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赛道,重回上升通道,坚定持有5年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2回复:41喜欢:16

先说明一点,今天的文章是复盘过去两年在CXO的投资经历,每一笔交易当时都有文章说明过,建仓、减仓、补仓都有分享。我特别讨厌别人说什么马后炮,因为我从来不搞马后炮,不是长期看我文章的人请不要随意评论。

对于康龙和昭衍的长期看好不是今天的观点,是一直以来的观点,我多次在不同的时间里明确写文章表达过。一直说准备持有5年,目前已经持有2年了

CXO和医疗服务一直是医药里我最看好的两个细分领域,知行合一,医药也是我目前仓位最重的行业,而其中CXO又是我仓位最重的单个细分领域,今年到目前为止的市场表现也再一次证实了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目前我重点在跟踪10支龙头CXO,我们先看一下今年以来,它们的涨跌幅情况,如下图。

可以看到,今年以来涨幅最大的是药康生物,但它是今年上市的新股,处于炒新阶段,所以股价处在非理性炒作阶段,因此这个涨幅是有些失真的。其实还有一个和元生物,也是今年的新股,涨幅更大,不过估值是太离谱了,所以暂时未纳入跟踪。

其它公司中有三家公司今年涨幅为正:美迪西昭衍新药康龙化成,今年分别上涨17%、14%、12%,目前TTM PE 分别为112X,85X,75X。而今年医药指数下跌13%左右,沪深300下跌10.36%,我持有的康龙和昭衍今年跑赢医药指数26个点,跑赢沪深300指数23个点。其它公司中除了凯莱英药明生物以外,也都跑赢了沪深300指数。

计算阶段性的涨幅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只是想总结一下经验,回顾过去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先回顾一下西瓜在CXO上的心路历程。

要说最早买入CXO,那还是在遥远的2019年,当时买入过的第一次CXO是昭衍新药,不过那时候西瓜还是个医药行业的菜鸟,也不懂什么是CXO,只是单纯觉得昭衍的财务面非常过硬,成长性又好。不过,研究不深的行业注定了拿不久,所以第一次交易并没有赚到太多的涨幅,中途就卖出了。

第二次是在2020年,那时我对CXO开始系统性跟踪后,认为这是一个可以长期持有的行业,于是又买入了。2019和2020年是CXO最黄金的时期,整个行业高速增长,行业各种利好。

但随后CXO在2021年8月份到达历史顶峰后,开始了深度的调整,在今年最惨烈的3月份,CXO们基本上调整幅度都达到了50%,最极端的比如药明生物调整到达了70%。

但神奇的是,即便碰到如此惨烈的调整,昭衍和康龙的年K线居然连续4年都是上涨的,如下图。

从上面两张年K线图可以看到,2019到20222年这4个年度(2022年到目前为止),康龙的涨幅分别为:662%、136%、17%、12%,昭衍的涨幅分别为:72%、152%、57%、14%。什么叫穿越牛熊?这就是穿越牛熊!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年度涨幅都为正,牛市时大涨,熊市时小涨,最起码熊市时也能跑赢指数,这不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股票吗?

所以我一直说,长线投资要以年为单位来评估涨跌幅,不要被眼前几天、几个星期、几个月的股价波动困扰。

西瓜这次很骄傲,也很幸运,真的做到了知行合一,做到了长期持有自己看好的行业和公司,坚定地执行了自己的投资体系,中间面对50%的回撤也没有放弃。我相信这对于我的股市生涯是一次深刻的洗礼,更加坚定了我长期持有优质公司的理念。

目前两个账户,主账户是在2020年8月份买入的康龙和昭衍,当时分两次买入康龙,平均成本现在的前复权价应该是62元(因为2021年康龙有10转5),我当时发过文章说明我要建仓:我近期计划买入的一支股票(2020-8-18)。

在2021年6月份的高点时减过仓,也发过文章:

减仓康龙化成和广和通,顺便谈谈健帆生物的集采(2021-6-23)

而2022年4月份时又补回来了:买入了,所以累计平均成本目前在50元左右,主账户里康龙和昭衍的涨幅都超过了100%。两年翻倍,这个涨幅我非常满意

另一个账户是2021年8月份新开的小账户,是去年10月份建仓的康龙,在2022年4月份时补过仓,目前康龙还微亏。2022年4月份建仓的昭衍,目前盈利,另有观察仓位的药明康德也是在4月份建仓,目前微利。我相信,到年度时,小账户里的CXO也会都盈利。

最后再重申一点,中国创新药的未来是光明的,但过程会非常曲折,而CXO作为创新药的铲子行业自然能跟随行业一起成长,且投资难度要比创新药企业小很多,最适合业余投资者。股市里只要方向对了,长远眼光来看,一定会有不错的回报。

$康龙化成(SZ300759)$ $昭衍新药(SH603127)$ $美迪西(SH688202)$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平和宁境2022-07-10 21:27

在大单、辉瑞以前,凯莱英也是高增长,未来没有辉瑞或大单,凯莱英也不至于太不堪。

所有的 CXO,不管凯莱英的CDMO,还是药明自称的CRDMA,核心,还是一项2B的客户服务能力,这种服务能力,尤其以疫情期间最大、最急需的服务和响应能力得以彰显,就是这种服务能力并不是一日之功或巧合,也是凯莱英能力的体现。尤其凯莱英多年来高速发展,并不是只有或只依靠辉瑞。

上海周伯通2022-07-09 16:59

来药明康德吧,历史大底,尚未启动,补涨一触即发!

阳光a3k2022-07-09 12:20

请教一下,辉瑞作为全球第一大厂,选择供应商理论上也应该择优而选,不可能说哪个公司差,不靠谱而选择。包括药明,凯莱英原本也都是小分子领域的最优等生。新冠订单执行完后,只要有产能,由于一直优秀,理论上大的药厂仍就选择优等生来做,未来订单怎么会不够呢?难不成他们做完了新冠订单,优等生就不优秀了,就没有订单了?还是说因为新冠订单体量太大,延续性不强?未来有超能空置的可能?

全部讨论

2022-07-09 16:59

来药明康德吧,历史大底,尚未启动,补涨一触即发!

2022-07-09 09:44

关注西瓜有应该有2年多了,主要是当时西瓜写了一篇评价平安的文章,当时平安股价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后续因为疫情也好,或者保险行业的基本面本身也出了问题,平安股价从高点下来腰斩,也算是验证了西瓜当时的观点。西瓜4月份号召大家抄底CRO,确实是最低点附近了。可惜我这样的散户,对基本面研究不深,天然回避高市盈率股票,可惜了啊

2023-03-24 08:58

你今天还持有药明康德?

2022-07-09 22:16

美迪西才是爆发力十足

2022-07-09 20:47

昭衍新药现在还能买吗?

2022-07-09 18:48

药明康德是潜力最大的一个,他的缺陷是大股东有点恶心总是运作资本市场,和股东们夺食。

凯莱英为啥跌得最多 能继续持有吗

2022-07-21 15:16

康龙化成有自己的毒理实验室吗

2022-07-12 11:06

跌的太恐怖了

2022-07-11 07:40

除有模式动物资源及发现先导化合物的CXO外,外包行业成长性已然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