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最坏的情况预案:我们计划如何应对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8回复:120喜欢:228

$标普500 ETF-SPDR(SPY)$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IXIC)$ $恒生指数(HKHSI)$

介于时间和精力所限,后面可能不一一贴到雪球了。如果您对我们的思考和分享有兴趣,可以订阅这个Substack,上面有我们以往所有的投资者信,以及一些零星的感悟和笔记: 网页链接{Jingshu’s Substack | Value Guinea | Substack}

祝读者朋友们龙年快乐。以下为四季报中文全文(Translation Credit -> Brendan Cheng)

为最坏的情况预案:我们计划如何应对

尊敬的______,您好:

2023 年第四季度,我们实现了 7.44% 的净回报率,而标准普尔 500 指数则实现了 11.67% 的回报率,四季度也是美股自 1982 年以来最强劲的平均权重指数短期飙升之一。我们的全年费后净回报(按美元计)为21.3%,标普500全年算上分红的回报为26.3%,全年落后标普指数500个基本点。

我们的空头标的逆着我们大幅飙升 — 在美国,那些基本面最有问题的公司,以及我们认为只是“终极做空标的(terminal shorts)”(换句话说,就是在熊市/经济衰退中会“清零”的公司)在今年的股价升值中表现最为出色。我们继续做空一些最糟糕的标的 — “短期来看,市场是一个投票机器;从长远来看,它最终是一个称重机器。”对于美股整体,我们要有合理的预期。过去四十年来,标普500分红前的年化收益为8.7%,共升28.2倍;过去五年,标普500分红前的年化收益为13.5%,每年高于历史平均接近5% -- 橡果树,终究是长不到天上去的。不要忘了,过去四十年的回报,是建立在资本史上最浩浩荡荡的利息下降(和固定收益类资产的牛市)之上。另一方面,过去五年,十年国债利率从2.66%上升到了3.84%,逆全球化和货币超发的背景下,要想回到19年初的十年国债利率,短期恐怕也很困难。

我们最近做了一项统计测试,测试了过去五年,代表各项因子(如价值/成长,小市值/大市值,国际/美国等,不过我们没有用QQQ,因为不知如何将之归类)以及各类资产(如房产信托基金,权益,优先股等)对标普500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回归。我们发现,所有大类资产和因子对标普500的α都是负数。没错,您没有看错,所有都是负的。从绝对回报角度,纳斯达克100小幅跑赢了标普500,但因为纳斯达克100的β更高,因此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逻辑(我们持保留意见)理应有更高的预期回报,而事实回报低于预期回报,是故α为负。

由于我们的投资组合主要集中在中国,加之今年是中国主要指数集体走熊的年份之一,您的投资经理也不幸地经历了不少个不眠之夜。恒生指数创下了其历史上最长连跌纪录,而众多个股的纷纷崩盘,一波接一波地打击了我们的业内同行。尽管我们有幸挑选到了一些实际上表现优异的股票,如在第一季度报告中提及的中国人保财险、第二季度报告中提及的万洲国际,和第三季度报告中提及的石药集团,但要完全脱离指数权重的影响,谈何容易。如果中国主要股指在2024年继续下滑,而美国市场维持其貌似无尽的牛市趋势,那么您可以有把握地预计,我们在2024年的表现将再次不尽如人意。当然,我们并不完全认同这种预测。

图1:2023年主要指数回报(不包括股息)。雪上加霜的是,俄罗斯股票指数的表现比恒生指数高出惊人的27.8%。

【补充:下表更有表现力一些,thanks -> @狸哥很懒

中国资产:是毒药吗?

四季度我们与投资者的沟通结果看,人们对中国资产敬而远之,好像这些是全球最危险的资产一样。一位我们尊敬的知名投资者甚至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投资中国无异于“赌博”。我们理解机构面临的制约,他们为了规避尾部风险,自然会避免投资于一个缺乏“法治”的地区。这种做法既合理又可理解。然而,我们并不认同所有中国企业都不值得投资的观点。中国的企业家勤勉、智慧,中国人民的工作时间更长,对财富的追求在全球也是独一无二的。欧洲人因被要求工作而抗议,而中国人却是因无法工作而抗议。

我们几乎在每一次集中投资时都处于少数派的位置。您的投资经理作为个人投资者时,在油气领域进行调研,那时这一领域的分析师寥寥无几,摩根士丹利的一份行业报告甚至包含了17个(!)事实错误。当您的投资经理今年早些时候投资于地区性银行时,银行股在对冲基金经理中的持有量是最低的,而当他陈述区域银行的投资逻辑时,更多的反馈也是质疑与否定。事实上,我们欢迎外国投资者出售他们所持有的所有中国资产。还记得2021年1月他们因黑名单被迫卖出中国海洋石油(纽约证交所:CEO;香港:0883)的情况吗?哦,当外国投资者被迫抛售时,我们买入了尽可能多的股份,仅用三年时间就通过分红收回了我们的初始投资;同时,由于股价上涨,我们的本金翻了一番——我们真的很喜欢这些血淋淋的筹码。

为什么中国资产不受欢迎?

图二:阿里巴巴股价

我们从外国人那里听到的一个常见观点是:“中国股票不行。看看阿里巴巴吧”。的确,从股价表现来看,阿里巴巴可能已经成为了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英文叫"DOG")”。自从其首次公开发行以来,这个被誉为“中国的伍德斯托克”的公司不幸地在过去十年里带来了-17.49%的极其糟糕的回报。然而,这与能够断定阿里巴巴是一个不成功的企业相去甚远,至少在过去的大部分时间里不是这样的。

图三:自2014年以来,阿里巴巴的收入增长了15倍,自由现金流增长了7倍。

是的,阿里巴巴有很多问题。它有一个嘴上没毛的董事长,曾是公司的不稳定因素;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笨重、效率低下且缺乏灵活性的官僚体系;它未能在早期认识到拼多多的潜力;当它沉浸在自己的荣耀之中时,可能是现代企业史上最糟糕的资本配置者之一,将现金投入到一系列低投资回报率的“垃圾”项目中,最终导致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和资本回报率的大幅恶化;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由于政治问题(以及特殊的激励结构问题),原本被视为其下一个增长引擎的阿里云彻底失去了动力,最近,计划中的分拆也被取消了。

然而,在我们看来,所有这些都是次要的。

图四:阿里巴巴历史市销率

如果你以22倍市销率的价格购入一项资产,你必须对其增长潜力有足够的把握。否则,你可能会蒙受巨大损失。例如,当巴菲特投资苹果公司时,他是按照8倍净市盈率买入的。虽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像孙正义那样,但即使是独一无二的孙正义,在过去两年也似乎不再拥有他的金手指了。

我们的一些业内同行通过在美股市场投资中国ADR赚取了财富和声誉,但在市场环境剧变和代际性的(generational)估值乘数收缩的情况下,过去几年他们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当然,他们用的是客户的资金)。然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只是在过去两年开始对他们的市盈率感兴趣。当我们购入拼多多时——它是去年及今年上半年我们业绩的推动力之一,当时它的GMV增长超过40%,用净市值算以5倍的前瞻自由现金流乘数估值,而且Temu作为一个尚未被市场计入的镶嵌看涨期权——在这种情况下,赚钱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作为长期、事件/周期驱动型的投资者,我们不必抓住每个机会,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最佳的投资时机。就像去年四季报里我们仔细研究阐述的,即便是伊朗和波多黎各也可以走出远超标普的走势,为什么中国不行?

关键不在于国家,而在于资产本身。

我们的策略

尽管上述所有陈述,我们承认中国目前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中国一直是一个经济奇迹,一个几乎不知道经济放缓为何物的庞大增长引擎,更不用说是经历通货紧缩了。它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已经连续14个月同比收缩,而上个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收缩了50个基点,明显反映出需求疲软、增长前景暗淡。

图五:房地产仍然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3%,比全球金融危机(GFC)前美国房地产占GDP比例的最高峰高出8%。

图六:中国房地产指数衰退

随着房价的下跌,消费欲望明显受到抑制。负债累累的家庭、地方政府和企业需要修复他们的资产负债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下降只是反映了一个事实,即中国可能已经进入了辜朝明(Ricard Koo)所称的“资产负债表衰退”阶段。

图七:更糟糕的是,部分与高企的房地产价格和沉重的每月抵押贷款支出相关,人口增长也在下降。

图八:中国老年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历史数据及未来预测,预计在未来十年该比例将接近50%。

我们承认中国目前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回顾2000年,每个退休者背后有10个工作者,而到了2023年,这一比例已经减半。我们都明白,GDP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出口、投资和消费。进一步投资的边际效益极低——正如吉姆·查诺斯所形容的,“通往地狱的跑步机”终将急停;贸易战和意识形态冲突对出口并无好处;受到人口结构和资产负债表问题的影响,消费本身也面临困境。政府在清除经济技术人才后,似乎无法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仍试图通过激励利润递减的制造业来推动GDP增长,却忽视了消费者领域面临的显著障碍。

作为股市作手,我们只能保持警觉,清醒地认识到这些现实,并灵活地进行应对。我们无法也不应该去制定宏观政策改变历史的走向,而只能选择适应环境,制定战略性的计划来应对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渡过经济低谷,并期望能牢牢掌握那些在危机后将处于更强势地位的公司的股份。我们认为,相比具体讨论个别股票,更关键的是要明确我们选择股权的框架。以下是我们的策略:

首先且最重要的,我们确保我们的投资组合持股的低杠杆率。除了一些业务模式内生带有杠杆的企业外,我们在第四季度对股票选择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以进一步降低债务成分。我们的多数持股都有大量现金储备,或者其净债务/EBITDA比率低于1倍。我们知道债务负担过重和去杠杆化是痛苦的过程,因此我们主动选择那些在经济低迷期间有能力反击和/或扩张的公司,他们作为资产配置者拥有逆向吸筹的选择权,在市场低谷时抢购被低估的资产。

其次,我们逐渐增加了整个投资组合的周期性——这反映了我们部分偏离了对非周期性和高收益股息贵族的持有。我们正在扩大对基础设施、消费科技和医药相关股票的投资,这些股票可能正经历暂时的困境。周期终将过去,优秀的公司最终将重拾荣光。这种配置逻辑本身反映了我们逐渐增加的风险敞口——我们相信,通过在经济低迷期间明智地承担风险,我们可以提高跨周期的回报。

表一:周期类型和相应颗粒度。

在今年的一个访谈中(雪球置顶文章),我们分享了我们的投资观。中国正处于真正意义上的共振周期【定义为,多个下行周期共同作用,创造出历史较低的整体估值】之中——全球资金的撤离(全球金融流动周期,并由情绪周期加剧)、国内资产负债表的整顿(本国金融市场周期)以及多个行业周期下行的交织。这些周期的互相作用【即共振周期/Resonating Cycles】,共同孕育了未来较好的长期投资良机。

其次,在经济下行周期,利润率受压,实力较弱的企业将被淘汰,增长速度受限。然而,我们愿意利用我们较长的投资周期,忍受短期的市场波动,去交换更长远的超额利益。我们挑选的投资对象,要么具有长远的结构性增长前景,要么作为成本最低的参与者,有望在下行周期里大幅提高市场份额,最终凤凰涅槃。

最后,在股票挑选过程中,我们寻找那些拥有良好股东回报记录的卓越企业家,不论是管理层的积极增持、高比例股权持有、丰厚的股息派发,还是回购意愿。不管资产本身多么优秀,如果缺乏对股东资本回报的关照,最终都将无异于与虎谋皮。

结束语

我们坚信,勤奋智慧的中国企业家定能寻得出路,无论是通过差异化竞争、深耕细分市场,还是拓展海外业务。九曲十八弯,终将汇入汪洋大海,我们希望成为这一壮丽历史进程的参与者,并通过投入资本,支持这一变革。

2023/12/30

黑色面包

精彩讨论

黑色面包01-22 12:16

看来当时取名“为最坏的情况预案”还真不夸张。能让我仍然夜夜好眠的原因是:1)我们的持仓几乎都是大量净现金/没有经营性负债;2)我们相信持仓的管理层在静默期后会以回购增持分红等方式回馈股东;3)他们会在下行周期资产便宜竞争对手收缩的时候采取合适的战略,让他们在上行周期中获益。
巴菲特和芒格都说过,不愿意接受腰斩就不要持有股权。下跌并不是我国股市特有的现象。1916年道琼斯首次到100点,1942年还是100点,26年不涨,和如今的恒指是一样的。07-08年那些看空北美公司的报告历历在目,对系统信仰的缺失让通用电气练商业票据都发不出来,储户对银行的存款都心怀忌惮,可那些在当年被锤得最凶猛的住建商,恰好是去年上涨最凶猛的行业(是的,超过了科技)。既然躲不过,就选择平静接受吧。
记得2020年能源低谷的时候达人秀采访我问我最喜欢的一句话,那时是,如今仍然是,this too, shall pass.

黑色面包01-02 12:53

2022年多亏这些short我们才能在底部从容反手抄底,否则那一年怎么跑出来接近30个点的阿尔法?那一年做空的标的(AMC,BYND,TSLA,RUN,PTON,CVNA这些都是我们在雪球上和其他平台披露过的空头标的)基本都是腰斩起步。2023年十二月单月美股每个行业的上涨幅度都是在两个标准差以上,2023年全年一些结构性就是会破产的公司都是五倍十倍涨幅,这两天有的人出来说现在是1995年,有的人出来说今年AI还要引领纳斯达克涨50%,跳梁小丑层出不穷,股神神棍接踵而至,这样的市场,怎么能不令人战战兢兢。
2024年标普的EPS已经拍到了240,对应现在的点位已经打到20x的前瞻市盈率,对应3.8%的十年国债利率。我们持仓的一些长线标的(中小盘)确实还是不贵,但你要说单纯做多美股在这个点位上更简单,那在我的覆盖区间里我实在是难以苟同。

笑看风云782023-12-31 11:22

中国资产还真是毒药

第七军团2023-12-31 18:56

面包兄的分析一直客观且数据详实,
而真金白银做投资的时候,
似乎也离不开浓浓的中国情结。

Wonder199301-22 12:38

不少公司net debt为负,分红大方,在行业下行期依然做出漂亮的revenue,还在布局着出海。在群体性的悲观情绪下,市场不关注业绩,不关注战略,不关注行业地位,更不关注政策对需求改善变化的可能性。用最悲观的宏观把所有中国成长类的优质企业的业绩线性外推,把外盘etf买上了天(看看溢价),没办法,无法改变群体的不理性,作为投资者只能不加杠杆的扛着,努力的对抗吧。

全部讨论

看来当时取名“为最坏的情况预案”还真不夸张。能让我仍然夜夜好眠的原因是:1)我们的持仓几乎都是大量净现金/没有经营性负债;2)我们相信持仓的管理层在静默期后会以回购增持分红等方式回馈股东;3)他们会在下行周期资产便宜竞争对手收缩的时候采取合适的战略,让他们在上行周期中获益。
巴菲特和芒格都说过,不愿意接受腰斩就不要持有股权。下跌并不是我国股市特有的现象。1916年道琼斯首次到100点,1942年还是100点,26年不涨,和如今的恒指是一样的。07-08年那些看空北美公司的报告历历在目,对系统信仰的缺失让通用电气练商业票据都发不出来,储户对银行的存款都心怀忌惮,可那些在当年被锤得最凶猛的住建商,恰好是去年上涨最凶猛的行业(是的,超过了科技)。既然躲不过,就选择平静接受吧。
记得2020年能源低谷的时候达人秀采访我问我最喜欢的一句话,那时是,如今仍然是,this too, shall pass.

还是不大理解long/short pm,不管cross sector还是intra sector,总觉得在所谓的hedge的同时,多了一层不确定性,干脆还是long only

2023-12-31 18:56

面包兄的分析一直客观且数据详实,
而真金白银做投资的时候,
似乎也离不开浓浓的中国情结。

希望继续在雪球分享,那个外站需要梯子,很多不一定方便,感激

01-01 13:50

mark,面包兄,继续在雪球分享吧,唉。球上能有价值的分析和分享的越来越少了

2023-12-31 11:22

中国资产还真是毒药

2023-12-31 23:27

看了众多大v的年终总结,这篇文章最有质量,有数据,有科学的多角度的分析方法,有指导意义的展望,超认同,感谢分享!

2023-12-31 12:04

向逆行者致敬,希望2024年中国资产翻盘。

01-01 02:14

目前雪球看到的最专业的一份年度回顾。

2023-12-31 23:52

谢谢面包兄,希望2024大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