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散还是集中说起,以及什么是投资者x因素

发布于: 雪球转发:101回复:370喜欢:158

投资要分散还是集中,已经从过去的月经话题,上升到现在的日经话题。从前是喜闻乐见的撕比大炸弹,甚至会吸引一些闲鱼野鹤、或不搞正经投资而专注打板赌博的人也加入其中——这类似于某人喝多了叫了代驾,却忘了自己没有车。而现在我们看到更多关于分散 vs. 集中的讨论,都已如见到爱情一般习以为常。

 

不过我认为,大趋势很乐观。虽然由于confirmation bias的存在,谁都很难说服谁,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从极度认同巴菲特说的“分散仅仅是对分散者无知的保护”(diversification is protection against ignorance),转而认同“只有适度分散后,才能说自己对投资至少摸到门”的观点。当然这不是因为我们比巴菲特他老人家还牛逼;只不过是因为巴菲特的玩法是自己的复盘总结,但我们大家都很难拿到他的盘而已。

 

而巴菲特究竟拿的是个什么盘?在万字长文《巴菲特阿尔法的秘密》(网上可以搜到),我总结过,你量化地去分析巴菲特的超额收益,可以得到这么几个基本结论:

 

1. 老爷子的成功大概率不是一个随机事件,不纯粹靠运气;

 

2. 能够持续三十年以上 0.76的夏普比率很牛逼,但是仍然不足以牛逼到举世无双,老爷子的秘密是上了一个 1.6 : 1 的几乎免费的杠杆;

 

3. 如果你以 1.6:1 的投资杠杆投资指数,你和巴菲特之间仍然会有大约9%的年化收益差距,而这个差距足以说明老爷子的牛逼;

 

4. 巴菲特的牛逼在于对商业模式的极强理解,以及高超的管理技术(比如抽出公司现金+给产品涨价,这招玩得贼溜);

 

5. 巴菲特依靠激进参与管理型投资(Activism),能够在大股东是坑货的情况下与其充分对抗,从而解锁公司价值;

 

6. 离不开美股长牛的大势。这不是运气,而是运势。

 

具体论述洋洋洒洒,这里就先略过。我文中得出一个结论:我不认为一个能力平庸、资源不足的人想要去复制 “巴菲特之道“会是一件好事。老爷子牛逼的几个因素并非一般个人投资者能做到的,哪怕你掌握了巴氏价投的精髓。所以我不确定你尝试复制巴菲特之道一定是件好事。

 

反对复制巴菲特之道,其中一部分就是我至少反对过分集中,尤其是单吊一个公司的股票,我认为蕴藏了几乎必死的壮烈。你想,就算你成功单吊了一次,然后呢?你继续选股,继续单吊,就算又成功了,然后呢?你继续选股单吊…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只要次数足够多坏事就一定会发生;但凡有一次股票遇到灰犀牛,你之前的所有成功就化为乌有。

 

许多参与者认知切换成功,但打动他们的不是说理,而是真真正正、踏踏实实地归零过的惨痛经验教训。

 

归零了,才踏实。

 

很多人说集中是投资,分散顶多算理财,但如果“理财”能在更低的波动下赚到比“投资”更多的钱,那我们又要哲学思辨一下,这种情况下到底谁才是在投资。适度分散是容错的必要机制,是风控的第一档位。

 

所以如果你是买基金甚至很分散地买基金,比起动不动就单吊的行为,我认为前者更像是在投资,而后者更像是在赌博,是孤注一掷。如果你买基金,能做到“一选二配三持有”,尤其是最重要的分散配置和长期持有——那么我至少不认为你的珍贵本金会化为乌有。

 

而做到分散之后,剩下就是长期持有。我也经常说,分散和长期 俩兄弟 就跟吃烤鸭要卷饼的一样,绝配。只有分散才能长期(你单吊仓位太大会紧张会失眠不容易长期拿),而只有长期,你的分散才会有结果(短期分散持仓的不可预测性)。

 

当然分散+长期停留在理念,实操时容易变形,操作high起来你或许仍旧忍不住单吊。投资本身就是逆人性的事,人性软弱,慎独就很难

 

基金投资者的收益被三个因素主导——第一是市场大行情带来的收益,所谓希腊字母β;第二是基金管理人或机构管理人创造的超额收益,用希腊字母α来代表;第三是用户行为带来的收益(其实往往是亏损),用英文字母x来表示。

 

往往基金投资人会出大问题的是x,因为或歇斯底里或蠢蠢欲动的个人择时行为,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收益磨损,这是有大量数据能支持的观点。

 

比如中证偏股基金指数过去十年平均年化收益率是12.76%;任意时点买入并持有三年,正收益概率是87.84%;任意时点买入并持有三年的平均收益率是43.48%。但根据《权益类基金个人投资者调研白皮书》,有超过七成投资者近一年的实际收益率小于10%,而有近40%的投资者是负收益。由此可知,投资者之行为磨损,飞雪大如席。

 

所以对于大众基民群体为主的国内市场,需要有更多机构,去做有利于分散化配置、长期投资的工具或者服务。

 

从整个市场看的话,蚂蚁基金的蚂蚁理财金选,算是符合这一理念的一个尝试。之前有给金选5月的升级改版提过意见,目前改版后,金选基金无论是细分11类风格行业赛道,明确偏股、偏债的筛选准则,还是持续追踪调研基金并向投资者呈现,其实背后的隐藏逻辑,就是通过产品化的改造,鼓励用户合理配置和长期持有。

 

这些的服务理念,慢慢起了反应。7月20日,蚂蚁理财金选举办年中开放日,公布了金选半年的运行情况。近1年,金选新增交易用户中,33%的投资者会同时配置偏股基金和偏债基金。5月以来,更有42%的新增交易用户达成股债配置。也有不少用户更愿意长期持有,平均持有金选基金401天,相比前一年提高了67%。

 

投资者行为的改变,也已经反馈在收益上。蚂蚁理财金选半年报数据显示,股债基金配置的“金选”用户,盈利比例较未分散做配置的用户高278%。持有“金选”偏股基金3年以上的用户,比未满3年的持有3年内的用户盈利概率高53%。

 

 

 

而在这背后,过去半年,金选团队共发起基金经理调研413人次,自5月金选透明化改版后,向用户披露了34份基金追踪解读、月度分析等报告。

从行业趋势看,基金代销不只是销售行为,已转向探索深度的陪伴式服务。

  

这些数字都是分散配置与长期持有理念践行后的自然结果,正如你的收益与波动,只要方法正确,自然而然就会得到一个不错的结果——通过一个让你能酣睡如小北鼻的过程;让你面对市场的腥风血雨,每一天都淡定得像是蚂蚁下的热锅。如此,长期投资胜利自然可期。

—————————-

作者持有$阿里巴巴(BABA)$ 仓位

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

@今日话题 

精彩讨论

陈达美股投资2022-07-21 21:00

哎我跟你们说我今天在蚂蚁碰到个小姐姐长得巨像前女友。

耳朵吹热风2022-07-21 21:10

达美 结婚20年还记得前女友

无锡保安2022-07-21 22:48

达美,我也做不到,我一个人的时候会在保安亭打手冲

财经极客2022-07-21 21:25

我之前发帖提过:
1.2*1.2*1.2*1.2*1.2*0.4=0.995
你五年保持20%的增长率,
一个60%的回撤就打回原形。

持股过于集中,很容易一次失误就打回原形甚至亏惨。
老巴的投资第一原则是不亏损,这个“道”,普通投资者通过适度分散,还是相对容易先把“不亏损”实现。老巴具体的“术”确实是难复制,普通人就应该打磨适合自己的投资体系了。。

资深外卖小哥2022-07-21 22:21

这不是你帮忙征婚的朋友吗,和前女友分了还帮忙找下家?

全部讨论

哎我跟你们说我今天在蚂蚁碰到个小姐姐长得巨像前女友。

我之前发帖提过:
1.2*1.2*1.2*1.2*1.2*0.4=0.995
你五年保持20%的增长率,
一个60%的回撤就打回原形。

持股过于集中,很容易一次失误就打回原形甚至亏惨。
老巴的投资第一原则是不亏损,这个“道”,普通投资者通过适度分散,还是相对容易先把“不亏损”实现。老巴具体的“术”确实是难复制,普通人就应该打磨适合自己的投资体系了。。

除了蔚来这种一年收益率巨高的投资多少是运气好,我投资生涯里最好的一笔投资是13年买了亚马逊并一直持有。那么我是不是全仓亚马逊收益率会更高呢?答案肯定是,是的。但是我全仓亚马逊还能拿将近10年吗?答案肯定是,不能。道理都很简单。分散才能真正长期持有。

2022-07-21 21:16

韭菜们亏钱的关键就是认为股票是一个随机波动的数字 而不觉得它背后其实是一家真实的公司 
如果你看到富豪榜 会发现 几乎所有的顶级富豪都只持有一家或者少数几家公司 不管它们上市了 还是没有上市

2022-07-21 21:04

用心写的,软硬衔接流畅,差点没看出来

2022-07-22 11:18

问题是我想一夜暴富,不梭哈不舒服咋办

2022-07-22 07:08

中概买了两年了,还有10%左右亏损。。。

2022-07-21 21:41

达哥,今天你参加了阿里巴巴的会议,你不分享一下感受哇

我就是看了这篇文章后关注达美的,懂巴大师,不愧是和巴本人握过手的男人

2022-07-24 09:35

1.这类似于某人喝多了叫了代驾,却忘了自己没有车。
2.分散和长期 俩兄弟 就跟吃烤鸭要卷饼的一样,绝配。只有分散才能长期(你单吊仓位太大会紧张会失眠不容易长期拿),而只有长期,你的分散才会有结果(短期分散持仓的不可预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