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奚下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2喜欢:4
”否则对于2021年签订2年、3年约的客户不公平并导致船司的声誉下降”这条并不符合商业逻辑。假定明年即期下降严重,这一切都可以推翻,船公司如果仍然给出高价的长协,会导致货主就不签长协了,船公司长协比例大幅下降。另外目前欧线即使能签到这个价格,也只能影响明年15-20%的营收和利润,所谓1500甚至2000的怎么算出来的呢?再假定明年即期下滑严重,会导致什么呢,导致货主会在美线长协上着补回来,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绝不向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热门回复

我的推算就是即使拥堵缓解,即期价格亦不会雪崩,只要即期价格在大量的欧线美线长约生效前挺住,一旦长约生效,即期价格低于长约,概率很低

2021-11-07 08:46

你的“假定即期下降严重”是建立在什么逻辑上呢?船东集体自杀吗?其实你我都清楚唯一的可能就是欧美需求突然断崖式下跌,既使大家停航,降速保价都不能挺价,都无法维持FAK大于一年期长协价(货运量至少30%以上的跌幅),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基本预示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这样和你捋一捋,你还会有“假定即期下降严重”这种无逻辑可言的假设吗?

2021-11-06 22:09

高运价不是堵港和海外需求等单一因素决定的,是缺箱、缺舱位、堵港、港口基建落后、内陆链紊乱、进口方的旺盛需求、出口方的库存压力、缺人手等等一揽子因素共振造成的,单一因素决定不了运价,比如,2019港口也是落后的,那时拥堵也非常严重。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善都可能改善或打破这种失衡

22一季度相对于目前四季度需求稍减,这部分减少的运量,用来清理目前的堵港。同时减少的运量,带动即期运价下行,从而带动出货加速,运价又重返高位,一直到工会谈判,到一个新的出货旺季。除了经济危机,需求断崖下跌,基本上,没有反转可能。

2021-11-07 09:04

没错,最最关键的因素就是需求,只要需求在,船公司有一千条理由挺价保持FAK价大于一年期长协,另外2023年开始的严格IMO新规执行将成为反垄断调查的最坚强后盾。我们不能因为短期股价的下跌就去否定逻辑推演,在当前公司市值严重与公司长期价值背离时更应坚信自己的逻辑,其实楼主的这一逻辑推演可以说是目前供应链危机最优的解决路径了。

2021-11-06 23:11

只要还是看需求,需求大过于常规运力,就会提高运价,而不是指望联盟通过削减运力来维持高运价,不然分分钟被反垄断调查

2021-11-06 22:13

即期价格要走着去看,观望吧,市场更看重即期的走势,即期是这一系列大逻辑的基础。

即期价格不会大幅低于长协价格,会逐年阶级性下降,当然这个历史性周期怎样走向,要三年后才能验证了

其实楼主的关键假设就是明年即期不会大幅下降,应该可以可以维持这个利润。层主针对即期大幅下降后的推演没有问题。但现在的堵港和海外需求情况能够使即期大幅下降吗?

2021-11-06 21:47

联盟不是万能的,停航不是万能的,只能在家一定程度上控制运价在成本线之上xx%,并没有能力一直保持着高运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