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财报、战略和估值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59回复:107喜欢:51

财报

 

8月21日,拼多多发布Q2财报,根据财报数据,拼多多二季度经营业绩如下:

 

一、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12个月内,GMV为人民币12687亿元,与截至2019年6月30日12个月内的人民币7091亿元相比增长79%。

 

二、总营收为人民币122亿元,与上年同期的人民币73亿元相比增长67%。

 

三、归属于拼多多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8.9亿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10.033亿元。

 

四、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归属于拼多多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7720万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4.113亿元。

 

五、平均月活跃用户数量为5.688亿,与上年同期的3.6亿相比增长55%。

 

六、在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12个月内的活跃买家数量6.832亿,与截至2019年6月30日12个月内的4.832亿相比增长41%。

 

七、在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12个月内,每活跃买家年度开销为人民币1857元,与截至2019年6月30日12个月内的人民币1468元相比增长27%。

 

客观地说,这份财报的数据有些高于预期,有些低于预期。年度买家和月活用户增长超过预期,亏损好于市场预期,货币化率和利润率好于市场预期。

 

但是,营收增长低于华尔街分析师平均预期,根据彭博数据,华尔街分析师对拼多多Q2收入平均预测为127亿元,实际业绩低于平均预期5亿元。

 

由于拼多多今年股价涨幅极其出色,在业绩发布前,拼多多从年初至今股价涨幅超过155%,导致资本市场众多投资机构对拼多多业绩预测过于乐观,大量杠杆资金押注拼多多业绩超预期,所以,财报发布后,营收低于预期引发杠杆资金踩踏逃离。

 

当晚,拼多多股价暴跌13.5%,市值暴跌160亿美元,约合1100亿元人民币。

 

这是一次由5亿元业绩差导致的1100亿元市值暴跌。

 

不过我个人认为对于拼多多来说这并不完全是坏事,拼多多股价今年已经太过火热,降降温冷静一下,避免公司管理层和员工陷入股价暴涨的亢奋之中,专注投入公司经营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战略

 

那么对于投资人来说,应该如何看待现在的拼多多?市值千亿美元之后,拼多多下一步的战略是什么?

 

下面聊聊我个人的一些观点。

 

拼多多2018年7月上市,距今上市已经两年多时间,这两年的时间里,拼多多股价从当初的发行价22.8美元一路飙涨,中间也经历很多的起伏波折,但是以周五84美元的收盘价计算,两年的时间总收益268%,年化收益92%,名副其实的超级大牛股。

 

这两年的时间拼多多无论是经营规模、市值规模还是员工规模都经历的一个爆炸式的增长,它需要稍微缓一缓喘口气。

 

拼多多这一路可以说是承受了无数的质疑,但是每一次拼多多都能用出色的经营表现打消这种质疑。

 

那些质疑拼多多的人最后大部分都成为“真香定律”的验证者。

 

现在新的质疑又出现了,GMV过万亿元,市值过千亿美元之后,拼多多还有什么路可以走?

 

这也是我近两个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拼多多的下一步战略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周五晚上的业绩电话会议之后有了答案,电话会议中,拼多多的战略副总裁David Liu专门介绍了公司的未来战略。

 

虽然David Liu没有明说,但是从他的发言内容总结,拼多多的下一阶段战略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生鲜电商”。

 

拼多多成立之初凭借“低价生鲜拼单”,充分挖掘微信体系内未开发流量,彼时的微信体系内流量,阿里无法染指,京东虽然借助微信流量提供大量新增用户,但是未能将微信内的流量完全开发,拼多多利用生鲜拼单创造中国电商行业的奇迹。

 

2019年,拼多多平台农产品GMV高达1364亿元,占比13.6%。超过2.4亿年度活跃买家去年购买了农产品,复购率为70%。

 

今年疫情爆发,推动线下用户购买习惯向线上转移,生鲜电商迎来行业爆发期。618期间,拼多多农产品订单同比增长136%,销售金额3.8亿元,近四分之三的订单来自一线和二线城市用户。

 

拼多多的目标是在五年内平台农产品GMV要达到一万亿元!

 

从1364亿元到10000亿元,5年时间,年均增长率要超过50%,这个目标符合中国生鲜电商的发展趋势,当然,如果拼多多最终实现这个目标,线下的生鲜店和水果店又将倒下一大批,或者成为拼多多体系内的终端。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19年中国农产品销售的市场总额为8.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只有不到7%的销售额发生在互联网上。

 

相比之下,2019年实体商品的在线渗透率为23%。两者之间差距巨大,说明生鲜电商必将是下一个爆发点。

 

传统上,农产品在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至少要经过五层分配,整个产业链中蔬菜的成本增加高达105%,浪费高达37%。拼多多采用平台购买模式,将分散的利益聚合成规模可观的协调需求,直接连接卖家和消费者,消除不必要的成本。

 

如果说阿里的本命品类是服装,京东的本命品类是3C家电,那么拼多多的本命品类就是农产品(或者是生鲜)。

 

阿里京东在618的品牌营销上你争我夺之时,拼多多在不断向下,深耕农产品供应链。

 

拼多多的愿景是通过提高农业资源的整体质量和生产效率,实现中国农业资源的经济潜力。

 

拼多多的打法是农村包围城市,虽然一二线城市订单占比不断提升,但是低线城市用户才是拼多多的根基。

 

截止Q2,拼多多年度活跃买家6.83亿,同比增长41%,单季劲增5510万,创下上市以来的最大单季增幅,阿里平台年度活跃买家7.42亿,拼多多和阿里之间的差距已经不足6000万,按拼多多的增速,最快年底便可追上阿里。

 

阿里的年度活跃买家曾被公认为是中国电商行业的用户天花板,但是目前看拼多多极有可能在用户总量上超过阿里。

 

拼多多能够做到这一点,再次证明了一个事实,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即使已经诞生近百年,但是它在中国仍然是有效的。

 

对于阿里京东,一二线城市是它们的根基,对于拼多多来说,低线城市是它的根基。

 

不同的市场,不同的战略,不同的打法。阿里京东当然也可以从低线城市用户互联网化的红利中受益,但是真正掌握低线城市的是拼多多,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理解拼多多的用户增长为什么超过京东和阿里的总和。

 

拼多多的订单包裹量已经占行业的25%,同时占比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拼多多的用户时长和用户复购率也在不断提升。

 

我和很多投资者都犯了一个错误,过于在乎拼多多短期的业绩,拼多多这样的快速增长公司,有一些起伏很正常,因为它的商业模式有很大的杠杆性,补贴金额力度大,GMV就会增长很好。二季度拼多多在618期间未全力和京东阿里打营销战,在补贴上有所克制,GMV增速就会慢一些。

 

凭借这些短期数据来判断拼多多很容易陷入误区。理解和拼多多的正确方式,是判断公司的 长期战略是否在对的方向上。

 

黄峥很聪明,拼多多的团队执行力也非常强,如果你和他们打交道,会了解他们和字节一样,充满活力和进攻性。

 

就像一辆性能极好的赛车,上面还有一个优秀的驾驶员,剩下的就是看赛车开出的方向是否正确,如果方向正确,长期的结果必定是令人满意的。

 

做“中国第一生鲜电商”,以生鲜农产品为引流品类,不断扩大用户基数,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当前仍然不是拼多多全力向上冲击京东和天猫的好时机,因为当前的潮流是中国低线城市用户向线上转移,互联网化的重要阶段,尽全力把这些用户转化为拼多多的核心用户才是最重要的。

 

当这一过程结束,几年后将迎来中国低线城市用户真正的消费升级,那个时候才是拼多多的收获期。

 

百亿补贴仍将持续,增长也将持续,用户告诉增长也会持续,而丰收的季节,还需要等待。

 

估值

 

凭借低线城市快速扩张,以及对高龄用户的特殊吸引力,拼多多的用户总量将会达到一个非常惊人的地步。

 

我个人估算几年后拼多多的年度活跃买家数量将达到9亿人左右,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观点,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估算数字,我只说我自己认为的,估值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 行为。

 

平均每用户年化支出同比接近翻倍,达到3500元,按目前的用户支出增速,这一点不难实现。

 

也就是说几年之后拼多多平台总GMV达到3.15万亿元。

 

本季度拼多多货币化率3.2%,平台目前的策略是大幅让利给商家,争取吸引大量优质商家进入平台,所以未来平台货币化率仍有提升潜力。

 

阿里的中国电商零售业务Q2货币化率是3.8%。

 

我按保守数字计算,几年后拼多多货币化率为3.5%,那么拼多多的电商收入为1100亿元,对应交易服务收入100亿元,两者之和1200亿元。

 

即时,拼多多平台进入成熟期,补贴力度减小,盈利进入收获期。我按保守的25%净利润率计算,这个数字对于平台型电商来说只低不高,拼多多的年利润可以达到300亿元,约合43亿美元。

 

由于平台进入利润期,净利润增长会远超收入增长,正如现在的京东。给予拼多多50倍的PE估值,对应2150亿美元市值,我们再采取保守策略,乘以八折,等于1720亿美元。

 

这是我个人估算拼多多未来几年能够达到的市值规模,有些投资者可能会觉得我过于乐观,但是还有很多潜在业务比如金融,这些业务的暂时并未计算在内,如果拼多多发展到3万亿GMV的规则,这些业务都是潜在的利润增长点,将来随着低线城市的消费升级,低线城市的消费金融必将崛起。

 

如果按1720亿美元市值计算,距离当前千亿美元仍有70%的增长空间,但是考虑到时间跨度和当前美股严重过剩的流动性推动企业估值创下2000年互联网泡沫后的历史最高程度,投资者可以采取保守策略。

 

800亿美元市值后进入可买区,对应股价66.6美元。600亿美元市值后进入必买区,对应股价50美元。非常容易记住,66和50!

你可以错过第一次,也可以错过第二次,但是你不能再错过第三次了!

  #拼多多二季度营收同比增近7成#   

 @今日话题    @Ricky    @Takun    @放眼观美股    @不明真相的群众    @林奇法则   @逸修1   @Stevevai1983   @阿企   @密西西笔盒   @陈达美股投资  

 $拼多多(PDD)$   $京东(JD)$    $阿里巴巴(BABA)$   

精彩讨论

密西西笔盒2020-08-24 13:30

拼多多补贴回农产品生鲜等其实意味挺浓厚的。这说明拼多多的品牌化,往上攻效果很不理想,作为拼多多小股东可能很难接受这点,因为电商平台利润最丰厚的可能就是品牌化了,停止大规模进攻这个意味特别深远。说明了阿里算是守住了自己的品牌基本盘,京东也守住了自己的3C大件,三家算是开始鼎立。
拼多多转而补贴高频的农产品,往好了说当然是保护和拓宽基本盘。但是这么做面临一个危险,就是拼多多会面临用户印象固化。这么再过两年,消费者就会养成在拼多多不选购品牌和大件商品的习惯:以后就是农产品生鲜等拼多多,大件3C找京东,找品牌的上天猫和找不到的去淘宝。这个结果对作为电商平台的拼多多来说,不是很好,但实在攻不上去也是没办法。
这个季度开始似乎看见拼多多的能力边界,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认为拼多多可以攻无不克。
因此,拼多多能找到最佳的攻击方向,认同楼主的分析,生鲜确实可能是其中一个大方向,而且作为农产品的拓延再自然不过,做好了也是拼多多的基本盘。我觉得未必就一定要走京东和天猫的路,往美团和生鲜的方向走走试试也挺好。

谢令姜2020-08-24 14:03

生鲜这块我有点怀疑,生鲜是非常吃供应链。很多人对供应链的理解就还停留在把买家和农户直接对接这个阶段,然而中间还涉及到冷链运输、仓储管理和产地直采多个环节。我倾向于认为生鲜的供应链整合是需要重度参与的。

NJ大洪池2020-08-24 12:02

农产品和日用品不是拼多多粘性最强的业务吗?为何还要靠补贴来增强粘性?拼多多干啥都是下的大棋,开始补贴电子产品是,股友也讲拼多多下的是大棋,胜利了吗?现在转为补农产品和日用品,这个棋盘更大。估计阿里要笑了,竞争成本降低了,不担心影响主营利润了。

SpringY2020-08-24 10:06

市值将持续缩水,现在要看正收益了。PDD增速到顶已经过了坎,市场不会再认可其烧钱。下面将开始杀估值。直到其开始季度连续盈利。

全部讨论

拼多多补贴回农产品生鲜等其实意味挺浓厚的。这说明拼多多的品牌化,往上攻效果很不理想,作为拼多多小股东可能很难接受这点,因为电商平台利润最丰厚的可能就是品牌化了,停止大规模进攻这个意味特别深远。说明了阿里算是守住了自己的品牌基本盘,京东也守住了自己的3C大件,三家算是开始鼎立。
拼多多转而补贴高频的农产品,往好了说当然是保护和拓宽基本盘。但是这么做面临一个危险,就是拼多多会面临用户印象固化。这么再过两年,消费者就会养成在拼多多不选购品牌和大件商品的习惯:以后就是农产品生鲜等拼多多,大件3C找京东,找品牌的上天猫和找不到的去淘宝。这个结果对作为电商平台的拼多多来说,不是很好,但实在攻不上去也是没办法。
这个季度开始似乎看见拼多多的能力边界,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认为拼多多可以攻无不克。
因此,拼多多能找到最佳的攻击方向,认同楼主的分析,生鲜确实可能是其中一个大方向,而且作为农产品的拓延再自然不过,做好了也是拼多多的基本盘。我觉得未必就一定要走京东和天猫的路,往美团和生鲜的方向走走试试也挺好。

农产品和日用品不是拼多多粘性最强的业务吗?为何还要靠补贴来增强粘性?拼多多干啥都是下的大棋,开始补贴电子产品是,股友也讲拼多多下的是大棋,胜利了吗?现在转为补农产品和日用品,这个棋盘更大。估计阿里要笑了,竞争成本降低了,不担心影响主营利润了。

2020-08-24 10:06

市值将持续缩水,现在要看正收益了。PDD增速到顶已经过了坎,市场不会再认可其烧钱。下面将开始杀估值。直到其开始季度连续盈利。

2020-08-24 13:20

我总感觉,拼多多的发展会超出你预期。做正确的事,很多人都有这能力,但是判断什么是正确的事,却很费思量。京东阿里都走了不少弯路。

2020-08-24 13:09

拼多多,永辉,京东都是腾讯系,需要担心竞争么?

2020-08-24 10:47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6,也推荐给你。

2020-08-24 10:39

感觉拼多多对农产品和日用品补贴,是为了提高用户黏性,培养用户习惯,这是一盘大棋。

2020-08-24 10:29

第一生鲜电商不是盒马吗?

电话会议上拼多多说二季度调整百亿补贴方向,往生鲜日用品等复购率高的商品倾斜,这样看的话,新增用户继续暴增,但GMV低于预期就好理解了。生鲜电商看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了,阿里美团拼多多三国杀,很可能三家都会占据一定份额,当然最终肯定会有王者出来,目前还难分胜负。

2021-07-24 20:02

现在98的价格可以入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