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真相的群众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33喜欢:28
1,这个“常识”是错的。
2,有很多人用低估值选股法,但是,A股基本选不出符合你预设条件的股票。中国股民太热情,每只股票都阳光普照,不容易低估。

热门回复

我再展开一下啊,为什么说这个“常识”是错的。
“均值回归”属于资产价格短期可能存在的一个现象,但并不是资本市场真正的规律,长期来说,资本市场真正的规律是永远上涨。换一个角度看,“均值回归”的“均值”是会变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现金流的增加,持续上升。
所以,优秀的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短期也存在“均值回归”的现象,但长期是持续创造超额收益的,会把平庸的管理人的基金拉得越来越远。优秀的上市公司,股价短期也存在“均值回归”的现象,但长期是一直上涨的,把平庸的公司拉得越来越远。

恰好相反,金本位是先富起来(占有资源)的人剥削后富起来(没有资源)的人的一种零和博弈制度,而信用货币制度,是大体根据每个人创造的商品、服务价值分配财富的共赢制度。
但是,信用货币制度对金本位制度的替代,并不是废除金本位制度那一刻发生的,可以说,货币制度一开始就是信用货币制度,金本位是人类无法理解、掌控信用货币制度,发明的一个分支。事实上它们是同时运行的。

关于通缩问题,Sweeney夫妇1977年发表的题为《货币理论和大国会山托儿合作社危机(Monetary Theory and the Great Capitol Hill Baby Sitting Co-op Crisis)》的经济学论文,里面用了一个小故事,讲得特别通熟易懂且透彻,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有个托儿所,因为她的“员工”是150对在美国国会山上班的人。事实上她根本就不是一个托儿所(...),准确的说是这些国会山工作人员互相照看孩子的一个合作组织(babysitting co-op)。华盛顿特区总是有着灯红酒绿的社交生活,夫妇们也时不时想享受一下两人世界,所以保不齐哪一天某些家长们就要晚上外出,不能照顾自己的子女。一次两次还好,老是去麻烦别人照顾自己的子女也不太好。于是这些在美国政治中心工作的聪明人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在参加托儿合作组织的成员内部发行一种“保姆券”,每张券对应一小时的照看孩子的服务。外出的家长把孩子交付他人照顾后,必须支付保姆券,按对方照顾自己孩子的小时数支付相应的张数。保姆券一开始发行的数量是一定的,成员可以通过在空闲的夜晚帮别人照顾小孩来赚额外的保姆券,以备不时之需。
这貌似是一个万无一失的制度,但是实际上它运行了一段时间后几乎陷入到崩溃的边缘。首先,有些当下空闲时间比较多的夫妇开始利用这些时间努力为他人照顾小孩,多囤积一些保姆券,以便以后能更灵活的利用时间。由于保姆券的数量一定,有人开始囤积就必然有人的券会减少。那些保姆券减少的人也开始慌了,生怕今后要外出,没人照看小孩,于是减少了外出的次数,也开始努力照看别人的小孩来赚富余的券。突然间,在没有新加入成员和没有新宝宝诞生的情况下,流通的券越来越少了,流通券减少的结果就是保姆服务也越来越少。 如果把这个托儿合作看做一个经济体,保姆服务看做她的产出(GDP),这就是对衰退的经典定义。而衰退的原因就是出在经济体内的通货紧缩,即保姆券的数量不够。

2021-04-06 15:33

想象不能替代现实;
金本位下通缩严重,时不时就导致战乱横行;
信用货币下,实现了长久的和平和巨量人口的脱贫,从人均享有的物质角度看,这些人比起金本位社会里,都可以称之为富裕了。

这个是猹狸蟒蛤活过了半辈子之后的感悟,你现在就体会到了,真是天资聪颖,前途不可限量。

以我仅有的几年股票经历来总结,打骨折的股票经常还会被打很惨[哭泣]优秀的股票会越来越贵。捡便宜的股票经常拿不住,因为想法经常会改变。优秀的公司跌一半也能拿住,因为优秀的道理很简单。

2021-04-06 14:41

先富剥削后富,除了黄金、比特币,房子也具备这个属性,没有什么增量资源,只能从存量占有者手中购买。。。

有的,推荐一本伯南克的《金融的本质》和孙国峰的《信用货币制度》

2021-04-06 14:22

打工人到资本家。。。。视角变了。。。。废除金本位也从抢劫变成了创新~~~[吐血]

所以人类在金融方面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创新就是废除了金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