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汤看大模型的商业转机

发布于: 雪球转发:8回复:104喜欢:69

商汤科技的关注,笔者从未停止过,商汤的产品设计与商业思维是四小龙中最出色的,去年4月商汤日日新大模型发布时笔者也曾聊过这个话题《商汤日日新大模型》,这次因为港股爆涨再次进入视线中。

1,营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关于传统AI这块:可以理解为2G模式下的AI服务。这里我对比了三家公司,科大讯飞云从科技商汤科技。很显然,这些传统的AI公司都在试图摆脱政府项目的模式,2G业务占比出现显著下降。

从大模型的赋能方向上来看,各个方向不尽相同,商汤科技:重心转向AICG+智能汽车方向。科大讯飞:重心继续赋能各行业,特别是教育、医疗两个大方向。云从科技:重心转向2B的商业化场景。

相比而言,商汤科技的转型动作最大,全面拥抱AGI时代的新商业模式。

2,关于AIGC业务

AIGC是23年全球发展最迅速的业务,同质化也较严重,笔者这里选取有代表性两家企业万兴科技和美图公司作对比分析:

美图一直围绕美业解决方案深耕细作,从C端的美图秀秀,到Wink,到B端的摄影店,以及近期收购的设计师网站“站酷”社区。万兴科技围绕设计类工具链展开,从视频/绘画/文档创意,到工具集合。商汤的AIGC包括"如影"和"秒画"等功能,23年在AIGC板块取得了11.8亿的收入,但公司整体陷于巨大亏损中。

根据Bloomberg Intelligence预测,全球生成式AI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32达到1.3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2%。这么大的市场蛋糕,商汤如何快速的做大做强AIGC这块业务,关系到商汤财务扭亏的关键之战。

3,关于智能驾驶业务

商汤把智能驾驶业务定位为公司三大业务板块之一,战略上非常重视,目前商汤在智能驾驶的主要营收贡献仍然在舱内及部分ADAS这块,这块业务可以和虹软科技一起对照比较下。

舱内及ADAS这块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竞争格局并不好,一方面舱内系统定制化比较多,舱外的ADAS方案相对比较大厂几乎都有应对方案,所以商汤的“绝影”解决方案如何能从这块业务中突围出去,是比较大的考验。

有市场解读商汤这次暴涨的原因系UniAD解决方案的首秀,它是一个端到端的纯视觉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其技术原理上类比FSD V12,将感知和控制融合,完全基于数据驱动的自动驾驶大模型。

商汤在年报中披露UniAD已经实车运行,商汤这里面遇到几个大的挑战:

A1:自动驾驶软件系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事件,由实车到批量会有很长的路要走,少则二年,多则数年,商汤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

A2:商汤自己不造车,在没有经过实车验证可行性前提下,车企的合作意愿度有多高,百度犯下过这个错误,商汤如何解决这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A3:关于UniAD的商业模式,如何与这些大佬竞争,包括FSD,华为智驾,百度自动驾驶。有人给商汤出主意,可以走出一条低成本的独立第三方之路,可类比AEB的福瑞泰克。

4,关于算力规模

笔者这里以算力作为它们的实力对比。商汤拥有的最大优势就是算力规模,这也得益于23年之前的战略眼光,当年购买NV的卡应该是非常具规模的。

商汤在年报中批露的算力卡规模:12000P,4.5万张GPU。目前这个算力规模排在国内第一的位置。科大讯飞年报中批露:公司与华为联合发布首个支撑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的万卡国产算力平台“飞星一号”。云从科技年报中披露:1200P。

也许这也是商汤这么有底气进军自动驾驶的理由!

商汤年报中发现了一个非常创新的事物:DeepLink,它是一个对标CUDA的国内并行计算系统。我查了下,这方面的资料很少,商汤这里第一次批露国产并行计算系统,有了解的朋友欢迎留言,谢谢!

5,关于商汤大模型的商业分析

关于大模型商业模式,第一类是良好基础业务作支撑的,像Microsoft金山办公;第二类是有庞大用户规模的,像Tesla,赛力斯;第三类是小处作眼,深耕细作,像美图

商汤从经营上看,确实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新型业务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商汤也面临一些结构性的问题:缺乏良好的基础业务作支撑,没有沉淀庞大的用户规模,面临着大模型的庞大算力开支,AIGC及自动驾驶领域的激励竞争。

商汤要想实现财务上的收支平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商汤的商业拐点远没有到来!

$商汤-W(00020)$ $科大讯飞(SZ002230)$ $虹软科技(SH688088)$

精彩讨论

风云新能源05-05 14:34

$商汤-W(00020)$ 技术上的东西我们就不过多讨论了,就算是非专业人士,在kimi、通义千问都可以得到非常专业的答案。我们来讨论个逻辑问题,中国是新能源车第一制造国,智能驾驶只能用于新能源车,智能驾驶是十万亿级别以上市场,这几点应该是有共识的。那么在这几项前提下,为什么马斯克一访华,我们马上同意他的智能驾驶进入呢?难道我们愿意把这么大个市场白白送给他么?肯定不可能是吧。那就是我们一定有了可以匹敌,甚至超越他的智能驾驶技术,而且肯定是很快就可以落地的。否则等特斯拉的fsd已经占领了市场,我们再推什么智驾都是白给了是不?那么国内能匹敌fsd的技术有谁呢?首先用排除法,百度、蔚小理、威马这些先排除,因为它们本质是激光+雷达+算法,骨子里就是扫地机的升级版,我将这些定义为“伪自动驾驶”,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华为和商汤的端对端了。
华为和商汤智能驾驶技术上的优劣势暂且不谈,华为胜在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造血能力,商汤胜在有自己的大模型和超强算力。差异化的部分:一是商汤的智驾硬件成本更低(不需要激光雷达和传感器,所视即所得),这个在新能源车极度内卷的市场想必对车商更有吸引力。第二点更重要:华为没有上市~~~

左庶子05-05 14:00

端到端的模型,几千行的transformer代码,华为,理想,小鹏,百度,搞不出来?真正难的是场景实践和里程数积累

般若境缘05-05 21:44

商汤徐立都说了2025年赢利。

左庶子05-05 13:29

别把一套舱内系统当作智驾的核心部分,别把还没经过0-1的UniAD拿出来估价,我不是要踩商汤,对商汤依然保持跟踪,只是劝你们不要太狂热,炒概念和商业可行是两回事

左庶子05-06 08:29

绝影及UniAD的融资是必须的,FSD V12降低了自动驾驶的技术难度,胜出需要靠算力、数据和工程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本与技术的权重会向资本倾斜。商汤的战略意图很明显,趁那些大厂还在观望端到端模型的这一刹那,看有没有机会弯道超车,但是自动驾驶又是一个最需要里程数来验证商业可行性,这是AI时代与移动互联网时代根本区分。商汤的这个先发优势能否拼得住里程数约束,这是关键点!

全部讨论

我只奇怪一点,为什么贴主文章的内容和最后的结论(加粗部分)完全是反的呢?

很聚焦点的文章,这几个问题确实具有不确定性,但很关键,不得不走通。

上汤五月份的作用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先给市场上一碗汤,做个开胃菜,硬菜都是等汤上的差不多了才开始上思考一下超短游资的思维方式,就知道上哪个菜系的硬菜了

05-05 21:44

商汤徐立都说了2025年赢利。

05-05 13:17

商汤貌似已经进入狂热的程度,有人喊出港股AI第一股,不达万亿不罢休,从炒作的角度,喊多少就是多少。另一种观点是部分投资者从AI终局思维去看这个问题,生搬硬套的对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腾讯,阿里。这就是简单的想躺赢而又不愿躬身入局持续跟踪的逻辑在作祟。

05-05 22:08

这篇写的很好很客观,把关键点都点出来了,这几个新业务都非常难,但是任意一个取得突破都可以支撑叁到伍仟亿的市值,需要持续跟踪观察。短期来看绝影启动融资程序是个关注点,看采用什么样的融资方式,以及引入哪些资方,可能对后续的自动驾驶业务的发展战略有一定的指引。

上海国资委入股商汤

05-05 12:06

實現這一點的關鍵,是我們參與聯合開發的DeepLink開放計算體系。它可以說是目前國內並行計算平臺裡的佼佼者,是連接國產硬件和主流深度學習算法框架的橋樑和紐帶。DeepLink有300參個標準化算子接口:基本上CUDA支持的AI大模型計算需求,DeepLink也完全能夠支持,覆蓋率在99.5%以上。有了DeepLink,各類國產芯片就可以輕鬆適配主流的大模型訓練框架和算法庫,比如PyTorch、DeepSpeed等常見的開源訓練框架,還有商湯推出的OpenMMMLab、OpenDILab、OpenGVLab等開源算法庫,充分發揮國產芯片的性能。
这个将会超过预期!

05-05 13:40

看了下评论,确实有部分朋友没有弄懂绝影,UniAD,智能座舱,这些玩意,究竟哪些是跟随,哪些是创新。绝影是一套舱内舱外解决方案,例如:司机打盹提醒,车内小孩安全风险提示,这是绝影的核心部分,这些已经是满大街的事件了,文章中也提到了虹软这些公司都是干这个事的。UniAD才是对标FSD V12的自动驾驶大模型。希望朋友们先看看商汤的解决方案,产品与功能再说事!

05-05 18:36

港股被国际热线疯抢的底层逻辑:
人民币的价值将由央妈用中国长期国债(无风险利率)来锚定,
长期看,即不再锚一篮子货币(尤其是与美元定价脱钩),
人民币的价值价格将牢牢把握在中国手里,背后是中国的强大的实力背书,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及其超大规模商品等硬实力产生的国家信用。
港币已经绑定人民币了,港元将随人民币长期升值,
港股是中国新质生产力的价值洼地,历史性大底,
港币汇率升值+港股(中国新质生产力)大底均值回归+中国新一轮科技大升级预期,
这才是当下商汤暴涨的底层逻辑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