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327回复:368喜欢:405
【随笔1022】不要爱上你的“研究”

几年前,一位我认为研究能力在雪球排前列的大V,发了一系列某股票的研究,这只正在快速拉升的股票刚巧来自我从事过十几年的行业,大叔就认真看了一下。这系列帖子从财务数据挖掘,到一线草根调研,林林总总洋洋洒洒,看得出帖主下了不少功夫。

但我看完之后,发现基本逻辑有比较大漏洞,所以客气地评论了一句:以一个前从业者角度,这个预测过于乐观了。结果这位球友立刻展开了“有理有据”的长篇反驳,而且特别提到他还去卖场做过两次调研,并且回复我:“行业老人的判断也不一定对”。

我就呵呵了,以前每年年尾行业大会都是请我去做专题报告,分析来年行业发展与应对策略,你就在网络上扒拉了几天资料,去卖场聊过两次天,就能比我还懂了?当然,大叔也是有一点修养的成年人,而且在雪球上一直都是匿名玩耍,当下也不计较,没有再回复。

又两周,股价跌回原位。原本就是游资放出消息拉升割一把韭菜,现在股价跌回来,当初上涨时言之凿凿的逻辑自然烟消云散了。

扯远了,直接上结论吧。

一、散户自认的研究,大多只能算一种资料收集。没有行业的insight,缺乏对历史与未来的洞见,得到的基本是二手信息,草根研究也就是一鳞半爪甚至盲人摸象,而且多数散户还没有严谨的分析框架,这种情况下罗列的资料再多,也帮助不了你研究出什么。

二、不要错误归因。涨了就是千般好,跌了就狗屁不是,这是散户容易犯的毛病。但导致股价上涨(下跌)的因素太多,而且很多时候和基本面并没有关系,就是情绪或者资金的操控。这时候强行往自己的“研究”上归因,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三、不要爱上你的“研究”。因为已经付出了很时间精力, 而在心里上不愿接受研究没有结出成果,这也是一种“禀赋效应”。其实,在面对购买决策时,你所有付出的“研究”努力也不过是“沉没成本”罢了,但凡你有一分不舍,你的判断就离客观理性偏离了一分。。

所以呢,要研究,但要谨慎得出研究结论;要依靠研究结果,但又不能爱上自己的“研究”努力。投资本就不易,且行且珍惜吧。


PS:大家也不用猜我说的是哪位球友,我只是用这个事举例,不是想diss谁,而且我仍然欣赏他的勤奋和聪敏,相信他的功力只会越来越强。

精彩讨论

曹文景2022-10-22 21:33

最后一句让我想起数学大师丘成桐谈如何识别学生潜力!丘成桐和一个尖子生聊天,该生谈到一次重要考试,就错了一道题,接近满分;丘成桐随即问他事后是否有继续探索过该题应如何解?该生表示没有。邱判断此生虽然成绩顶尖,但是缺少对数学发自内心的强烈热情,在乎的更多是分数,而且对数学缺少寻根究底的兴趣。在数学方面很难有大成!一个真正热爱数学的学生,成绩出炉,拿到高分后的第一反应不应该是高兴,其自然反应应该是琢磨为何出错、正解为何!
如果这位球友,能够在当时渔兄表明业内身份,并对其研究结论表示异议时,进一步请教渔兄为何不认同其论点;或者在自己的判断被证明有误后,来求教渔兄和其他反驳者当时如何看出他论证有误,我认为他有可能小成。如果进一步咨询关于该行业/企业的相关内情,我认为他可能会大成。如果没有,我认为他虽然可能有一些勤奋和聪明的表象,但不是真的勤奋,也不是真的聪明!

forcode2022-10-23 09:23

简而言之,做投资不要太自信,保持自我怀疑、自我批判精神,太自信往往导致不够保守谨慎。事实上,几个星期的资料阅读,足以让一个人长篇大论、侃侃而谈,但不足以把一个人变成行业专家。事半功倍的前提是抓住最核心的矛盾,我个人体会比较成功的那些投资案例,往往用几句话就能讲清楚核心逻辑,核心逻辑往往来自自己的消费经验、生活观察和阅读灵感,读一读专业机构出的行业深度研究、公司深度分析,能够快速抓住该行业该公司当前的主要矛盾、验证核心逻辑是否靠谱,比如,当前价格是否远低于行业主要玩家的生产成本,这种情况出现时,你不需要阅读几百万字成为行业专家、不需要多么深刻的行业洞察,就可以很有把握地判断这是一个投资机会。但就算核心矛盾抓对了、判断准确了,也不要太自信,不能一次性就买够,而是小仓位买点观察仓,继续做功课,准备好跌幅超过50%时越跌越买的资金,从最底部涨幅超过一定程度(比如50%),就算仍然低估,也可以适当越涨越卖,以免来回过山车或长期低估。这些做法,都是承认市场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实事求是、自己知道的有限、自己无法预测未来的理性选择。

长线渔民2022-10-22 21:53

兄弟这番话真诚精辟,对每一位想在投资上进阶的朋友都是金玉良言,首先就是我自己,研究的目的就是求得真相,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正确。
说回这位球友,我想他当时未能有兄弟这番理性应对,原因就是年轻人的自信与锐气罢了,我们也是从那样的年龄和心气儿走过来的,能理解,也还是看好他的学习与进化能力。

water20172022-10-22 12:23

研究能够避免踩雷就行了。

SimBenZ2022-10-22 11:22

研究还是要做的,但要注意散户多数时候会研究失败;退一步讲,不仅行业二十年的专家,就是行业龙头的老板,都可以判断错误行业或公司方向,何况我们这种局外人呢?

全部讨论

2022-10-23 12:52

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有投研能力?我想作为个人投资者无论是在信息还是智力都无法与专业投研机构媲美,而专业机构受限于种种因素也难以取得远超市场的回报。指望看看几篇财报读读几份资料来做“价值投资”必然是漏洞百出,其交易系统也是非常不成熟。

2022-10-23 12:52

2022-10-23 12:30

说的太对了

2022-10-23 12:16

好文,真正的内行是稀有的。而预测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公司未来经营细节,极难。能有一个大概的业绩范围预测度,已经很不错。  1尺栏杆,不挑战高难。   至于涨跌,寻找市场归因,更是徒劳无功,浪费时间

2022-10-23 11:52

三点结论皆是金玉良言,有水准!
绝大多数人,独自走夜路时总是不自觉地需要吹下口哨。所以在我看来,很多时候大家对研究结论的过度痴迷和维护,其实也就是一种口哨,唱多或唱空都是。

当然咯,本着批判与自我批判的精神,也提出一点建议吧。有些时候,行业人士也难以看到全面和客观的事实,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嘛,而业外人士的研究难说也有独特的视角和不错的可取之处。

2022-10-23 11:41

普通人的研究只能叫做资料收集

2022-10-23 11:40

说的非常好

2022-10-23 11:10

例如像林园那样的长线投资者,指着k线图说他上半年错了,下半年对了;或者今年错了,明前年对了,感觉有点无聊…k线图的故事每一分每一秒都有,不可能前一分还错误,下一分这个人有又正确了,可能这个人还在睡觉…一觉醒来,可能从牛逼和垃圾之间走了无数个来回…人有这么神奇吗?睡着觉让世界变迁…

2022-10-23 10:58

其实,我越来越觉得公募比私募更可靠。

2022-10-23 10:25

不要爱上你的“研究”。因为已经付出了很时间精力,而在心里上不愿接受研究没有结出成果,这也是一种“禀赋效应”。其实,在面对购买决策时,你所有付出的“研究”努力也不过是“沉没成本”罢了,但凡你有一分不舍,你的判断就离客观理性偏离了一分
作者:长线渔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