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1喜欢:2
回复@ynhhphm: 出海是手段,赚钱才是目的啊,仅国内市场就能支持一家Biopharma盈利,这已经被艾力斯和复宏验证过了(特别是考虑到他们做的还是me-too/biosimilar)。当然如果能出海赚到更丰厚利润那更好,百济出海证明了收入却还有待验证盈利。
至于$信达生物(01801)$ ,现在难道不是大家都在关注Mazdutide吗[狗头]
坦率说311我个人没那么看好,虽然竞争格局好,但翻过来就是市场教育的路还比较长,甲状腺眼病在国内的诊疗基础比较弱,眼科医生群体对免疫的理解普遍很浅(毕竟眼科之前确实是不太需要考虑免疫系统的),不太确定信达在这个新开的坑里能砸多少资源去培养医生。当然如果期望值不高,捎带手做做是不难的,但那样对于市值意义也就不大了吧,还不如指望减肥药一波起飞呢~//@ynhhphm:回复@空之客:即使是规模同样较大的信达也已经开始接近盈亏平衡
信达2024年也不会盈利,2025年盈利的确定性比较大。但信达没有出海的希望,哎,可惜!
请空大分析一下IBI311中国市场的峰值,谢谢!
引用:
2024-02-29 10:49
2月27日,$百济神州(BGNE)$ 发布了2023年的业绩,这家代表性创新药企(想了半天还是用这个不引战的措辞,规避是不是“中国药企”或者“创新药一哥”之类的争议), 在泽布替尼首破十亿美元重磅大关的驱动下收入保持良好增速,却依旧让我们对另一个老大难问题感到不安:究竟什么时候能够盈利?
...

全部讨论

$百济神州(06160)$ 年报一发,很多球友非常兴奋,我发了一段不合时宜的评论,不少人都提出了不同意见,自己很是气馁,今天看到空大的文章,观点基本一致,心情为之一振,壮胆再多说几句。
25年不再亏损甚至盈利目前希望很渺茫。
即使不再亏损,现金流很可能还会下降很多。因为在持续搞固定资产投资,目前百济有100亿左右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不知道这个投入什么时候能减少。
按泽布替尼峰值销售是40亿美元算,如果没有后续产品,想产生正向现金流并不容易。
后续产品中bcl2峰值销售也就10亿美元,听起来很多但比起百济的大摊子,只能说还好。
btk Protac 很有看点初期的数据也好,但还需要验证,如果只做耐药有点屈才,能不能广谱是关键。
pd1国内还是靠高费用顶着,费用降一点四季度就下降了,欧洲批了,感觉卖不了很多,还需要扩大销售队伍,不太看好。当然,如果tigit能起死回生,情况就不一样了。
其他的药要么小要么早,就不聊了。
百济的研发成功率不一定很高,靶点在国内算新,在欧美只能说还好。
如果后续管线开发不利,则百济依然存在生死问题。
保命说几句,
百济是国内一哥。
百济天花板国内独一档。
欧雷强是神仙。

很多创新药企业没有大股东,或者大股东志大才疏的,就容易烧钱不仔细,不会精打细算,因为作为对于股东的信托责任,亏损企业要精打细算是一种责任。高管为了自己的利益,这方面甚至还不如夫妻店、家族企业

03-01 20:04

02-29 14:00

2025年信达也不会盈利,外购管线都不能出海,国内还是恶性价格战,减肥药国内类似有几十家,最后一地鸡毛无赢家

02-29 11:33

国内能不能支撑盈利主要看你的投入规模和市值对应的预期,像百济这种体量肯定是支撑不起来的,艾力斯就专注一个方向比较好盈利,信达主要占个减肥药市场大,如果没有这个减肥药那信达模式也很难乐观,勉强盈亏平衡可不是投资人的目的

02-29 11:30

很多投资人既要又要还要,既要出海,又要赚钱,还要FIC/BIC,来股市干嘛的,来共情?不是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