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王神经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91喜欢:12
说的不错,尊重他人命运,比如我老婆就很喜欢中医,怎么说都不听…在底线内我都不太管她了,所以一定要投资中药啊
说的不错,尊重他人命运,比如我

热门回复

中药和西药真没必要非此即彼,中药就是用自然界存在的药材,药材就像一个黑箱子,药材成分就是黑箱子里大大小小的西药,这大大小小的西药确确实实就是能治病的。比如大黄为什么是中药方中治疗慢性肾衰竭、糖尿病的主药?不要觉得可笑,那是无知的傲慢。大可以去查一查大黄中含有的大黄酸和大精酸有什么效果,大黄酸对炎症有很独特的作用,欧洲上个世纪研发的新药双醋瑞因(在体内水解为大黄酸),作为IL-1抑制剂用于骨关节炎还能诱导软骨生成,这就是为什么中药治疗关节炎的药方里往往含有大黄或者虎杖的原因,虎杖也含有大黄酸。中药的问题在哪里?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创新天花板的问题,西药可以持续精准地创新优化,中药只能在现有的药材中兜兜转转,很难有创新和提高的空间,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另一个问题是,部分中药特效药方不得不用到有毒有害但又含有特殊有效成分的药材。我们能做的除了持续推动创新药发展,还可以基于我们传承的宝贵中药方,从中获得启示(靶点启示),针对其中的特效成分利用现代医药技术对其进行结构优化升级,这才是对中药的传承和创新!国内确实也在做中药成分的药理研究,进一步的结构优化升级可能比较少。最后吐槽一下中药注射剂这个东东,实在没法理解这种用法![摊手]

我老婆是中医全科医生[捂脸],每次小孩生病就是她的试验品,无力吐槽!

用我多年的科学素养给你解释一下
首先科学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叫做可证伪
任何你现在认为正确的东西,我们认为是尚未找到,推翻的证据。
科学从来就没有证实这个说法
背后的相关性是很复杂的
就像白天鹅,黑天鹅一样
即便你之前无数次的经验,证明正确的东西
当一个反例来临,前边多少次的经验都没有用
所以说科学只是尚未推翻的一些结论组成的
这些结论也不可以称之为真理
所以你没有办法,铁口直断说中医没用
一旦你铁口直断,我只能说你不科学[大笑]

hengshu兄,受益于你的文章,所以说两句。中医关键是找到好医生,中医很好,但好医生极少。我慢性乙肝慢性肾炎,中西医十几年,始终没好。期间自学中医,功夫重点是清朝黄元御学术,最后自己处方,搞定。可能个例,不具代表性。但感冒,外耳炎,便秘咳嗽都是药到病除,基本不超一周。你夫人要提高水平的话,需要多看黄元御的长沙药解,四圣心源,伤寒金匮悬解。反复研读这四本,肯定有成果。

…同款老婆…我老婆老师,恨不得在中医领域碾压我…

我是发现了女人信中医的比例要远高于男人,而且不分学历

已经说过好多遍了,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只占15%
像我们这种才是少数
股市里边我们这就算新三板吧,连中小板都算不上
那些人才是基本盘才是主板[哭泣]

05-12 16:01

它们最大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有用效,而在于对疗效或副作用是否有严谨科学定量的对比实验。
一个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个是从古人的本本出发,虽然古人也是在漫长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但它的很多继承者却固步自封,把几千年实践中总结的精华,用一种腻想出来的玄学来解释,而放弃了利用先进技术对比验证总结进化的进程。
其实普通医药就是寻找天然或人工合成化合物,通过试验探索它们对疾病的疗效或毒副作用,只不过现代科技的发展,可以通过生理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及科学严谨对比试验手段,来主动创造或加速发现,严谨验证罢了。
中西医本无区别,本质是相通的,只是某些后人固步自封,本本主义,变了形走了样而已。
除了药缺乏验证外,人也缺乏验证,成分很复杂,参差不齐啥样都有。
治现成的非慢性病,是否有效立竿见影,一般人也不会吃中药。
对于疗效不明显的慢性病或者是所谓调理或者治未病,那就更难对比疗效了,这时中医药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至少不太好看出来劣势。

因为我看的比较杂,三教九流的啥都有
不像博士正规科班出身
我见过民间的祝由术,立竿见影
效果可好了
也说不出啥科学原理
看惊吓,治失眠啥的
个人感觉是用什么方法激起了人体的免疫力和治病要好的安慰剂效应
反正最终是有效
有效就好

中药确实太贵了,现在吃一个月中药几千到一万都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