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公告转发:8回复:123喜欢:13
上海机场:上海机场关于签订免税店项目经营权转让合同之相关补充协议的公告 网页链接

精彩讨论

奥卡姆冯2023-12-26 18:59

难言利好,保底太低了。
工作关系经常路过,不少多年的老租户如东权等都撤柜了,让人十分惆怅。一叶知秋,日上也好不到哪儿去。非常怀念之前日上的购物氛围,一群年轻人在那儿买买买,给自己买,给家人买,给朋友捎。从国外玩回来带回去。恍如隔世。
封印解了,后面就看国运了。
这是一支护城河极深的国运股,只要城堡不空就能回来。至于扣点低了什么的都没意义,形势变了随时可以重签。
但若里面的人瞎折腾,搞成空城一座的话,护城河也就没了意义。最近有些事情我很难理解,也很担忧。
我是一个很乐观的人。困难总会有,最终结果取决于我们能否正确而科学的应对。这一次,是否有些东西不一样了?
改革开放几十年,常识老百姓都很清楚了,且行且珍惜!
大概率2字头。$上海机场(SH600009)$

新佃老陈2023-12-26 17:40

之前大跌就是国泰君安预测扣点为15-20%,现在出来扣点为18-36%,上机议价能力回来了。可以反转了

吴下阿C2023-12-26 21:10

$上海机场(SH600009)$$中国中免(SH601888)$ 怎么理解这份签了三次的协议,我觉得不应该用利好利空来看来上机和中免。因为你不能把这两家公司当傻子吧。
2018年,签订的是,甲方下有高保底,上无封顶。还有综合提点42.5%(25%+45%),那时候乙方为啥同意?那时候免税蒸蒸日上,机场免税也如日中天,乙方自然觉得这个保底没问题,因为计算机一敲,按销售额提成绝对超这个保底,所以关键点在于上机的42.5%提点。
2021年重签协议,甲方搞了个下无保底上有封顶,其实这也不是关键,关键是按照客流量绑定的上有封顶,客流量乘客单价就是销售额了嘛,所以喵定的还是销售总额。这说明大家只关心客流量,以为流量上来了,一切就恢复如初了,其实这里上机就显得弱势了。
这个协议这两次签得有来有回,你一拳我一拳,争个高低。到了2023年,事情又发生改变了,国际动荡,国际客流恢复不及预期,而且消费也是萎靡啊,客单价又下降的预期,而且未来几年也不确定性太大。大家才明白,哪怕客流回来了,客单价也可能回不来,之前的协议显然不合理了,而且免税经营思路也有问题。这一年,上机也间接入股了日上,关起门来其实就是一家人,大家也不装了,啥客流量,啥客单价。都不管了,直接和销售额挂钩,首先东西先卖出去,才有钱分哇,增量价格竞争力,你租金就不能收太高,提点必须下降。所以这个协议,我认为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协议,齐心协力把蛋糕做大。而对于上机,相当于2018年的协议,高保底变成低保底,高提点降低了一些看着是吃亏的,但思路有了360度的转变。以前是觉得机场免税会自然高速增长,只考虑分钱,现在是先考虑把机场免税做大,再考虑分多分少,呵呵。

bearmimi2023-12-26 21:09

公司更新免税协议,浦东月均国际客流小于23Q3月均的80%时,收取保底月提成5200万元;高于80%时,按照18%-36%的比例收入提成;新品(不知是否包括精品类)提成比例另算,为了鼓励估计比例更低。
虹桥月均国际客流小于23Q3的80%时,收取保底月提成650万元;高于80%时,按照18%-36%的比例收入提成;新品(不知是否包括精品类)提成比例另算,为了鼓励估计比例更低。
假设某年浦东国际客流恢复至2019年的45.8%,则月均国际客流刚好为23Q3月均的80%(2204.64万*80%=1763.71万;3851.36万*45.8%=1763.71万),此时浦东年免税收入为6.24亿;
假设某年浦东国际客流恢复至2019年的100%、人均消费额恢复至2019年的100%,提成比例取上下限中值27%(即与深圳机场新签提成比例一致);则浦东年免税提成收入为137.74亿*27%=37.18亿(如果上述销售额包括容易上量的新品,则提成收入还要更低),为2019年52.1亿的71.3%。
假设某年虹桥国际客流恢复至2019年的100%,人均消费额恢复至2019年的100%,提成比例取上下限中值27%(即与深圳机场新签提成比例一致);假设虹桥2019年免税提成比例与浦东一致、为37.8%;则虹桥年免税提成收入为2*27%/37.8%=1.43亿(如果上述销售额包括容易上量的新品,则收入还要更低)。
小结:新签补充协议比起2021年版补充协议,使得上海机场上市公司,在国际客流及人均免税消费额恢复至2019年水平时,机场的总免税收入减少7亿元左右(如果放量的是新品会更低);上市公司当下总资产包(含虹桥、物流、跑道抵扣租金、 uni-champion/日上互联)的净利润降至40亿出头的水平。

主观的观2023-12-26 20:02

又回到下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模式了,不过,保底是6亿/年左右,没啥意义。
具体能赚多少,还是看业绩恢复情况,如同我上篇文章所讲,2023年前11个月客流恢复不到2019的50%。
正如我所讲,既然签了补充协议1,就会签补充协议2。

全部讨论

又回到下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模式了,不过,保底是6亿/年左右,没啥意义。
具体能赚多少,还是看业绩恢复情况,如同我上篇文章所讲,2023年前11个月客流恢复不到2019的50%。
正如我所讲,既然签了补充协议1,就会签补充协议2。

$上海机场(SH600009)$$中国中免(SH601888)$ 怎么理解这份签了三次的协议,我觉得不应该用利好利空来看来上机和中免。因为你不能把这两家公司当傻子吧。
2018年,签订的是,甲方下有高保底,上无封顶。还有综合提点42.5%(25%+45%),那时候乙方为啥同意?那时候免税蒸蒸日上,机场免税也如日中天,乙方自然觉得这个保底没问题,因为计算机一敲,按销售额提成绝对超这个保底,所以关键点在于上机的42.5%提点。
2021年重签协议,甲方搞了个下无保底上有封顶,其实这也不是关键,关键是按照客流量绑定的上有封顶,客流量乘客单价就是销售额了嘛,所以喵定的还是销售总额。这说明大家只关心客流量,以为流量上来了,一切就恢复如初了,其实这里上机就显得弱势了。
这个协议这两次签得有来有回,你一拳我一拳,争个高低。到了2023年,事情又发生改变了,国际动荡,国际客流恢复不及预期,而且消费也是萎靡啊,客单价又下降的预期,而且未来几年也不确定性太大。大家才明白,哪怕客流回来了,客单价也可能回不来,之前的协议显然不合理了,而且免税经营思路也有问题。这一年,上机也间接入股了日上,关起门来其实就是一家人,大家也不装了,啥客流量,啥客单价。都不管了,直接和销售额挂钩,首先东西先卖出去,才有钱分哇,增量价格竞争力,你租金就不能收太高,提点必须下降。所以这个协议,我认为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协议,齐心协力把蛋糕做大。而对于上机,相当于2018年的协议,高保底变成低保底,高提点降低了一些看着是吃亏的,但思路有了360度的转变。以前是觉得机场免税会自然高速增长,只考虑分钱,现在是先考虑把机场免税做大,再考虑分多分少,呵呵。

2023-12-26 18:59

难言利好,保底太低了。
工作关系经常路过,不少多年的老租户如东权等都撤柜了,让人十分惆怅。一叶知秋,日上也好不到哪儿去。非常怀念之前日上的购物氛围,一群年轻人在那儿买买买,给自己买,给家人买,给朋友捎。从国外玩回来带回去。恍如隔世。
封印解了,后面就看国运了。
这是一支护城河极深的国运股,只要城堡不空就能回来。至于扣点低了什么的都没意义,形势变了随时可以重签。
但若里面的人瞎折腾,搞成空城一座的话,护城河也就没了意义。最近有些事情我很难理解,也很担忧。
我是一个很乐观的人。困难总会有,最终结果取决于我们能否正确而科学的应对。这一次,是否有些东西不一样了?
改革开放几十年,常识老百姓都很清楚了,且行且珍惜!
大概率2字头。$上海机场(SH600009)$

$上海机场(SH600009)$ $中国中免(SH601888)$
上机与中免新签免税店项目补充协议解读(2023.12.26)
1、整体看下来,上机处于弱势一方。
2、合同没约定期限,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对上机而言,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2、提成比例18%~36%,平均提成比例估计32%,较2018年的平均扣点42.5%(百货25%~香化烟酒食品45%)下降25%左右。上机2019年取得50亿免税收入,按目前的提成比例,即使25年国际客流恢复到19年水平,要取得50亿免税收入也要延后1-2年才能实现。
3、线上下单、市内店下单,机场提货,上机也收费,具体如何收没看明白。
(1)乙方在浦东机场免税经营区域内设立免税预定提货点(简 称“提货点”)的,提货点的实收费用标准按照本补充协议约定的标 准执行,实施激励机制时,实收费用应含提货点的实收费用。
4、 下面这款也是双方再商议
(2)甲方鼓励乙方在浦东机场打造免税业务集聚区,引入具有竞争力的新品,经甲方审核同意,按各单品毛利额的一定比例另行计算并计入相应的月品类销售提成。
5、下面这款,我没看懂,甲方月实收费用目标,这是啥意思?乙方销售的好,甲方自然收费也多,上不封顶的啊。这条好像说,上也有顶,超过甲方目标后的销售额的提成,双方还要另议。目前经济形势下,上机在央企面前抬不起头。
(3)双方同意建立激励机制,以提高免税业务竞争力,随着销售规模的增加,当完成甲方月销售提成月实收费用目标后,就超过月 销售提成月实收费用目标部分所对应的销售额采取更加灵活的调节机制计取销售提成。
只买了不到1%仓位的上机,应该还是客观的,有懂的球友可以一起探讨。

2023-12-26 17:40

之前大跌就是国泰君安预测扣点为15-20%,现在出来扣点为18-36%,上机议价能力回来了。可以反转了

2023-12-26 17:27

一句话说完:浦东明年保底6亿,之后随着销售额逐步恢复,双方商议后再慢慢放大,惨......$上海机场(SH600009)$

很多投资者对前后协议分析的都比较透彻了,其实上机的主要矛盾根本不在这个地方。现在大环境不好,基于合作共赢,谁吃点亏沾点光都不重要,主要矛盾的是大环境何时能转暖。如果大环境能恢复,上机基于自身稀缺性,一定可以拿回定价权,如果大环境不恢复,协议再怎么改都意义不大。核心矛盾转移到大环境上,现在都无比悲观,如果相信未来中国经济重新焕发活力,世界重回发展轨道,那可以继续持有,如果对未来不再有任何期待,不相信,那一键清仓最好,这种背景下,啥分析都是多余的。$上海机场(SH600009)$

还是上有保底,下无底线,中免议价咋还是那么强

@EK001 E大,请帮咱网友们解读一下是利好还是利空?

或者,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在现有30%的综合提成比例下,上机的免税收入要恢复到50亿,浦东和虹桥的免税商品销售额要达到多少?
答案是约177亿(50×1.06÷30%)。
接近200亿的GMV啊,这相当于一个国贸商城啊。怎么说呐?还真是免税分销的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