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6喜欢:0
回复@Stevevai1983: 该不该提费是另外的问题。我们之前的问题是提费与不提费的差异。有时候讨论进行不下去就是中途把概念或者前提换了。//@Stevevai1983:回复@归隐林地:问题就在这里。什么叫“从客户口袋里掏走了”? 实际上从客户里面直接掏走的可能就是5%左右剩下的95%都属于客户。然后这5%被复利放大了。
假设我帮我朋友买股票,不收费纯帮忙。但是为了让他能承受波动就没有满仓。最后我自己15%收益率,帮他的账户12%收益率。那你说我从他手里“掏走了”什么?
引用:
2018-11-15 13:03
投资领域里面有本著名的书叫《客户的游艇在哪里》。大意就是基金经理肥了,客户没肥。
在雪球上也有类似的讨论。把这个讨论推向最高潮的是@归隐林地 的一片长文。大意就是超过90%的收益归基金经理,客户剩下的不到10%。
我第一次看见那篇长文也被吓到了。感觉很不对,基金经理没这么牛逼啊...

全部讨论

2018-11-15 15:15

看了这句,终于清楚了,刚才是被偷换概念了,难怪感觉哪里不对劲。

2018-11-15 14:38

以标准普尔500回报率作为参考依据,那么长期来看指数和企业获得的实际回报是差不多的。(实际指数会略低)
然后。主动基金作为一个市场参与者,(作为一个群体,必然一部分赢一部分输)整体长期获得的收益肯定是不高于S&P500的。然后还有那么高的费用。。。最后几乎是肯定要输指数。
然后的然后,再加上考虑长期复利的积累。。。。那几个点的费用,就几乎是占据了非常大非常大的比例。
综上,2+20肯定是个对客户非常不友好的收费标准。不过,同时也能看到现在国内私募里一部分基金经理的管理费率在1%以内,会有一个5%左右的业绩基准,超出部分再计提基金收益。这个整体上费用率会下降,回报会合理一些。

2018-11-15 14:31

不在于收费和提成,我认为这是一个优秀的德才兼备的基金经理应该得到这些报酬,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在这无数的基金里找到这样一位基金经理,这才是关键,当然如果你自己能做到年化15%,那肯定不需要找任何人,自己干就是了。所以雪球这个让优秀的个人投资者出来做基金的思路很对,是骡子是马拉出来让大家看,大家比,你的长期净值好,还有平时你和别人交流时的观点和态度,这两点决定了你的“德才”,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长期表现最好的几位基金获得绝大多数优质客户。

2018-11-15 14:22

关键是若客户不投资这个私募,不是连15%收益率也拿不到吗?为啥要算基金经理拿走多少钱哪?只算自己增加多少钱不就行了吗?

2018-11-15 14:20

是一个比较基准的问题。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说,现在这样买BH股权,也比BH作为一个私募基金,巴菲特从中拿提成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