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nlee87

stevenlee87

投资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错了就得认,不认就接受市场先生的惩罚。

他的全部讨论

《老人与海》的故事

最近读了欧内斯特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故事。
欧内斯特 海明威 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以对冒险的热情被人熟知。他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踏上过遥远的土地,甚至曾在两次飞机事故中幸存。
然而今天,他最为人称颂的是他对美国文学的贡献,其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就是中篇小说《老人与...

讨论

回复@行者H: 关注价投小白鸽 公众号获得的//@行者H:回复@stevenlee87:这些数据都从那里来的啊?

讨论

酒鬼酒:20240625跟踪
1)省内回款进度40%,端午动销个位数下滑,内参/红坛批价760/290元,酒鬼系列/内参系列库存60/80天。
2)2024年合同量增长20%。
3)6月18日,酒鬼酒益阳样板市场启动,这是继河北省、江苏省、安徽省等8个省外样板市场后,酒鬼酒在湖南省内启动的第一个样板市场。...

讨论

今日策略思考:如何看待当前市场下跌?
今日市场再度下跌,万得全A下跌1.80%,上证指数下跌1.17%,主要指数中仅上证50微弱上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仅银行、食品饮料、公用事业收红。
对于当前市场的弱势,我们并不意外。在5·17地产新政出台后我们即在策略周报中提示“见好就收”,我的投资...

讨论

这一招挺狠的:前段时间ZJH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多分红。
结果近期个税APP新增5项个人所得税,其中包括利息 股息 分红收入税。
股息分红不满一年卖出已经扣税,满一年以上免税,个税这里再收股息的税,那妥妥的重复收税
赚钱了的话还好说,如果亏损卖出,等于收两次税,雪上加霜。
$...

讨论

这20家光伏企业很危险了
疯狂扩产之下,一场前所未有的“内卷”在光伏行业中蔓延开来,大洗牌由此开始,不少企业如今压力山大。
经营企业就是如此残酷!身处光伏这样颇具周期性的行业中,这里也曾上演无数激动人心的辉煌和令人揪心的陨落。如今,光伏洗牌进入深水区,极大考验企业的经营水...

讨论

IPO恢复了,茅台崩了,都是利空呀

讨论

6 月 LPR 报价出炉,1 年期和 5 年期利率均维持不变,如何解读?
6月20日,6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出炉,1年期LPR报3.45%,上月为3.45%;5年期以上LPR报3.95%,上月为3.95%。
今年年初2月份的时候,5年期的LPR直接下调了25个基点,这是个人房贷利率按照相关规则统一调整为LPR计价...

讨论

今天不破明天也得破,破了也不见得就会立,美国现在就是打金融战,必须出台新的政策应对

讨论

美国今年都不会降息了

讨论

我用大卫·史文森《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中的一句话来总结,他说,卓越的投资需要采取令人不舒服的、独特怪异的立场。这非常重要,你的立场必须是独特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超越其他人,你必须做一些其他人不做的事情。
如果你在一间100人的房间里,他们都在买入英伟达

讨论

34.6%!隆基绿能再次刷新纪录!
6月14日,在备受瞩目的SNEC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上,隆基绿能宣布其研制的晶硅-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取得了重大突破。
据欧洲太阳能测试机构(ESTI)的权威认证,该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高达34.6%,再次刷新了隆基绿...

讨论

工信部:1—4月全国晶硅光伏组件出口量同比增长20%
来源:证券时报
2024-06-12 15:42
证券时报e公司讯,工信部消息,1—4月,我国光伏产业总体保持高位运行。根据光伏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全国晶硅光伏组件出口量达83.8GW,同比增长20%,光伏产品出口总额达127亿美元...

讨论

$隆基绿能(SH601012)$ 企业经营不是简单的算数,都有自己的出发点,我们如果投资这家企业,应该相信管理者的决策。大家看空也好,看多也好(看多的应该没多少了),都能理解。隆基之前没怎么跌,是因为大家觉得隆基和其他企业不一样,现在看短期没有反转的可能了。要走要留自己做选择吧

讨论

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创新升级、广发双擎升级、广发科技先锋、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去年四季度末已不再重仓隆基绿能。继去年四季度公募基金整体减持1.3亿股后,公募基金今年一季度再度减持隆基绿能超5700万股。其中广发基金减持最多,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小盘成长、广发多元新兴均不再重仓,安信基金、东...

讨论

市场缘何弱势?后市如何展望?
一、市场缘何弱势?
今日市场普跌,万得全A下跌1.03%,主要宽基指数全部下跌,31个申万一级行业仅国防军工上涨,全A上市公司中4605家下跌,仅672家上涨。万得全A收盘也跌破半年线,跌至4月底以来新低。市场缘何弱势?
事实上,从长视角来看,自2月底市场完...

讨论

莫迪引以为豪的经济成就,其实也被很多人认为是“只讨好富人的政策”。虽然印度的经济增长已经连续两年达到7%的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但是与此同时的是,印度国内的穷人们并没有因此享受到多少印度经济增长的红利。失业率高涨、物价飙升伴随着耀眼的经济数字,成了印度这个国家的一道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