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7回复:86喜欢:22
回复@价值at风险: 我剛剛開始炒股的年代,除了有一次性收益的股票,根本就沒有見過20倍pe以下的股票。即便是再過十年,$中国银行(03988)$ 招股上市,也是20pe招股的。如果有人告訴你,中行未來的15年,平均每年盈利增長15%,你願意以20Pe買入嗎?

遺憾的告訴你,平均每年盈利增長15%,中行做到了。但股價已經跌穿當年的招股價,這就是港股[捂脸][捂脸][捂脸]//@价值at风险:回复@管我财:共勉,现在投资港股的朋友,你只要没用杠杆,没买高估值公司,只要你买的3PE\0.3PB\10%股息的公司他仍在稳定赚钱和分红,你就要坚信你这笔投资的亏损只是暂时的。活着才是最重要的,才能看到风雨过后的阳光。
引用:
2022-09-27 05:26
轉眼之間,炒股超過25年。非常慶幸,自己從來沒有動過什麼大的歪念。5pe上杠桿,不是沒有想過,而是比自己的原則性限制了。慶幸!
股市裏面,最高的估值是由傻子決定的。以最低估值,往往是由想了剛剛的聰明人決定的。我慶幸,我並不聰明,卻堅守原則。

精彩讨论

4i土拨2022-09-27 16:39

船很好,海枯了,永远没有星辰大海了。

老柏樹送走冬天2022-09-28 07:24

我持股都是管理層好的大公司,過往十幾年持續派息增長的,應該能挨過未來幾年,只是股價不知會否跌到1-2pe。只是突然覺得世界變得很陌生,Eps 增長股息增長,但估值跌到歷史低位,美股長牛十年,港股A股原地踏步。我開始明白為什麼老人家寧願買1-2%定期也不投資股票😂😂😂

管我财2022-09-27 16:45

2000年已經跌了很多了,當年也就科網股估值高。96/97年的時候,平均40PE+。當時是小票估值更高,大型的股票估值低很多,但也是20Pe+。

那個年代,控股公司是有溢價的,因為人們相信,不論那一間子公司進行收購、配股,甚至進行某些財技活動,都是利好控股母公司的,那個年代的投資者相信,買控股公司就是和大股東同坐一條船。

Rio82022-09-27 16:40

所以财主现在连1pe的都谨慎的只买1%仓位了

yuanfuxiansheng2022-09-27 16:48

曾经以为1.5pb的内银股可以买。
被套,于是认为破净银行股肯定安全。
后来0.5pb内银大量出现了。
于是,看到0.2~0.3pb的银行股时,心想:风险大,买不得。

全部讨论

2022-10-09 06:18

中美脫鉤,每次上拉都是資金出走的契機,看看現在港股成交600億,水從哪裡來? 只有終極一跌,然後港股人民幣計價,之後港股牛屎的開始,等著這天的到來

2022-09-28 01:01

如果20PE买入分红再投资,二十年的年化收益率最少10%

2022-09-27 23:56

我一直坚信,PB、PE、PEG作为估值概念它是有用的,但作为数字符号来束缚住来照本宣科教条主义是极其危险的

2022-09-27 20:50

随后,香港交易所上市啦,2000年平均市值大概133亿港币,如今最低市值3500亿港币,23年,26倍,在香港搞个上车盘,应该问题不大。

随后,腾讯控股上市啦,2004年平均市值大概80亿人民币,如今最低市值2.4万亿让人民币,19年,300倍,啥也不用干,在香港搞个大平层,没毛病。

我看着管大大,就觉得累,太累啦。

$腾讯控股(00700)$ $香港交易所(00388)$

2022-09-27 20:30

钱从哪里来,钱去哪里了

这段好经典啊,买了中国银行

2022-09-27 19:32

为什么我刚入市就关注十pe的公司和破净的基金

2022-09-27 17:52

很好的经验

2022-09-27 17:49

为什么发行价最低都20多倍?二级市场就是接盘侠?

2022-09-27 17:06

几乎绝大部分都是人民币资产,但是却用的是美元计价,不出问题才是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