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3喜欢:11

巴菲特曾在1988、1992、1996连续重仓买入房地美,持有13年赚取8倍。房地美、房利美都有美国政府隐性担保,可以低于银行的利率购买收益更高的抵押贷款,本质上是赚利差的钱。特许经营、垄断市场、成长属性、政府担保,这比中国的地产公司如何?巴菲特和芒格都对这两家公司的经营模式和管理赞不绝口。

但在2000年,巴菲特敏锐地察觉到地产类金融衍生品的潜在风险,以及管理层存在道德问题(承诺过高回报、进行主业无关投资),于是果断清仓再也不碰。最终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两房股价纷纷跌至1美元以下,最终被强制接管并从交易所退市。

本轮周期也是,巴菲特在去年就察觉到加息带来的银行资产错配风险,提前减仓了部分银行股。

巴菲特对风险的分析是全世界最顶级的,不仅仅是择股。美国同样发生过房地产过热,同样曾有大部分地产、银行陷入困境,但他能赚前半部分钱然后及时离场。这就像在中国买入地产股,然后在2020年果断清仓。

如果在中国没本事分析出地产风险,凭什么相信自己可以规避掉美国的次贷危机?激进投资、承诺收益、开始多元化,中国的这些地产企业比两房更过分。然而提前远离地产危机的人在美国也是少数。那么其实在任何地方,结果都差不多。大部分人和巴菲特的差距在个人能力,还到不了环境那一步。

$融创中国(01918)$ $碧桂园(02007)$ $万科A(SZ000002)$

全部讨论

2023-10-15 08:53

他拥有的现金流可以将空头买光,你做不到;他可以直接接触职业经理人,你做不多。就如百威收购案中,巴菲特积极参与其中,促成收购方和家族方达成意见统一,然后收购成功,他卖出百威获利丰厚。这些条件在中国做不到的,中国是控制人、董秘参与和股民得对外沟通,经过几千、几万次的出资者跟踪的资控制人,各个都是老油条,上市后,普通人如果不能为控制人、董秘带来利益,基本得不到信息。企业不对普通人进行对外沟通,财报经过财务总监处理,中国的价值投资不是不行,需要的内功太多了。

2023-10-15 00:27

巴菲特基本面择时太厉害了,李嘉诚处置内地房地产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老江湖。

2023-10-15 00:43

银行资产错配这个问题是明罢的,不需洞察力,我没关注债券(这个星期才配置了15%债券基金)不知道债券具体价钱,但相信债券价格跌了很多,银行装傻不卖就不记亏损

2023-10-15 23:32

为什么这么多人要想学巴菲特,我一份年报也不看,根本没法比,散户发达主要靠运气

2023-10-15 07:56

中国地产商是实实在在地一年卖了18万亿的房子,让十几亿人从无房到有房,从小房到大房,从少房到多房,多到鹤岗等三四线城市几万元一套房!

2023-10-15 04:57

其实就是看懂了企业,并能抵住人性诱惑。

2023-10-15 00:51

看得懂企业,知道开始玩火的时候 就离场。而不是麻木 或者根本不懂行业和公司 无脑长期持有 最后等待暴雷了 股价早已大幅度下跌 那个时候还希望有所挽回 政策救市等。不少地产大V就是这样的吧,悬崖边上了 还不知道回头,这种就不是一个合格投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