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88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35喜欢:0
【与传统的丹参注射液相比,此类注射液组分单一药代动力学明确】东方证券 李淑花 天士力与上海绿谷是目前唯一两家具有单组分丹参类中药注射液的厂家,其主要的成分是丹参多酚酸。丹参多酚酸是从鼠尾草属植物丹参中提取的一类既有咖啡酰缩酚酸结构又有新木质素骨架的水溶性成分,包括丹酚酸 A、B、C、D、E、F、G、H、I 和异酚酸 C。国家药典委员会已经明确公布将丹参乙酸镁作为丹参片的质量标准,规定每片含量不低于 13mg。此外此类产品因为纯度高、质控佳还更加安全。我们以绿谷产品为例,绿谷的丹参多酚酸盐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发,有效部位含量 100%,共有 8 种成分,主要成分为丹酚酸 B 镁,含量超过 80%,其余七种为丹酚酸B 镁类似药理活性的丹酚酸 B 镁同系物,分别为紫草酸镁、紫草酸二钾、迷迭香酸钠、丹参素钾、异丹参乙酸二钾、丹酚酸 G 镁等。生产时采用了“三级指纹图谱”的质量控制,同时经过三期临床试验。根据上海市药物不良反应中心的检测统计,绿谷生产的丹参乙酸镁在全国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0.03%,主要是头痛、头昏、ALT 升高等轻度反应,停药后自然消失。

公司产品与绿谷不直接产生竞争。我们认为随着临床诊疗路径和按病种付费的铺开,中药注射液生产企业可能会面临一定的挑战和压力,但是单组分丹参类产品疗效明确,有临床试验数据支持,相对而言有效成分含量高杂质少,更加安全,我们认为受到冲击的可能性小。SFDA在2007年就颁布了《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对于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严格具体的规定,我们认为临床路径和按病种付费的推广以及新版GMP的推进可能会加速中药注射液产品的更新换代,天士力和绿谷这类产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逐步替代之前的多组分丹参注射液产品,同时由于适应症差异大且市场容量大,两者在短期内并非竞争关系。@影子 @骑着一棵大白菜 @odysseus @梁剑

热门回复

2011-12-22 21:17

回复 @wguo3: 口碑是阜外的领先,安贞这些年发展得快。

2011-12-22 21:12

支架第二天出不了吧,动脉介入会造成局部淤血较严重。

2011-12-22 21:11

回复 @方舟88: 安贞当然也是不错,不过我个人还是偏好阜外,口碑上应该也是阜外领先? 不太懂。

2011-12-22 20:46

回复 @梁剑: [微笑]天士力这个是生物制剂,不是中药溶栓剂。

2011-12-22 20:44

溶栓慢(一半要躺7天),而且不稳定,副作用大,而且预后效果不好。除非是因为费用以及限于落后地区不能做介入,否则还是支架好,第二天就可以出院。另外,对于中药溶栓剂,还别贻害国人了。

2011-12-22 20:32

回复 @wguo3: 安贞心脏手术总量已超过了阜外。

2011-12-22 20:26

这事我门清,前一阵我家里人就是心机梗塞,不过介入看了一下 血管堵塞并不厉害,所以没有支架,这个国内是以阜外心血管的治疗为马首。

2011-12-22 20:22

回复@独爱曼联:[汗]我错了,你说得对,现在溶栓越来越少了,大夫直接上导管了,效果好收入高风险小。

2011-12-21 22:53

回复 @方舟88: 具体专业情况我还真说不出所以然,只不过听其他企业的人说,这个产品天士力是被人忽悠了,呵呵,仅供参考

2011-12-21 22:50

回复 @独爱曼联: 在军科院网站查到的,供参考。这个产品只有被运送至血栓局部,经纤维蛋白溶解酶等酶的激活,形成尿激酶后,才能发挥溶栓作用。同时,当局部出现纤维蛋白的E片段时,可使它原先的催化活性增大500倍,因此它的溶栓作用表现出很强的特异性,对血栓局部的溶解作用很强,而对全身的纤溶系统影响较小。


网页链接 近日,由我院生物工程研究所三代科学家接力攻关前后历时达25年之久,并由天津天士力集团资助开展临床试验的全球首个基因溶栓药物“重组人尿激酶原”(Pro-UK),获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从国内第一个成功克隆人尿激酶原的全长基因cDNA,全球最先在CHO细胞获得成功表达并得到CL-11G细胞株,到全球首个采用多孔微载体高密度培养技术生产生物技术药物的动物细胞培养工艺以及高达70%回收率的大规模纯化工艺,我院科研人员都申请了国家专利保护,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尿激酶原是新一代特异性溶栓药,它是尿激酶的前体,由411个氨基酸组成,其本身的催化活性很低,只有被运送至血栓局部,经纤维蛋白溶解酶等酶的激活,使它的肽链在Lys158-Ile159位点之间被打开形成尿激酶后,才能发挥溶栓作用。同时,当局部出现纤维蛋白的E片段时,可使它原先的催化活性增大500倍,因此它的溶栓作用表现出很强的特异性,对血栓局部的溶解作用很强,而对全身的纤溶系统影响较小。

当今世界,每个人的生命之树都离不开血液的滋养。然而,面对逐年增加并呈年轻化趋势的脑血栓、心肌梗死等血栓类疾病患者,长期以来,国内一直没有理想的治疗药物。早在1983年我院方继明教授课题组就在尿激酶原领域进行了探索。他们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1990年在国内首先获得了全长cDNA基因;1993年经基因重组、转染、扩增和筛选,获得了高产工程细胞株;1999年完成了中试工艺和临床前研究。此后,在天津天士力集团以及全国20家医院的大力配合下,顺利完成了全部三期临床试验,最终通过了所有技术审评和现场工艺考核等后续工作。

据了解,25年里,全国有30多家单位参与了此项研究,仅是上报的评审材料就有51册,累计6000多页、1000多万字。此外,该项研究还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获国家专利12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