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e_zhao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8喜欢:0
买入计划:以148港币,135港币,125港币/股,三档买入恒生银行。没有新增资金,卖出建设银行H,换仓恒生银行。我是否该卖出沪深300指数,重重下注?犹豫中。。


======
恒生银行的情况,有点类似2014年的招行哈,几乎没人关注吧。
$恒生银行(00011)$ $招商银行(SH600036)$ $建设银行(SH601939)$ 

@燕山野人

热门回复

米国熔断了  -7%大盘

国家要你三更鸡,谁敢放你睡五更[不屑]

2020-03-09 07:57

派息尚可,成长前景不大,低息环境对恒生的利润有负面影响,银行业成长主要是资产扩张,如果这个阶段已过,会将大多数利润派发,恒生主要在香港市场,应该处于这个阶段了,当然,恒生的经营绩效在香港银行业中可谓翘楚

2020-03-09 23:44

我觉得 您非常懂[笑][大笑]

2020-03-09 22:58

另外一点,恒生银行的资产质量非常好,但他的拨备水平也相当的低,这一点,我觉得招商银行要好过恒生,招商的表面的ROE和恒生相当,但实际经营绩效要稍强,原因在于息差要强,另外经营成本比较低,这也是中资银行要远好于美资银行的地方,美国银行业的经营成本远远高于中资银行,中资银行的最大的要害就是资产质量,各家银行的资产质量差异巨大,这就是有些人说中国银行业经营同质化的错误之处,资产质量是中国各家银行差异化最大的地方,长期看,资产质量优质的银行能够占据更好的市场份额,其实,美国的大银行同质化更严重,而且,畸形的考核制度注重当期利润,管理层内肥厉害,拿走太多蛋糕,去了解一下美国大企业的制度就知道,这就是桑德斯兴起的社会基础。

2020-03-09 22:58

香港的未来在祖国大陆

2020-03-09 21:06

招行属于那种没有出现卖出特征前可以一直持股的股票

2020-03-09 21:00

银行股不涨,和资产质量、增速都没有关系,主要是即不能坐庄,也不可能有老鼠仓。

2020-03-09 20:59

大行的资产增速应该和整体的银行业总体资产规模一致,中国的金融资产大部分都在银行业,在总体杠杆率不变的情况下,银行业的资产规模增长需要和GDP增长保持一致,资产规模增长应该保持在GDP增长+通胀,大行资产保持这样的规模增速不算是激进,如果GDP增长停下来,资产规模增长也就停滞了,银行如果没有资产增长的需求,就应该保持高比例的分红,大陆经济发展应该还会保持中速增长,香港就不同了,这就是恒生银行高比例分红而中资大行做不到的根本原因,需要内生的资本补偿。

2020-03-09 20:47

这是个挺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