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57喜欢:11

元旦假期约了几次饭,摸了下美的的底。目前可以确认的是,从管理会计看(内部KPI视角),美的几乎所有事业部(不止空调)的净利润都达到了近几年的新高,在内部是超预期的。但财务报表会不会100%体现我并不知道,因为大家对2024年预期不太好,不确定会不会在报表上做平滑。美的人底色通常是悲观主义,在他们看来,今年业绩好的几个原因:

1)炎夏给空调带来的巨大增量;2)前几年在华凌牌的布局接住了23年消费降级的需求;3)新能源车产业链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给机器人业务的增量。除了2)可以有延续性,其他两个都不可持续。

但对于明年的悲观预期主要是:1)23年炎夏给空调带来的基数太高;2)24年住宅和商业地产竣工量都会同比下降,拖累新装需求;3)新能源车产业链的资本开支开始放缓。

说说我自己的策略:我对地产链整体依然不乐观。2024我手头的格力/美的持仓不加不减,分红也不会红利再投。$美的集团(SZ000333)$ $格力电器(SZ000651)$ $海尔智家(SH600690)$

精彩讨论

爱吃南瓜李子的香瓜01-02 18:49

白电类股票去年的增长之钥就两个:气温+消费降级。从白电三傻的年度涨幅就能看出来:
美的:既挣了气温的钱(空调基本盘),也挣了消费降级的钱(华凌),涨得最多。
格力:挣了气温的钱(空调基本盘),但没挣到消费降级的钱。
海尔:既没挣气温的钱(空调盘子太小),也没挣消费降级的钱(之前高pe来自对卡萨帝的预期),双杀,跌的最惨。
$美的集团(SZ000333)$ $格力电器(SZ000651)$ $海尔智家(SH600690)$

gogoal01-02 20:00

$美的集团(SZ000333)$ $海尔智家(SH600690)$ $格力电器(SZ000651)$
我觉得对于白电企业而言,未来增长空间除了取决于家电行业大盘以外,可能更重要的是竞争力差异导致的份额消长,包括国内和国外的的份额。这个竞争力是包括多方面的,而且大都是比较长期的、成体系的。现在再也不是仅仅依靠价格的就能简单成功的时代,也不是依靠营销炒作就能简单成功的时代。所以想在短期改变竞争力格局的难度非常大。
对于白电三强表现差异主要是以下原因
美的:家电主要品类份额、均价基本都表现良好,to B多元化也有一定进展,一系列推进基本符合之前的战略规划,可以说是有业绩有希望。
海尔:吸收合并红利基本告一段落,洗衣机产品份额有所回落,之前空调通过以价换量获取份额的手段的效果开始变得有限了,渠道库存增加。另外作为主营业务最纯粹的家电企业,在家电市场增长越来越难的预期下没有其他领域拓展的可能性,所以估值下降是在所难免的。
格力:有部分人觉得格力一直很牛,特别是报表利润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格力估值低,但由于空调份额持续下滑、企业治理缺陷明显、多元化不被认可,所以市场其实并不信任格力的业绩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另外其实从我长期投资的角度看,股价年度涨幅多些和少些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企业经营是否可以不断印证自己之前的判断。

爱吃南瓜李子的香瓜01-03 14:58

再提供一个维度:我之前在电商平台工作会看一个数据,就是每个价格带的成交单量(我们抓取电商平台所有SKU的定价,按20%为一个分位由低到高将价格带从P1分到P5级别,这个分法可以过滤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零售价格绝对值波动),2023年P1-P2价格带的成交件数占比是比2022年占比要高的。

长期投资901-02 16:41

肯定是藏利润了,销售返利这两年大幅上涨。

全部讨论

白电类股票去年的增长之钥就两个:气温+消费降级。从白电三傻的年度涨幅就能看出来:
美的:既挣了气温的钱(空调基本盘),也挣了消费降级的钱(华凌),涨得最多。
格力:挣了气温的钱(空调基本盘),但没挣到消费降级的钱。
海尔:既没挣气温的钱(空调盘子太小),也没挣消费降级的钱(之前高pe来自对卡萨帝的预期),双杀,跌的最惨。
$美的集团(SZ000333)$ $格力电器(SZ000651)$ $海尔智家(SH600690)$

COLMO销量应该也不错吧?

过去十几年白电价格保持温和上涨趋势,并不支持消费降级的说法,华凌的畅销,并没有拉低美的空调的平均价格,也不支持消费降级的说法。

感谢分享,最近看了一份美的的调研,给的预期也是挺高,上半年挺稳。

01-02 16:41

肯定是藏利润了,销售返利这两年大幅上涨。

01-02 16:52

空调还能增长,地产下降这么厉害,没有收到影响吗?

01-02 16:32

要减仓了。地产日子到头了。

每年分红能持续提高就行。怎么也比存银行强

01-02 18:38

请教一下,美的新能源电机业务,前景怎么样?

01-02 19:44

想买美的好久了,这价格只能说合适,再跌个10%我格力割肉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