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29喜欢:13

基建相关的产业链理应长期看空

精彩讨论

观隅2023-11-28 10:24

认可,基建的表面逻辑是“大ZF”组织承建投资收益低、公共效益高的外部性项目。
这里面有几个底层支撑因素:
1、ZF的信用高于市场信用,从而能够支撑低资金成本;
2、ZF的现金流(税收)总量扩张,或者说基建能够支撑更多的实体利润,从而支撑更多的税收循环;
3、基建这项“商品”本身能够“畅销”,或者说基建能服务更多的“消费者”:企业+个人。
债务黑洞正在吞噬1(当然,化债的本质是想保住1);
经济周期正在吞噬2(当然,你也可以乐观);
人口周期正在吞噬3(当然,你也可以继续乐观)。

全部讨论

2023-11-28 10:07

基建长期低迷,不被看好,煤炭作为基建的上游,为何长期看好?逻辑何在?

2023-11-28 10:24

认可,基建的表面逻辑是“大ZF”组织承建投资收益低、公共效益高的外部性项目。
这里面有几个底层支撑因素:
1、ZF的信用高于市场信用,从而能够支撑低资金成本;
2、ZF的现金流(税收)总量扩张,或者说基建能够支撑更多的实体利润,从而支撑更多的税收循环;
3、基建这项“商品”本身能够“畅销”,或者说基建能服务更多的“消费者”:企业+个人。
债务黑洞正在吞噬1(当然,化债的本质是想保住1);
经济周期正在吞噬2(当然,你也可以乐观);
人口周期正在吞噬3(当然,你也可以继续乐观)。

2023-11-28 10:18

不认同,如果盖完房子就完事这句话就没问题,但,房子日常要检修,坏了要维修,很多人不住房子会破败。 这些都是会长期发生的,所以房地产也会符合周期规律,有波谷有波峰。

2023-11-28 10:21

后面还有一个基建维持的几年时间。。这几年时间其实是堆高房价的套利期。。

2023-11-28 14:57

东京23区(相当于上海的外环内)人口近1000万,上海外环内1100万,东京的第一感受就是东京建筑不管是高度还是密度比上海低不少,另外东京的高架(首都高速)基本是单向2车道而且还收费,上海的内环南北高架单向3车道中环4车道。从上海和东京对比看,上海基建超前不少,未来缺乏增长潜力,国内其他城市也普遍存在基建超前问题。

2023-11-28 11:09

日股的小松股份卖挖掘机的涨挺好哈~

2023-11-28 10:49

银行和白酒都有影响,消费也会受影响

2023-11-28 10:45

存量或者下行的基建行业,行业竞争格局会如何重塑?产业链会如何变革?价值链中的哪个环节会持续创造价值而产生投资价值?

2023-11-28 10:15

基建出海,卖海外发动机和专用车,都新高了。国内没有什么空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