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88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喜欢:0
回复 @独爱曼联: 在军科院网站查到的,供参考。这个产品只有被运送至血栓局部,经纤维蛋白溶解酶等酶的激活,形成尿激酶后,才能发挥溶栓作用。同时,当局部出现纤维蛋白的E片段时,可使它原先的催化活性增大500倍,因此它的溶栓作用表现出很强的特异性,对血栓局部的溶解作用很强,而对全身的纤溶系统影响较小。


网页链接 近日,由我院生物工程研究所三代科学家接力攻关前后历时达25年之久,并由天津天士力集团资助开展临床试验的全球首个基因溶栓药物“重组人尿激酶原”(Pro-UK),获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从国内第一个成功克隆人尿激酶原的全长基因cDNA,全球最先在CHO细胞获得成功表达并得到CL-11G细胞株,到全球首个采用多孔微载体高密度培养技术生产生物技术药物的动物细胞培养工艺以及高达70%回收率的大规模纯化工艺,我院科研人员都申请了国家专利保护,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尿激酶原是新一代特异性溶栓药,它是尿激酶的前体,由411个氨基酸组成,其本身的催化活性很低,只有被运送至血栓局部,经纤维蛋白溶解酶等酶的激活,使它的肽链在Lys158-Ile159位点之间被打开形成尿激酶后,才能发挥溶栓作用。同时,当局部出现纤维蛋白的E片段时,可使它原先的催化活性增大500倍,因此它的溶栓作用表现出很强的特异性,对血栓局部的溶解作用很强,而对全身的纤溶系统影响较小。

当今世界,每个人的生命之树都离不开血液的滋养。然而,面对逐年增加并呈年轻化趋势的脑血栓、心肌梗死等血栓类疾病患者,长期以来,国内一直没有理想的治疗药物。早在1983年我院方继明教授课题组就在尿激酶原领域进行了探索。他们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1990年在国内首先获得了全长cDNA基因;1993年经基因重组、转染、扩增和筛选,获得了高产工程细胞株;1999年完成了中试工艺和临床前研究。此后,在天津天士力集团以及全国20家医院的大力配合下,顺利完成了全部三期临床试验,最终通过了所有技术审评和现场工艺考核等后续工作。

据了解,25年里,全国有30多家单位参与了此项研究,仅是上报的评审材料就有51册,累计6000多页、1000多万字。此外,该项研究还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获国家专利12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