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7回复:86喜欢:77
2020年疫情来临的时候,曾呼吁中投买入港股、A股高息股,坊间传闻要回归了。
个人判断可能性很大:
1.海外资产价格较高,变现能力强。
2.大中华资产估值洼地,可投性强。
3. 通过中投而不是印钱的方式, 对资产价格以及汇率非常有利。
:::::::::::::::::::::::::::::
截至2021年底,中投公司总资产达1.35万亿美元,净资产1.25万亿美元。
境外投资组合分布中,公开市场股票、固定收益、另类资产、现金产品及其他分别占比35.4%、15.4%、47.0%和2.2%。

精彩讨论

睿智投资者01-23 11:33

中投曾经是我所在的基金的LP,所以有机会和中投打过交道。
当时我们计划投资一家海外实体公司,但是其主要经营业务都是在中国的企业。中投对此有很大的保留,我们因此花费了很多时间和中投一起分析这个投资是否符合中投的政策。我也是因此才知道中投海外投资的协议中通常都有豁免条款(Carve-out),避免中投的美元或外币资产“变相回流”成人民币资产。
细节挺多,也比较复杂。但是核心,或者实质要求有几个:首先是中投的美元或外汇不能变相结汇成人民币。比如,我们认购一家海外公司股权。公司美元融资后,需要结汇入中国来经营,就会与中投的政策发生抵触(当时人民币非常强势,所以美元再结汇和政策导向都不一致);另外,中投外汇需要在境外挣外汇(以外币计价的外储增值),外汇的来源应当是外部,不应当是人民币经营,然后通过从购买外汇支付股息或者回购的形式获得收益。因为中投的外汇就是来源于外汇储备的,这样以来,就等于消耗了外汇储备。
当前各种政策安排,一个重点就是保外汇。所以看看,虽然港A都是大跌,但是境外人民币汇率还是非常稳健的(最近小幅走弱,主要是美元降息预期的变化所致)。
另外,虽然港股许多中国优质公司股票估值很低,但是通常很少回购,一个考虑要点就是,除非这些公司有稳定的海外美元现金流,不然依靠人民币购汇支持的回购,是难以持续的,而且与宏观政策有冲突。
当然,在当前股票市场大幅下跌的情况下,是否能够有临时的权宜政策,就不知道了。中投都是外汇资产。只要内部政策允许,部分投资港股应当是非常容易操作的。

没名称之时间的朋友01-23 10:46

他们是不是有要求,不能买人民币计价资产?

南京路六十号01-23 10:45

境外股一直涨,a股一直跌,要是你会回来吗

静待花开十八载01-23 11:27

中投来港股,一起做队友。

市场数据01-23 10:51

卖美股,买港股啊

全部讨论

中投曾经是我所在的基金的LP,所以有机会和中投打过交道。
当时我们计划投资一家海外实体公司,但是其主要经营业务都是在中国的企业。中投对此有很大的保留,我们因此花费了很多时间和中投一起分析这个投资是否符合中投的政策。我也是因此才知道中投海外投资的协议中通常都有豁免条款(Carve-out),避免中投的美元或外币资产“变相回流”成人民币资产。
细节挺多,也比较复杂。但是核心,或者实质要求有几个:首先是中投的美元或外汇不能变相结汇成人民币。比如,我们认购一家海外公司股权。公司美元融资后,需要结汇入中国来经营,就会与中投的政策发生抵触(当时人民币非常强势,所以美元再结汇和政策导向都不一致);另外,中投外汇需要在境外挣外汇(以外币计价的外储增值),外汇的来源应当是外部,不应当是人民币经营,然后通过从购买外汇支付股息或者回购的形式获得收益。因为中投的外汇就是来源于外汇储备的,这样以来,就等于消耗了外汇储备。
当前各种政策安排,一个重点就是保外汇。所以看看,虽然港A都是大跌,但是境外人民币汇率还是非常稳健的(最近小幅走弱,主要是美元降息预期的变化所致)。
另外,虽然港股许多中国优质公司股票估值很低,但是通常很少回购,一个考虑要点就是,除非这些公司有稳定的海外美元现金流,不然依靠人民币购汇支持的回购,是难以持续的,而且与宏观政策有冲突。
当然,在当前股票市场大幅下跌的情况下,是否能够有临时的权宜政策,就不知道了。中投都是外汇资产。只要内部政策允许,部分投资港股应当是非常容易操作的。

他们是不是有要求,不能买人民币计价资产?

境外股一直涨,a股一直跌,要是你会回来吗

我买的港股比大A还惨

中投来港股,一起做队友。

01-23 10:45

现金占比不多呀,子弹太少了

01-29 10:48

请问丹书兄:
我如果想寻找十年前在同一个公司上班的同事,(那个时候是很好的朋友),现在用什么方法寻找比较好??
因为现在连手机号码都没有了。因为之后陆陆续续都辞职了。但都在武汉市内。
请问哪个方法比较好找?

弄出两万亿住房公积金给专业机构投资就行了。 本身每年大量结余,现在又不买房了。闲置资金投资行了。只要能保证提钱或贷款时候有钱就行。九万亿结余趴着睡觉呢

01-23 12:10

任何外围资金入市托底,抬升估值,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账户/净值会好看点,实际上抬高了分红再投的成本。真正希望的,还是经济起来,企业盈利能起来,只要这个起来,估值低一点也无所谓。

01-23 11:25

投自己?小心中投变中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