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40周)周总结——长期思考,多看少动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3回复:26喜欢:4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让我们长期在股市里赚到钱的,究竟是什么能力?


1、是专业的财务能力?

好像对,但不全对。扎实的底层财务知识,确实可以有效避免踩雷。但专业的财务知识只能算是投资成功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不然,CPA,CFA应该是最厉害的一群投资大家。但,这好像和事实不相符。[为什么]


2、是宏观经济学家的分析能力?

好像对,但不全对。经济学家们总是能够很好的把握经济的发展动态,前瞻的预测经济发展和周期的波动规律。但同上,这只能算是投资成功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不然XX恒大的前首席经济学家,不至于要依靠出书卖课为生,而XX恒大也不至于会猜错结局,以至于导致如今的困难局面。这好像和事实不相符。[为什么]


3、是更懂产业的行业专家深研能力?

好像对,但不全对。行业优势,在行业发展和供需关系把握上,确实具备天然的技术优势,和最新、最及时的咨询优势。按理说,应该是能够长期赚到行业的钱。但事实上从结果来看,好像和我们分析的并不一致。[为什么]


通过长期的研究和跟踪不难发现,能够在投资市场长期获胜的,不是财务方面的专家,不是宏观经济学方面的专家,也不是行业的专家。

事实上,对于成功的投资者,你很难给他打上一个特别鲜明的标签

他们可能来自于不同的行业,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所受的教育程度,文化程度也全然不同。甚至彼此间对于经济和宏观也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看法。

那么,长期在股市里赚到钱的,究竟是什么能力呢?成功背后的共同点又是什么?[为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又是如何看?

适度提高对长期“投资机会”的审美能力,并以“不迁就”、“不容忍”的估值心态去应对市场。一切随缘,或许真正的“机会”少了,收益反而就高了。

这是我对“能力”的一点看法[鼓鼓掌]

欢迎大家👏🏻多多交流、探讨、指正。[大笑]



一、最新持仓:

二、收益情况:

1、2021年主账户年内收益:9.65%,账户年内跑赢沪深300指数,小幅跑输今年指数冠军创业板指数。

2、买卖点为企业一年内的理想买点和卖点,会结合企业的年报和半年报做适当调整。

3、表内观点,仅代表自己对企业价值的认同。

4、历史收益:自2019年实盘统计至今,年度收益情况如下表,若2019年净值按1取值,则当前净值为1.71。以2年9个月计算,年化复合收益率为21.67%。

投资原则:立足不亏,后而谋胜✌。

持仓原则:相对集中,适度分散。

长期复利威力巨大,而净值的大幅回撤更是投资天敌。

长期来看少亏永远是比多赚更有价值!



三、主账户本周交易:

本周股票无买卖交易。


四、下周计划:

1、380亿市值,按计划加仓汤臣倍健

2、350-360亿市值,按计划加仓宋城演艺

以上的加仓机会,价格先到者先得。若均无加仓机会,继续持币呆坐😥。



五、关于个股:

新城控股

快年底了,距离小90亿的商业收入目标,又近了一步。住开业务只要不出现大的黑天鹅风险,未来新城控股和吾悦大概率将按计划持续成长。

至于股价,走势像极了去年底,反复震荡,然后快速的持续拉高。



最近好几个朋友都在新城控股上来回做T,32元买,38元卖,略试不爽,并赚到了不少的钱[很赞]

个人还是比较佩服的,但自己没打算去这么做。

一是对于未来股价的走势,是否会按照既定规律往复循环震荡?这是无法确定的。

假如四季度走出了和去年底一样的大便快速上涨走势。那我们当前的做T会显得毫无价值和意义。不做可能让自己后悔的事情,这是投资中的本分。

且,个人大概率认为,未来新城控股的股价,一定是会复制去年底51元的走势的,且会走的更高。

基于这一长期目标的必然实现,个人认为做T的短期行为,与“坚持做对的事情”本质上是有所悖的。

而且,太过于高估自己对股价短期走势的预测能力,迷恋短期波动收益,往往是导致我们错失大牛股,赚不到长期收益的归因。


宋城演艺

据文化和旅游部消息:2020年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同程旅行发布的报告预测,2021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国内游人数将达到6.5亿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八成以上。

2021年国庆黄金周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今年国庆长假期间,省内游成为大家首选的旅游过节方式,全国异地消费用户占比22.4%,本地消费用户占比77.6%。

由于部分地区出行仍然受限,以及出行政策的变化,导致短途周边省内长线游热度提升最快,游客出行的决策周期明显缩短。

下面是来自宋城演艺官方披露的信息:

国庆假期取得良好的成绩,7天各大千古情等主秀演出229场,较2019年同期恢复超80%;接待游客超150万人次,其中散客占比83%;营业收入约1亿元,较2019年同期恢复75%,其中源自散客的收入已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两者结合起来看,意思表达很到位了。

1、国庆区间,旅游出行人数恢复至2019年的80%;

2、受疫情影响,跨区域的异地消费占比只有22.4%,本地消费用户占比77.6%。

3、宋城演艺在跨区出游,和成团出游受限制的前提下。国庆依然取得了营业收入约1亿元的成绩。较2019年同期恢复75%,其中源自散客的收入已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

透过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疫情的影响仍在,但人们出行“人挤人”的意愿更为强烈了,要知道,吃喝玩乐本就是顺人性的事情,长期逻辑并不会因为疫情而改变。

宋城演艺国庆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预见,在跨区和“团游”不受限制的前提下。公司的营收是有望进一步完全恢复,甚至超越19年同期的。

个人认为,随着疫情的进一步可控,跨区域成团游的放开是大概率事件,以及随着新的增量景点带来营收贡献。2022年宋城演艺的有望全面的超越2019年,并实现净利润同比2019年15%以上的正向增长。

后续如果疫情反复,出现350-360亿的机会,我会选择再一次加仓,进一步提高宋城演艺的仓位。


汤臣倍健

汤臣倍健没啥可聊的,相关的帖子和回复也发的比较多了。

今年不是消费的大年,因为疫情和大宗原料涨价,大部分消费标低的景气度是比较差的。我们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汤臣倍健三季度的预告,只是消费板块的一个缩影。

无论是必须消费,还是可选消费,今年都不太好。因为疫情的长期影响,老百姓口袋里钱少了,消费的意愿自然就差了。

但从DCF现金流折现的角度来讲,短期消费承压导致的股价走低,不会改变企业长期的成长逻辑。短期利空导致股价下跌,恰恰是长期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的绝佳买点[赚大了]

我的观点和对后市的看法很明确,在三季报预告的文章内已经清清楚楚,白纸黑字的阐述出来了:汤臣倍健——短期不乐观,长期不悲观!

可惜,我似乎运气似乎差了一点,节后股价只跌到了22.66元,对应市值385.22亿。后节后挂单买入价22.3元,对应市值379亿,仅差了0.36元。遗憾的失之交臂[哭泣]

希望下周汤臣倍健宋城演艺再给机会吧[抄底]

对于不择时,习惯性满仓的我,钱放在手上,确实让人焦虑😥。


大华股份

上周说了很多了。坐着耐心等待核准批复吧[吐血]

网页链接



  #雪球星计划#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周报#   $大华股份(SZ002236)$   $新城控股(SH601155)$   $宋城演艺(SZ300144)$  汤臣倍健 

全部讨论

2021-10-16 16:05

这波新城保守估计都会在60上方,房地产政策低已经出现,当然不会一步到位,时间不会超过3个月了

2021-10-17 07:01

名字很疯狂,内心很紧张。

讲真,大家其实都是在市场中盲人摸象,只不过有的人知道自己是盲人摸象,知道自己所知有限;而有的人不知道,却对所摸的东西笃信不疑。

宋城,当下只需要知道,疫情终将过去;
汤臣,当下赔率己有吸引力;
这两个正好关注,宋城持有一年;

关于长期赚钱,并不容易,方方面面影响太多了;非要说重点,大概离不开理解公司,理解自己和理解市场三大方面;
公司的本质是赚钱;
自己的本质是无知;
市场的本质是人性。
这三个组合起来,是每个人的投资体系。

2021-10-16 22:59

大华,宋城,小汤我都有,

2021-10-16 17:06

身边一个长辈,听他说是2000年前后就入市的,从侧面观察是赚了不少钱的,他的经验就两点:1.不蹭热点,只买低位的股票。2.买了以后很有耐心,可以拿一年以上。简单朴素的经验,据说他大部分买的股票都能赚钱,只是多少。

2021-10-20 23:11

老师的持仓挺集中的,挺好。透着自信。

2021-10-20 20:08

大哥,你做到多看少动了么?我看你是动如脱兔哈!

2021-10-16 20:48

股都是好股,就是沪市打新的市值少了点。如果还要配点沪股,您会选哪个?

2021-10-16 20:22

大华怎么都要轮到了吧,整整跟了一年,从站上月线60就一直盘啊盘,下面就该120月线了

2021-10-16 17:04

万兄,还是说说大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