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监局在2015开始的一系列组合拳已经开始出效果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81回复:69喜欢:118

CFDA在2015年出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组合拳。现在已经过去3年,很多改革已经开始初见成效。

先简单回顾一下改革的2个主要方面。

1: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这个是从2015临床撤回开始的。

2:大幅度降低新药各个环节审批时间。海外多中心临床如包含足够的中国数据能直接申报。


先从仿制药开始说。中国仿制药问题巨大,质量非常差。导致原研专利过期以后还能维持高价享受专利期的待遇,同时占据主要份额。专利制度原意是在鼓励创新,让企业在专利期赚很多钱来维持未来继续研发的意愿。 但是专利到期以后各种廉价仿制药就会跟上,让这些药物低价普及大众。 中国的情况是仿制药质量差,老百姓不愿意用。那么过期的原研居然还能维持高价赚取超额利润。这个背景下还出现一个情况:国内少数能出产高品质仿制药(比如出口美国,欧盟)也能定只比原研低一点的高价。 整体来看专利制度在国内是失效的。大量的钱被浪费了,社会也没享受到仿制药的福利。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意图大幅度提升仿制药质量。这个先从2015的临床自查开始。这个其实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因为临床自查最后的结果就是公开承认全行业造假,几乎所有国产药物都不达标。政策是有大智慧的既往不咎,但是以后必须质量达到应有的水准。假设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顺利进行,那么仿制药最终就会开始冲击原研药物。因为大家效果一样以后你就没道理还能维持高价。国产进口代替就会终于开始进行。让仿制药归回到仿制药的本质,最后结果就是仿制药价格下降(无差异竞争的结果),原研专利到期的药物价格下降,进口代替持续进行。对于社会整体来说就是节约钱,提高社会平均医疗水平。


新药方面。之前中国是没有任何创新能力的。所以原研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定价策略是高价贵族药,只让少部分人用得起。这种策略导致的一个结果是在中国高端新药有巨大未被满足的需求。 目前大幅度降低新药各个环节审批时间以后,激发了国内创新的浪潮:能赚钱了。外加这些年中国风投VC界发展迅速,也直接促进了医药创新。 有钱(大药企和VC)+有市场+海外高端人才回归 = 创新大爆发。 说实话爆发力度之强已经超出我之前的乐观预计。感觉1级市场都开始有明显的泡沫:现在随便找2个被海外抛弃的项目都能融资很多VC的钱在国内搞企业。各种成熟靶点扎堆的研发。但是和所有的泡沫一样,最终会孕育出几个顶级国内创新企业。最后结果就是国产高端药物竞争倒逼原研新药也降价。 对于社会整体来说就是进一步节约钱,大幅度提高社会高端医疗水平。


相信到2020年回头看就会发现这次改革会完全重塑制药行业生态。当然世界上最聪明的东西:钱,已经提前投票了。

全部讨论

研发创新药就要不断烧钱,有钱的企业当然可以烧,有技术、有人才的也可以烧,但那种三无公司也去凑热闹烧钱最后还不是一地鸡毛投资人买单,新药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买单,上量快头三年就能达到峰值,中国高价的所谓创新药谁来买单?指望基本医疗保险买单吗?把这种一年需要十几万的所谓抗癌创新药纳入医保范围是很可怕的。医保以高价购买这种药给极少一部分患者使用,实际是用全民缴纳的基本医保这种保命钱去给特定的部分患者使用高价药,相当于转移支付了。这种高价药用的越多时间拉的越长,医保就会越来越没钱最后穿底了,这会损害到其他人的医疗基本保障,是极度不公平的。所以国家必须大力发展个人商业医疗保险。把那些高价创新药交给商业医疗保险来报销,有钱的人(包括中产阶级)你既然想多活几年就都去买大额商业医疗保险吧,就不要和穷人争夺那可怜的基本医保了。应该形成商业医保和基本医保高低位配置,高价新药交给市场让商业医保买单,基本保障交给国家,让基本医保来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医疗需求,让他们可以用得起国产的仿制药,给他们一个活下去的希望。

谢谢说明。一致性评价-》提升仿制药质量-》对原研药产生威胁-》原研药大幅降价-》仿制药降价-》竞争洗牌-》个别公司胜出,长期来看仅靠仿制药的企业会回归制造类企业估值。

药监这边,毕局长太牛了,大幅扭转改善。卫生那边计生帮的五年也结束了,等等看。但不敢乐观。08年起主持卫生深改小组组长的那位…

2018-07-06 09:41

看到虎嗅上的我不是药神的评论文章 作者提出的能够确定的东西:讨论比静默要好;
计算比算计要好;
科学计算和统筹,比“谁哭得声音大”我救谁要好;
明码标价比暗箱操作好;
不同群体间进行争夺与博弈,比让领导先走好;
生命有价,总比一些人生命无价,另一些人生命零价好。

2018-07-06 09:11

点赞CFDA,在压力面前默默的做着利国利民之事!!

2018-07-06 15:25

S的京新还那拿着吗

2018-07-06 11:32

2018-07-06 09:11

点赞CFDA,在压力面前默默的做着利国利民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