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梳理洋河股份的合同负债

发布于: 雪球转发:22回复:76喜欢:78

合同负债是2019年年报及今年一季度报刚出来的新鲜词,刚开始看一季度报时,我竟然还看漏了这个词,结果弄了一个比较大的笑话,幸得各位朋友的提醒指正,才重新开始审视年报及一季报,并对这个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有了这篇梳理” 合同负债”的文章,也再次对提醒我的朋友表示感谢。同时借这篇文章对合同负债的理解,谈一谈我对洋河一季度表现的理解。

首先,什么是合同负债,我去百度了一下:

合同负债,是指企业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义务。如企业在转让承诺的商品之前已收取的款项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还是有点绕,举的例子是能看懂,例子之外的款项还包含啥就看不出来了,具体在洋河的财报中怎么体现呢?在洋河一季报38页“财务报表调整情况说明”有张表列出了调整的具体内容。

这张调整的是2019年12月31日的数据,也就是年报中的内容,“预收款项”很清晰,全部调整到了合同负债,“其他应付款”只调整了25.59亿,下面我们去找年报中具体对应的调整内容。

于是,洋河股份的合同负债就很清晰了,就是合同负债=经销商尚未结算的折扣 + 预付款项。

预付款项,属于合同负债,还算容易理解,经销商尚未结算的折扣,理解起来就难一点了,钱也付了,东西也拿到了,打的折扣怎么就算负债了。财报里对折扣的解释是:

公司根据营销政策,以及经销商成品酒的销售情况,给予经销商一定比例的折扣,定期或不定期与经销商进行结算,在结算时作为折扣计入已开具的销售发票中,以扣除折扣后的发票金额(净额)确认销售收入,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对当期已经发生期末尚未结算的折扣从销售收入中计提,计入其他应付款核算。

这个解释,我还是看得有点蒙圈,我尝试理解了一下,就是:洋河跟经销商签了10亿的合同,但只开9亿的发票,还有1亿就属于折扣返点,这个钱根据营销政策来返还。不知道理解得对不对,清楚的朋友也请指教一下,感谢!

好了,洋河的合同负债是怎么构成的弄清楚了,我们也都知道洋河一季报中的合同负债是64.32亿,这个数据是好呢,还是差呢?其实之前市场普遍认为这个数据是向好的,所以一季报出来后,洋河也涨了一波。但老唐昨天的周记中分析,洋河一季报的数据显示出来是恶化的,理由就是:去年第一季度出现了其他应付款约25%幅度的下降(从65亿降至49亿),今年降低幅度约57%(从39.6亿降低至17亿)老唐的推测是:经销商大量消化保证金,或是意图退出洋河渠道的表现,或是自身资金压力过大的表现。无论哪种情况,都是洋河2020的压力。

老唐的这个分析,让我着实惊了一下,大家都认为向好的数据,怎么就恶化了呢,而且如果经销商退出洋河渠道,那对洋河的打击是太大了,于是我就想深入了解一下历年保证金的变化情况。

因为一季报和三季报披露的信息比较简单,保证金的数据只能半年报和年报中找到,所以我以半年报和年报做了这张表(对这个表格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关注本人同名公众号“淡月星微”,私信我发给你):

从这个表中,我按合同负债的算法,把历年的合同负债和调整后的其他应付款都算出来了,除了2013年和2014年半年报没有查到数据外,2013年和2014年应该是白酒行业最为艰难的两年,那个时候的半年报为什么没有披露这些个数据,难道是想隐藏什么内容,嘿嘿。

从表中的数据来看,13年前,年初到年中的保证金是增加的,14年以后,保证金就是大幅下降的,2019年年初到年中的下降幅度达到77%,从这几年的情况下看,应该说,年初到年中保证金的大幅下降是正常现象,而未结算的折扣,年初到年中基本都是增加的,只有2019年是下降的。预收款项有一季度的数据,我们发现,年初到年中也是大幅下降的,而大头是在一季度,年份好一点的时候,比如16年到18年,二季度还能回点血。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感觉保证金和预付款项差不多是一个作用了,都提前收了,后面又折成了货款。而未结算的折扣,基本是一直往上走的。理论上,折扣和保证金,都是属于经销商的钱,为什么保证金给得很爽快,而折扣一直循环压着在呢,我想,这应该的法律上的归属导致的,保证金在法律上就属于经销商,而折扣,拿着洋河手里,法律上还属于洋河,洋河说根据营销政策,这钱我该给你,但什么时候给,得按我定的政策来

这也理解了,为什么保证金一直在来回变化,而折扣基本在往上走的原因了。所以保证金转货款,我并不认为是经销商脱离洋河渠道,也不能据此断定疫情导致了经销商资金紧张,因为这是洋河的惯例。

最后,洋河一季度64.32亿的合同负债,是向好呢,还是恶化呢?我们假设洋河2020年一季度延续2019年一季度未结算折扣和保证金双降的局面,也就是折扣下降8%,预收款下降56%,那么根据2019年年报中的数据来计算,一季度的预收款项应该为29.7亿,未结算折扣为23.5亿,那合同负债应该为53.2亿。而实际合同负债有64.32亿,数据是明显好于2019年一季度的,所以我认为洋河今年一季度是向好的,预收款应该同比增加了10亿。

@今日话题 $洋河股份(SZ002304)$ $泸州老窖(SZ000568)$ $今世缘(SH603369)$

——与作者交流请加同名公众号(淡月星微)

全部讨论

2020-05-10 22:37

老唐的分析细细看过了,楼主的分析过程和数据支持和逻辑也仔细看过了,慎重起见,洋河的年报半年报季报打开验证了数据正确性,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精神,我支持楼主关于洋河保证金的分析结论,在截至目前披露的公开信息来看,得不出今年一季度保证金降幅相比往年更为恶化的结论(理由在下面一个回复说明了),为楼主求真求实不盲从的精神点赞,同为老唐粉丝的我向你学习共同进步

2020-05-11 10:00

楼主,关于经销商折扣,洋河这里应该是把销售额(10亿)和折扣(1亿)开在同一张发票上,在确认收入时,按净额(9亿)入账,计增值税时计税依据也是按9亿。折扣1个亿则计入其他应付款。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折扣额抵减增值税应税销售额问题通知》(国税函〔2010〕56号)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若干具体问题的 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3〕154号)第二条第二项规定,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 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
这里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是指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的“金额”栏分别注明。

2020-05-13 23:24

我理解:老唐对洋河一季报的简评,背后还想表达另一个意思,除了茅台,其他酒企都不乐观。为何单说洋河不乐观,只是为了避免被其他酒企的粉喷。

2020-05-15 19:26

图片评论

研究了洋河的货物折扣政策,发现未结算折扣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平滑利润而设置的“蓄水池”,每年未结算折扣金额差值如果为正,则代表当年隐藏利润,往“蓄水池”里加水;如果年末减上年度差值为负,则代表释放利润,调用“蓄水池”的水来平滑利润,这么做的好处应该是居安思危,光景不好情况下,通过折扣释放减轻经销商货款压力

2020-05-10 22:24

洋河1季报显示过得很艰难了,其他应付转合同负债(未来收入),其他应付转收入,加公允收益补收入,很卖力了,都不产生现金流,老唐没分析错;

2019年未结算的折扣金额年初到年中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渠道去库存需要调动经销商积极性,把该返还的钱给返了,另一方面是去库存不发货,收入受影响,相应的返还的钱也就少了

2021-12-08 17:35

看的太细致了,向您学习!

2020-12-28 04:19

合同负债,是指企业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义务。如企业在转让承诺的商品之前已收取的款项。

2020-06-07 17:08

这个细节有点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