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吃红薯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2
我记得Eric老师之前也用过各种衍生工具控制回撤,但后来放弃了。李录也说过早期因为要控制回撤,占用了很多精力去发现一些长期机会,很痛苦。@C4Cire 不知道您现在怎么看控制回撤这个问题?

热门回复

2022-11-08 13:14

鸡同鸭讲[捂脸]

2022-11-08 12:48

感谢谦和屋的再次认真答复。

投资理念上的差异,难以用只言片语达成共识,又或许根本不可能用“语言”来缩小分歧——对成熟的投资者来说也是如此。
但交流就是如此,能抵达哪一步算一步,总是有好处的。

1、
你所谓“需要保护”一说,与前面说的【控制回撤】有些混杂,我不太清楚这两者分别指什么。

如果你说安全边际是一种保护,我能理解,但若要说【控制回撤】是一种保护,我无法理解,至少在价值投资的体系里讲不通。

分散持股就没有回撤吗?持有指数基金,今年照样大幅回撤,怎么控制?还要分散到什么程度才没有回撤?

见情形不对就卖出,跌超过XX%就卖出,这就是控制回撤吗?——这不就是【止损】吗?多做几次,不就是追涨杀跌吗?

那么,你所说的【控制回撤】带来的保护,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2、
我举例称,明明只有30%的回撤极限,有人通过控制回撤硬生生变成了40%的亏损。

你的答复称,【这是反面的案例。我觉得,我们作为职业投资者,这种反复打脸的情况,应该过了,不在此做讨论。这是基本功。】

这是我最想回复的点:此言差矣。

反复打脸的事情,最经常出现在职业投资者身上——因为过度自信。
谦和屋兄以为这是【基本功】,而自觉可以豁免,似有侥幸之嫌。


挑近的说,雪球上有多少大V发了私募基金,其中有多少今年被反复打脸,难道他们不是老手?难道他们不想控制回撤?
凭什么职业选手,就不会反复打脸?——没这个道理。

远一点的,今年4月某玫瑰私募基金经理,成功预判经济形势、公司盈利,断言中报后会有更好买点,结果又如何?
看对一切,做错一堆,卖出就涨,杀入就跌,净值雪上加霜——这不是职业投资者?这不是反复打脸?


因而,谦和屋兄不可用一句“职业投资者”轻巧带过。

3、
谦和屋兄讨论至此,我想你的意大抵是:投资的钱我要赚,交易的钱如果能赚的话——嘿嘿嘿,我也要。

4、
我前文问,控制收益成功可以多出一些收益,这些收益是哪里来的——谦和屋兄说,【我其实也不知道这部分钱是哪里来的。嘿嘿嘿】

其实不用顾左右言其他,谦和屋兄很清楚这些钱是哪里来的。
就是赚市场的,就是赚其他投资者的。

你又为什么不直接承认呢——公司的钱要赚,市场的钱我也要赚。

确实,交易并不比投资低一等,投资也并不比交易高一等,只是大家都必须坦然承认自己是在什么体系里玩游戏。

5、
巴菲特早年的回撤极小,很大一部分是源自他采用了特别策略,与股票市场指数的相关性很小。如套利、低流动性市场、清算公司、入主董事会等。

这是策略本身的属性带来的。

换言之,巴菲特一开始就没打算被市场先生左右命运。

但如果一个投资者,所投的都是A股的股票,本身命运就跟着A股波动,却希望用特别的方法去抵消这些波动——不知道是否成功,但肯定很难。

也许能找到的方法,就是谦和屋兄文中说的,走入交易一类的思路——【一周不许下跌10%】

但那又跟巴菲特有什么关系呢?

吹南极电商的文章记忆犹新

2022-11-16 10:00

谦先生的投资逻辑,归根结底与我的投资思路不一致。
不同有几点:
1.我认为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就是买优质股权。东方雨虹(谦先生对基建的沉淀不可能超过我的经历)商业模式有硬伤;我永远不会碰南极电商这种企业,在南极电商这一企业我和谦先生是对立100%的思路,我永远不会看它,无论真懂还是假懂。
2.投资基本原理是企业持续经营,也是资本的复利原理。这一点谦先生好像没有真正贯彻,这是我大的区别。
3.我非常警惕“坦诚”和“善良”。
善意的“坦诚”是一种高级的恶,以对他人好的方式办砸了事=直接搞砸你的事包裹着一种华丽的衣服。我无法判断谦先生是尽自己能力做好尽托责任,还是一种包裹着坦诚的恶。但是我警惕这种属性,但是我接纳和尊重谦先生为人处事海纳百川的方式。

在做生意的时候,赤裸裸地利益博弈才是最坦诚的真心,虽然厮杀的厉害,因此我喜欢这种血淋淋的“坦诚”。

2022-11-16 06:20

做个极端的假设吧:假如你买了万分之一苹果全仓满仓,苹果跌了99%,所有人都不看好了,那么接下去会发生什么,苹果公司会拿出现金甚至负债会把外面的股份买进,因为那是最好的投资,如果其他所有人都真的不看好,把股票都卖了,你的占比会上升到多大?整个公司就是你的了!或者假设两个人开公司,你占有1%,另外一个占有99%,突然有一天打99折卖掉但是没人要买,你会爆仓吗?公司正常经营,而且最后的买家是公司自己。所以公司发生什么了重要,而不是股价发生什么了重要‼️段的意思不是苹果掉了99%之后,还有钱继续买,买到大股东。他是平常心,如果真掉了99%,如果“全世界都不看好”都要抛掉,他什么都不用干,苹果公司自动会让他变成唯一股东!如果还有别人看好接手,他就是保持现状,跟短期股价高低无关。长期来看股价一定会到应有的水平。这就是股权思维VS交易思维!

李蓓入行时就是股票多头,后来才转做宏观对冲;

邓晓峰是纯股票多头,不用衍生品对冲,最大回撤也控制在百分之十几。

李录在讲座中提到过,早期尝试多空对冲控制回撤,觉得分散精力顾此失彼,后来专心做多。

像张坤、木头姐等,干脆放弃控制回撤。

所以有些人是想做(李蓓、邓晓峰、李录),有些人不想做(张坤、木头姐)。

想做的下面还分做得到(李蓓、邓晓峰),做不到(李录)两类。

压根不想控制回撤的人,和他讨论做得到做不到,本身就话不投机吧。

2022-11-08 11:00

个人看法,这是一件错误的事情,也是一件不划算的事情。
1、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心力,理论上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但实务的时候就会有各种奇怪的小问题。
2、机会成本巨大。因为它会占用本可以用来理解公司的时间、精力。
3、体验不佳,因为会不得不去留意市场的变化。

价头升级成滑头

所以利润好看没有用,成长不佳的港股只看股息

2022-11-18 20:31

短期有很多运气成分。你要看长期收益,如果拉长十年,很少有人超过20%。

投资不是看你赚多少钱,而是看你在承担多大风险的情况下赚到这些钱。只要时间一长,风险开始暴露,这些小基金就均值回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