且要对它们的未来发展做出准确判断……还得选择合适的外部大周期、行业中周期、企业小周期,这得多难?
老巴说,直跳一次栏。他也没乱说,但他没说的是,那是巨人的一尺栏,而他就是分析企业的巨人。而且即便是他,也坦陈很多行业不懂,比如科技行业,这么多年拿得出手的就一个苹果,还是按照消费行业去理解的。和比尔盖茨关系那么好,但微软一股没买过。觊觎亚马逊那么多年,但也还是一股没买。认真研究过也买入持有了好几年的IBM,最后止损离场。如果翻翻老巴那些年对IBM做过的那些评论,即便平庸如你我,也很容易得出结论,巴菲特没有看懂IBM。
此外,老巴还有不少行业反复进入又反复做错,比如航空业。再早的,纺织厂和制鞋业,业务都不复杂,没啥科技含量,后来都承认看错了,是败笔。
所以我们小散一“研究”个企业,就能发现新大陆,就能真金白银地下注赌企业未来发展,这就很离谱,而且别人还不能批评他不懂[笑哭]
我以前写过一帖《不要爱上你的研究》,讲的就是这个,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一翻。
手机码字,胳膊已经举得很累了,关于系统一句话还没聊[捂脸]抱歉呀,先睡个回笼觉,找时间再聊。

精彩讨论

forcode01-09 08:14

作为二级市场投资者,肯定不可能比业内专家和管理者更懂企业行业的方方面面,但投资赚钱并不需要学习一个新专业,成为业内人士,关键要抓住核心矛盾。一笔成功的投资,核心逻辑往往几句话就能说明白。
比如bat三家中,腾讯的护城河最深厚,因为微信作为通讯工具和社交平台的网络效应,成为多数国人常驻手机后台的APP,最不可替代,流量无穷无尽。这个核心逻辑,不需要我们成为程序员、产品经理、互联网专家就能理解,只要回想分析一下自己和周围人手机使用时长最多、占据手机屏幕第一屏离右手大拇指最近位置、微信打开频率和使用习惯就能理解,这是将自己当做该产品或服务的典型用户,个人的感性认识和使用体验,有助于我们获得超出当前几个季度财报的洞察。
再比如2020年疫情全球扩散、居家隔离造成负油价,导致一个月内全球大量油气公司股价下跌70%以上,这绝对是过度恐慌了,这只需要常识和理性,不需要成为油气专家就能做出正确判断。
投资者不一定需要时时刻刻都能洞察一切,只需要在股价或业绩极端变化、形势一目了然、自己有极大把握时出手,也就是芒格所说的桶里射鱼那种傻瓜都能射中的机会时才出手。
所以,比投资者懂更多的业内人士都看不清未来,投资者怎么可能赚钱?靠的就是个人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常识理性,抓住核心逻辑核心矛盾,最好是在矛盾极端演绎、极端到绝对不可能错、桶里射鱼的机会出现时,才出手,这种时候,考验的更多不是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更多的是好奇心、理性和仓位管理。
曾经人见人厌的中石油,我赚了七八十万,我没有成为油气专家,油气专家投资中石油却可能是亏钱的。

forcode01-09 09:45

我没有过敏,对于适合做投资的人而言,学习是一种享受,是能极大地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就像幸福心理学里所说的心流体验是一种极致的体验,当你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处于一种忘我的状态,经常忘记了要吃饭要睡觉,实在扛不住了才停下来,所谓的废寝忘食,并不是勤奋,而是乐在其中了。
很多时候,学习不需要太过功利,学了多少小时就一定要出一个什么成果,比如写出一篇论文,看懂一家企业,或拓展了能力圈。知识是相通的,在真实的宇宙里,本没有学科的边界,这都是人类因为能力的渺小,一个人的生命和时间有限,穷其一生只能学习探索知识中极小的碎片,所以才有了学科的划分,以及一级学科下还要再分二级三级学科、交叉学科。
我们完全可以不在乎学科的边界,由兴趣和求知欲引导我们,随心所欲地学习。我无数次体验过,很多年以前纯粹因为兴趣而阅读思考过的一些东西,多年后在不经意间让我理解了某些机会,帮我赚到了越来越多的钱,知识就是财富,古之人诚不余欺也。而证券市场,是读书人将认知转化为财富的绝佳工具。
最近两年,我完全毫无功利之心读了一些地缘政治、地理历史、太阳黑子、厄尔尼诺、内河航运、梅岭古道等方面的资料,也游览了一些地方,增长了见识。半个月后,我想再次出行,去实地看一看我阅读到的一些东西,观察思考一下现实世界的变化……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事情不一定马上带来金钱回报,但首先已经给我带来了乐趣。

曹文景01-09 10:05

这也是我昨天讲的:大道说看懂企业要至少四年时间,但是他没讲的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也看不懂任何一家企业”,当然老巴含蓄地提过“散户就该买指数基金”芒格提过“我的剑只教给有慧根的人,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不能开悟”。用我自己国际象棋四年学棋的经历来说,虽然我下棋方面稍有天资,但大师的对弈,我是看不懂的,根本不知道他走这步棋是啥意思,也就根本无从预判盘面后续会有啥变化,当然我也有能看懂的,那是棋力在我之下的,但这种人一般不会出现在职业棋赛中…….归根结底,我筛选投资人的一个简单高效的方法:如果他认为投资简单,那只能说明他脑子比较简单;如果他认为看年报和一些概而化之的公开资料就行,那就是叔本华说的“人只能看见他能看见的”,证明他只读的“懂”年报和公开资料,这个懂,就是指像小学生一样看得懂数目大小,会像初中生一样做个线性外推,像村中塾师因为读过几本三字经就以为自己是饱学大儒懂儒教经义的懂……

夏虫碎碎念01-09 10:59

上班的时候,我总想要一些简单的玩乐,不动脑子的开心一下,早上醒了刷手机不想起床面对这一天。
不上班了以后,立马就觉得简单玩玩意思不大,反倒是凭着兴趣探索学习各种东西,有更深而绵长的快乐,也得到了一些预期外的钱,认识了一些新朋友。一想到有这么多有趣的东西可以深入,有那么多好书好剧可以看,这一生都可以消耗在这些事上,进一步有一步的快乐,真的太好了。

三四而已01-09 06:58

讲的透!我这老粉觉得值!我以前就细思,你一个卓有成就的企业管理者,为什么不做价投基本派,反而经常讲交易理念,与投机为伍,后面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理由。现在看,这个理由是切实的,从内心而发,与经验和哲学有关。

全部讨论

作为二级市场投资者,肯定不可能比业内专家和管理者更懂企业行业的方方面面,但投资赚钱并不需要学习一个新专业,成为业内人士,关键要抓住核心矛盾。一笔成功的投资,核心逻辑往往几句话就能说明白。
比如bat三家中,腾讯的护城河最深厚,因为微信作为通讯工具和社交平台的网络效应,成为多数国人常驻手机后台的APP,最不可替代,流量无穷无尽。这个核心逻辑,不需要我们成为程序员、产品经理、互联网专家就能理解,只要回想分析一下自己和周围人手机使用时长最多、占据手机屏幕第一屏离右手大拇指最近位置、微信打开频率和使用习惯就能理解,这是将自己当做该产品或服务的典型用户,个人的感性认识和使用体验,有助于我们获得超出当前几个季度财报的洞察。
再比如2020年疫情全球扩散、居家隔离造成负油价,导致一个月内全球大量油气公司股价下跌70%以上,这绝对是过度恐慌了,这只需要常识和理性,不需要成为油气专家就能做出正确判断。
投资者不一定需要时时刻刻都能洞察一切,只需要在股价或业绩极端变化、形势一目了然、自己有极大把握时出手,也就是芒格所说的桶里射鱼那种傻瓜都能射中的机会时才出手。
所以,比投资者懂更多的业内人士都看不清未来,投资者怎么可能赚钱?靠的就是个人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常识理性,抓住核心逻辑核心矛盾,最好是在矛盾极端演绎、极端到绝对不可能错、桶里射鱼的机会出现时,才出手,这种时候,考验的更多不是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更多的是好奇心、理性和仓位管理。
曾经人见人厌的中石油,我赚了七八十万,我没有成为油气专家,油气专家投资中石油却可能是亏钱的。

这也是我昨天讲的:大道说看懂企业要至少四年时间,但是他没讲的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也看不懂任何一家企业”,当然老巴含蓄地提过“散户就该买指数基金”芒格提过“我的剑只教给有慧根的人,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不能开悟”。用我自己国际象棋四年学棋的经历来说,虽然我下棋方面稍有天资,但大师的对弈,我是看不懂的,根本不知道他走这步棋是啥意思,也就根本无从预判盘面后续会有啥变化,当然我也有能看懂的,那是棋力在我之下的,但这种人一般不会出现在职业棋赛中…….归根结底,我筛选投资人的一个简单高效的方法:如果他认为投资简单,那只能说明他脑子比较简单;如果他认为看年报和一些概而化之的公开资料就行,那就是叔本华说的“人只能看见他能看见的”,证明他只读的“懂”年报和公开资料,这个懂,就是指像小学生一样看得懂数目大小,会像初中生一样做个线性外推,像村中塾师因为读过几本三字经就以为自己是饱学大儒懂儒教经义的懂……

讲的透!我这老粉觉得值!我以前就细思,你一个卓有成就的企业管理者,为什么不做价投基本派,反而经常讲交易理念,与投机为伍,后面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理由。现在看,这个理由是切实的,从内心而发,与经验和哲学有关。

01-09 06:56

以前经常看到的,a股中水电和白酒上面做研究都不能赚到钱,就不要看其他的。其他行业变动一般人真是很难把握。

01-09 09:35

慢慢有些理解老哥说的东西了

01-09 06:55

100%的懂当然是非常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但是越懂行业和企业,预测准确的概率会高一些,这个结论也不难得出。然后在赔率足够和概率较大的时候,再进行交易,那多次后,成绩会比较好,这个结论也成立。如果以上逻辑链没有问题的话,说明研究企业和基本面还是很重要。请渔总指导

01-09 07:34

转发

01-09 07:25

正是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大概率不太可能完全搞懂一个行业或企业,所以我选择从定性着眼,用分散组合来保护自己的无知。

01-09 06:59

曲线指标坑技术派,公司研究坑价投派。
可以爱,别深爱,不要自诩「懂得」。

01-09 16:02

成功的人, 不但有"命",还有"运".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