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神州的投资(投机)逻辑

发布于: 雪球转发:25回复:77喜欢:141

我在32刀买了2.5%小仓位的$百济神州(BGNE)$ 。写一篇文章记录自己的想法,未来也好更新内容。

百济神州是一个中国新兴的小型生物科技公司。目前在研4个品种,其中2个披露了一些数据,1个我比较熟,另外一个不太清楚。目前还在纯粹烧钱阶段,目测最乐观也要继续烧钱到2019年。这种大型临床试验还没数据的小型生物科技公司投资风险非常大。比我之前87刀买的TSRO风险还大。TSRO至少已经有强大的3期数据。(关于TSRO的故事:网页链接

来说说大百济的在研产品。

高大上的公司主页,和国际接轨[大笑]

在谈这些产品之前我先来说说新药临床试验的节奏。

首先通常1期实验是没有对照组的探索性实验。也就是专业术语single arm exploratory trial。目的是找到药物对不同适应症的效果,还有研究剂量,副作用等等这个阶段也称为寻找假设的阶段hypothesis-generating。仔细研究数据以后找到一个不错的假设比如这个药对XX适应症有效。然后进入2期临床中小型双盲实验来论证这个假设。2期数据不错的时候就进入3期大型临床试验,这个3期的结果就是未来申报新药的数据。 注意小型双盲实验并不是必须的。可以如果公司非常自信可以直接上3期大型试验。。当然3期烧钱太恐怖,失败的损失极大。

BGB-3111 这个上周才有了最新的1期数据。目前小规模效果不错。百济准备等1期完了以直接上3期,蜜汁自信。。。。头对头PK的还是强生2014年才上市的超级明星药Imbruvica。注意现在FDA是不批大量的me too药物的。一个适应症的坑被占完以后新药必须比老前辈好。BGB-3111选择的是一个偏门的适应症,这样竞争不会过于激烈,容易上市。当然上市以后商业价值也小。 个人认为这个策略是非常好的,因为先上市是王道。适应症可以慢慢扩展。如果成功上市会是整个中国医药界的里程碑:第一个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新药!到时候就是代表着中国最高水平。。。


BGB-290。因为研究TSRO的原因我对PARP靶点格局特别熟悉。话说我们的DNA有2条修复程序,这里用A和B来表示。当细胞分裂出错的时候修复程序就要修理DNA。有些癌症的一条修复程序A自己变异了,失去了修复功能。所以有一些天才就想到要是我把另外一条修复程序B给压制住那癌细胞不就sb了么。癌细胞分裂非常快,变异多,结构不稳定,失去修复程序就疯狂了,然后自己把自己玩死。好的细胞因为还剩下一条修复链所以没啥事。。。

目前只有一个上市的PARP药物是Olaparib,效果一般般。销售还行,不是特别多但是也在慢慢稳定增长。真正把这个靶点带火的就是TSRO的Niraparib。药物效果好到TSRO在4个月内涨了超过2倍。股价坐火箭般的从46涨到最高148。。。。这药预计明年上市,在中国的权益授权给了再鼎医药(可惜不是上市公司),未来几乎必定是超10亿的重磅。在研药物还有Veliparib和号称自己是最强的Talazoparib。 上周Veliparib宣布临床失败?!几乎所有人都没想到,毕竟Niraparib如此的成功。。加上之前PARP抑制剂研发过程很坎坷,失败过很多药物。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PARP药物研发难度很大。。[吐血] 百济声称自己的BGB-290效果很好,我还没看到披露的最新数据。。


BGB-A317。这个就是目前最火的PD1。PD1可以说是这10年来抗癌最重要的突破,彻底改写了癌症治疗方案。简单来说就是癌症有很多逃过我们T细胞追杀的手段,PD1就是解除其中一种重要的逃逸机制然后让你自身的免疫系统和癌细胞pk。从机制上来看就知道PD1是非常广谱的药物。实际上确实成了万金油,几乎什么癌症都能治疗,而且还能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做到1+1>2的效果。海外以PD1为核心的组合治疗会在2018年以后成为主流。

百济上个月披露了最新的1期探索性数据。整体应答率是15%。马马虎虎。。PD1作为单药使用一般应答率是15~30%。  不过在测试N多种不同的癌症中一些细分癌症的应答率还是很高的。最后不知道百济会选哪个适应症来继续研究。

这里需要说说百济的整体策略(我猜的)。首先BGB-3111和BGB-290绝对是要主打去海外上市的。但是PD1我感觉主打可能是国内市场。在海外PD1的竞争已经白热化到恐怖的地步而且第一批上市的3家百时美施贵宝,默克,罗氏都是非常有实力的巨头。通常在医药界同类产品第4个上市的药只有第一个上市的药销售额的10%而已。。也就是说大肉已经被这3个吃完了。未来上市的老4老5还能分一点肉。再后来的就只能喝汤甚至连汤都没有。。以百济的目前的进度,上市还早。最好的结果就是在一些冷门的适应症上市喝一口汤。除非!百济的PD1在一些适应症上效果好得出奇成为best in class。但是这个概率太低,基本不考虑。

所以百济的PD1重点肯定是国内,目前国内一个PD1都还没上市。百济是参与国产PD1的第一批企业。竞争对手是$恒瑞医药(SH600276)$  $君实生物(OC833330)$  信达生物。恒瑞目前是第一个进入2/3期实验,拼足了马力,选择的是肝癌为适应症。这个适应症选的不错,因为中国是肝癌大国同时因为药物比较少所以获批要容易一点,这个是一个巨大的未被满足的市场。上个月施贵宝PD1 opdivo在胃癌上已经成功,不知道中国剩下的这3个企业哪个会选胃癌作为突破口。中国胃癌和肝癌一样:市场大,药物少。


BGB-283 完全不了解这个药也没看见披露数据,写的是只做中国市场。暂且忽略不计。


好了到了关键的估值部分。美股生物科技的逻辑通常是小型企业的市值=未来5年药物预计销售峰值*5~6.也就是5PS或者6PS。这里百济是中国企业有折价所以我用5PS。。目前市值9亿。也就是说未来要全球属于百济的销售额要1.8亿美元才行。如果前面讲的3个药成功2个那么1.8亿不是问题。而且BGB-3111和BGB-290即使海外失败了在中国上市可能也没问题,因为这些药代表着中国最先进的技术,中国市场是个保底。这么看来投资这个公司的赔率还不错[大笑] 未来随着进一步披露临床数据我有可能还会加仓到5%左右。这种公司不会买超过5%的仓位。

@黄建平 @an小安 @linman 

最后抄送一个BGB-3111的最新数据

After a median follow-up of 9.6 months (3.0-24.7 months), the rate of overall response, defined as minor response or better, was 94% (30/32). The major response rate, defined as partial response (PR) or better, was 78% (25/32). VGPRs (≥90% reduction or normalization of IgM and reduction in lymphadenopathy / splenomegaly) have been observed in 34% (11/32) and PRs (50-89% reduction in IgM and reduction in lymphadenopathy / splenomegaly) in 44% (14/32) of patients to date. There have been no cases of disease progression.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16-12-22 14:14

BeiGene Announces First Patient Dosing in China with Investigational PARP Inhibitor BGB-290“We are pleased to announce the start of clinical development for BGB-290 inChina, and we look forward to its rapid development following this Phase I study. BGB-290 entered clinical evaluation in Australia in July 2014, and proof of principle data were presented at the AACR-NCI-EORTC meeting in 2015. We look forward to developing BGB-290 for patients in China, where this class of agents is still not available,”

大百济PARP制剂在中国启动临床试验了 目前中国还没有上市的PARP制剂。

2016-12-12 08:47

楼主@Stevevai1983,百济的这几个临床研究药物从靶点上说都没啥优势,现在都已经有上市药了,所以就算百济的获批了也肯定不是first in class药物,在国际市场没什么很强的竞争力。就看它能不能获得国家的支持了,另外看王晓东的野心有多大了......

2016-12-11 14:21

谢谢

2016-12-11 12:58

恒瑞的pd1业内都知道差不多over了

2016-12-10 23:43

请教,凯莱英(SZ002821)这只新上市的医药公司怎么样?

2016-12-10 22:39

国内上海A股的江苏吴中抗癌药不是马上3期试验要揭盲了吗?怎么没有大神说道下?

2016-12-10 22:29

个人认为投资百济风险还是比较大的,PD1已经落后,失败的风险也比较大。BTK的抑制剂要和ibrutinib头对头比当然成了最好,但失败的可能也很大。另外PARP也很难做。百济还有个问题是烧钱速度太快,首轮融的钱很快就快花光了,不得不开始融第二轮。第二轮融的钱估计也撑不了很久,后面还要继续。如果临床数据好一点问题没有,一旦某个打头阵的实验数据不如预期就会很打击投资人的士气,后面就会很麻烦。与其投资百济,个人觉得其实另一家在美股上市的本土药企和黄可能要更稳健一点。一是有自己的销售收入,资金压力不大;二是已经有两个药在三期,应该很快在国内上市,风险很小;此外也有first-in-class的c-Met抑制剂在二期,且傍上了AZ这个好的合作伙伴,虽然也相当难做,但相信AZ的global开发能力会助力很多。后续也有更多的靶点在逐步跟上,可持续发展性也更强。个人认为和黄是比百济更好的投资标的。以上浅见仅供讨论。

风险投资可以看看,靶点都比较新,百济的pd1今年9月刚获得临床批件,1期还没开始做呢,已经落后恒瑞不止一点了,君实和信达也在他前面。

2016-12-10 07:33

感觉投资医药股比投资互联网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