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44喜欢:10

读高善文讲地产的那篇“道是无晴却有晴”,他主要论据是对比房地产投资站占GDP比例,日本稳态6.5%,美国7%,考虑到中国城镇化尚未结束,长期中枢在8%是合理的,而2023年已经跌破7%,所以地产离底部不远。

但这里有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投资占中国GDP的比例太高,而且部分是通过借债透支形成的,真正能反映居民购买力的是收入。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占GDP约62%,中国仅占GDP约43%,在可支配收入比例差了几乎50%的情况下,去直接对比很难说合理,毕竟新建地产最终都需要人出钱买……如果是从收入角度考虑,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占GDP比例应该比美国少30%-50%,也就是稳态范围在4.5%-5%。这样去计算反而会得出地产还未见底的结论。

$龙湖集团(00960)$ $万科A(SZ000002)$ $保利发展(SH600048)$

全部讨论

01-03 15:25

你比高善文聪明。你是对的

01-03 12:17

你还是年轻了,中国老百姓的收入占43不假,但是另外57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少数人的收入

01-03 10:31

只要人没玩没它们就会一直继续玩,并且不断加码,这不穿记录的玩没了。

01-03 10:19

把房价降下来,降到普通百姓能够轻松承受的价格,房地产行业才能健康发展。你要跟美国比跟日本比,那更应该比较一下美日的家庭收入和房价的比值。
我家小区门口有家包子铺,原本1.5元一个的包子,很多人天天买,生意好的很。后来这家包子铺不知道抽什么疯,包子价格先1.5元涨到2元,后又涨到3元,结果可想而知,基本上没人再买了,最后关门倒闭。包子是有刚需的,但是包子定价必须考虑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太贵了消费者就不吃包子了。我国的房地产是有需求,但是房价定的太高了,这是阻碍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01-03 09:45

专家学者官员都在期望中国城镇化没结束!

01-03 09:10

美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占GDP约62%,中国仅占GDP约43%,在可支配收入比例差了几乎50%。
还有中国储蓄率近50%

问题是,经过这么多年高速建设,我们的存量房已严重过剩,即使4、5%也不能持续吧

01-03 08:36

mark

如果数据不对,模型不对,结论很难说是对的。

01-03 08:00

都不容易,你让他在公开场合如何说?国内因为户口的问题,实际上城市化已经结束。后面是高能级的抽水低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