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真相的群众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307喜欢:129
商业上,采购商跟供应商之间,肯定有博弈(比如讲价),但没有人会故意把客户逼到绝路上,更没有人处心积虑把客户逼到绝路上去。

他图个啥嘛。
如果客户长期亏损,那客户无法存在,整条产业链都会崩溃,傻瓜才会这么办事。

热门回复

这个就完全没有商业常识了。
你以为培养一条产业链容易。
换一个供应商,伤筋动骨。
真正做生意的人,做梦都想着上下游客户稳定繁荣,大家一起发财。

1. 哈哈,估计是没做过供应链管理的人才会轻易的说出换供应商的话;
2. 就拿汽车行业来说,从潜在供应商的筛选,正式供应商的评审、产品的发包、审核、确认,以及量产以后的交付,都是极为复杂和漫长的,哪能说换就换;
3. 别说换供应商了,就是成熟的产品,换一个零件,都伤筋动骨,特别麻烦。

其实没有什么行业属性,主要是一种思维方式。
大体上认为人很聪明,要么很好,要么很坏,啥事都计算得清清楚楚,大概率都是错的。
大体上认为人很愚蠢,也不好也不坏,啥事都整不太明白,走一步算一步,顾此失彼,勉强应付,大概率是对的。。。

呵呵,苹果手机的芯片,这几年只有台积电可以保质保量交货吧?大家还记得去年各个客户到台积电抢产能的“盛况”吗?
任何一家品牌厂,对供应商都有严格的考核(品控、交货能力和价格),各家供应商之间会有竞争,但把竞争意淫成客户阴谋祸害供应商,完全没有商业常识。苹果的供应商又不是大街上随便拉来的临时工,就算找临时工来干活,你坑一个临时工,临时工圈子里的人马上都知道了,谁还和你玩儿?

2022-11-11 16:25

供应商和采购商的博弈那可精彩了,其实大家的策略非常像分散投资的策略:不把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都会注意备胎的养成以及同时和多个供应商/采购商勾搭分担物料的占比…
推荐读一下 刘宝红 的供应链入门书籍 还是蛮涨小白知识的

「有人会问,难道供应商就没有这问题了吗?他们有,但如果选择、管理得当,供应商可以更有效地应对。比如说一个仓储公司服务三个客户,分别来自计算机、医疗设备和半导体行业,假定牛鞭效应来了,医疗设备客户的业务上升50%,而医疗设备只占这个仓储公司30%的份额,这就意味着该仓储公司的业务只增加了15%,波动小多了。

对于周期性或季节性很强的企业,选择供应商的时候,要考虑自己占供应商业务的比例。比如我在半导体设备行业时,选择供应商的目标是我们的业务占比不低于20%,否则可能变成供应商的小客户,驱动不了他们快速响应;但不要高于35%,否则供应商的业务太依赖我们,我们的业务量一变动,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供应商都难以应对。」

2022-11-11 13:08

知乎段子手编的故事而已,完全违反常识

这并不矛盾啊。
定价权是利润分配的问题,大家当然都希望自己多分一点,这是利润的乘数。
但这个多少,一定得建立在整条产业链把利润规模做大的基础上,这是利润的基数。而做大规模的前提是产业链上的参与者都有合理的利润,如果有人长期亏损,那整条产业链肯定会崩掉,那你的分成比例再高,也没有用,因为基数归零了。

2022-11-11 13:24

真是这样的,我自己做点小生意,原材料八九年了,都是在固定的几家拿货,中间也想去找新厂家,可能是习惯了,来来回回还是原来几家拿货,可能比较合拍吧,价格有时候不是最重要的,我合作的这几家,怎么说,这些年合作下来,发错货很少,有问题很快能解决。新找的,因为自己也是赶着出货,他耽误几天就不想合作了。

2022-11-11 13:06

切身体会:这种傻瓜真的有。有的生意人能目光短浅到令人发指。

方丈你是不是搞错关系了?这里是客户还是供应商?供应商倒了换一家不就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