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Steven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7喜欢:0
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发在这里,我试着解答一下

热门回复

我觉得,达利的经销商不是“经销商愿不愿意干短保这个辛苦活”这个问题。只要能赚钱,没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干经销商除非是茅台,其他都辛苦。关键是,能不能赚钱的问题,和经销商自己公司的经营模式能不能匹配短保产品特性的问题。比如你经销商公司本来都是几天甚至一个月大量配送一次货,物流体系、甚至整个供应链体系都是适合这个模式的,这样的系统怎么去做短保做日配呢?

我的理解和你一样,经销商自己没有品牌所有权,所以很难让经销商去投资品牌建设,经销商也一般不会让自己倒贴钱帮厂家扛亏损。

关于达利,我倒觉得没什么太大威胁。第一,你看达利做什么都只能是做李鬼定位老二,永远打不过那个品类的老大。美焙辰你去吃一下就知道了,口感远不如桃李。第二,达利的渠道都是大商长保的产品,不适合去做短保的性质。

其实我也长期跟踪研究桃李,但影响我买桃李的最主要因素,是减持问题。2016年家族四个人一共持有71.2%,而截至2021.6只有58.6%,几年里减持了40多亿,无论如何不能用改善生活来解释。而且大股东还质押。而且,还在发公告减持。对于这个楼主怎么看?

巴比的品牌效应在于可及性,以及稍微安全点,不是口味哦。这个和肯德基麦当劳是一样的。东西口味不是主要因素,安全、干净才是。

2021-09-27 09:55

我提个反方看法,每个城市的面包房、早餐包子铺/摊、西式连锁、烘焙店,等等,都不缺,都是供应充足。我楼下的万象汇负二,店铺不断更新,快成烘焙一条街了。我认为这不能成为桃李在上海经营不利的原因。
原因可能有:1、原来的上海业务有吴志道一支运营,没有打好基础。2、海派文化,烘焙店+咖啡+洋房,不要太滋润欧。3、日系鲜食便利店密度很大,成为人们生活购物首选,那里没有桃李品牌,大大减少了品牌露出,使桃李在上海声量不足。
$桃李面包(SH603866)$ $达利食品(03799)$

2021-10-18 18:21

从商业模式的角度看,桃李面包没有什么优势。实际上,任何饮食/食品行业都没有绝对的优势和强大的竞争力。因为这样,无法确定其能保证持续增长,包括毛利率大概率是逐渐下降。很简单:因为充分的市场竞争。

难怪桃李在上海越来越不行了,从微利变成亏损了。

晚上去罗森看了看,居然发现桃李已经不见了。上层是罗森自有品牌面包,和日本山崎面包。最下面两层居然看到了达利园的长保,虽然基本上没人买。

这点认同! 桃李面包我也经常吃,但不会形成口味依赖,比如说一定要再去买桃李的,不会。桃李的渠道也蛮深入的,生鲜店也有,比如钱大妈,一些人流密集的小店都有,但全家之类的的确进不去。渠道做得不错的,而没有起来的原因,我想桃李口味,外观并不是特别打动人,唯一打动人的价格,往往不是选择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