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25喜欢:6

$宁德时代(SZ300750)$ $比亚迪(SZ002594)$ $长城汽车(SH601633)$

1,电池技术停滞

2,整车混战结束,格局稳定

具备这两个条件,整车厂100%会自己做电池。目前整车厂去做动力电池,做出来的产品既是落后的技术,又浪费现金流,在格局未稳,未拿到胜券前是自杀行为。看看二线电池的财报就知道了,大绝多数都是打酱油,亏损,不赚钱。整车厂凭什么上来就比他们更厉害?毁天灭地?真的这么厉害,福特为毛还要抵着压力和宁德合作,自己生产电池不得了。

但是人是盲目的,即使是顶级的企业家也会犯错误。

特斯拉4680停滞不前,部门老大出走。蔚来砍掉电池部门,都是例证。正确的办法应该是选择多个供应商,让自己产品高中低档合理分配。既不完全倒向一线电池,也不完全抛弃一线电池。

再说说比亚迪,先说结论:短期看好比亚迪,长期不看好。看好的因素:比亚迪先发优势明显,全产业链,销量遥遥领先,出口也是个很大的市场,增量空间很大。长期不看好的原因是比亚迪的产品大多数集中在中低端,竞品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先发的优势慢慢会失去,需要靠价格战去维持市场份额。另外全产业链也是有利有弊的,在上行周期,可以获得巨大的利润,获得比同行更多的优势,但是在下行周期,负担会比其它车企负担更重。

全部讨论

竞争的车型越来越多,但是比亚迪的是市占率越来越高。大家都打价格战,日系德系裁员减产,长安大众上汽一汽广汽利润大降,比亚迪利润持续上升。上面是客观数据,不带半点主观判断。
另外,看看下面这图,再评论迪子产业链有没竞争力。

05-18 10:54

之前发现一个大厂的附属部件厂一般都很差,没有竞争力。如果一个工厂大部分订单来自于自己的母公司,它有什么动力去不断提高竞争力?

05-18 11:37

简直呵呵,越是便宜的车,约考验管理能力和对上下游的把控能力,低端需要规模效应,更加难打破,谁占据低端,谁就是老大。比亚迪单车均价和丰田差不多。

05-19 09:09

丰田也是低端车比较多,你说丰田牛不牛。

05-19 02:42

你还是没搞懂车企为什么要自产电池,一方面不想受人牵制,另一方面虽然电池成本会比电池厂高,但只要低于电池厂出厂价,还是有利于车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