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艺术家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73喜欢:80
最近好多人都说鹰酱滞涨,所以跟70年代类比,得出某些结论。
“滞涨”是经济停滞,并且商品服务呈现出持续的价格高涨。但是现在你明显可以看出来,现在根本就不适用过去的这些经济学观点,因为整体是强结构化的。
对于“滞”,你看最近美股龙头公司的财报,还有之后的股价表现。你会发现实体经营类的多是不及预期,甚至大宗行业都一样,而金融服务业等往往超预期。
而对于“涨”,大宗之王原油现在才77美元,22年高点130美元,再看看各种电子商品、车等都卷成啥样了?啥玩意贵?各种金融服务业费用。
所以这是啥?
高利率之下,商品实体部分都快呈现出通缩局面了,而金融服务业依然过度的“繁荣”。
个人觉得这种强分化实际上是本轮另类的美元周期导致的:
本轮通胀上行前,商品没有经历过以往的强出清周期,而美联储加息时,也没经历过度繁荣的产能过剩,所以从一开始就是疫情导致的商品流通受阻的错配,实际上是供需双弱,结果高利率导致供需更弱了。
而服务业通胀的来源很可能就是“高利率”,你想想当市场中存在海量货币时,突然利率飙升5%会发生啥事?不是钱少了,而是钱生钱更多了!
所以现在鹰酱根本不是滞涨,而是商品实体行业持续衰退,而服务业行业被超额美元流动性驱使着,呈现出“非理性繁荣”。所以你也很能解释,很多带着点金融属性的商品,比如铜,下游很惨,需求那么差,可是就是有资金四处找这些怼了。
打个比方,这就是类似于A股结构化指数行情,“牛头熊身”的通胀。你看着指数似乎在涨,但实际上在跌。所以很多路径依赖简单看经济数据的,全被误导了,就跟那些只看沪指炒股的一样。
这点你看苹果这两天其实也很明显,基本面变差,但是公司出钱天量回购维持股价。这某种角度上就是实体需求与金融的割裂。
这种局面,逻辑上根本不可能演变为那些人眼中的“滞涨”。因为上世纪70年代是原油供给端出现问题引发的通胀,而现在是金融服务业“非理性繁荣”引发的通胀。
要知道商品供给端通胀有黏性,金融服务业通胀就是左脚踩右脚,你看着挺猛,但是很可能突然发现是空中楼阁,直线跌落,具有强有反身性。
所以综合来说,个人觉得可能在某个时间点上突然通胀拐头下行,可能还很近。而市场会醒悟这根本不是“滞涨”,而是“牛头熊身”的结构性衰退,接着从商品过渡到服务业的衰退,变成“真熊”。
所以本轮美元周期即将过去了,美联储会超预期降息,卖方基本全误判了。
$道琼斯指数(.DJI)$

热门回复

一旦降息,意味着美债走强,将大量吸收美元流动性,美元资产想不跌,哪来的超额流动性?

Mark下,美元指数破位确认,说明美元潮汐流动性已经吸不动了,美元资产虹吸的财富效应将会减弱,而原油新低复新低跌傻了。鹰酱再死扛着不降息,会突然脸着陆的哦。[狗头]
$上证指数(SH000001)$

顺便说一下,A股其实跟原油有一定的负相关性,因为原油跌逻辑上对国内非常有利:
1.少支出外汇购买大宗资源,有利于汇率走强,汇率强,A股就强
2.制造业降低成本
3.压低通胀,美联储就没理由维持高利率了。
当然了,对抱团资源的可不是啥好事,大宗之王下行,其他的扛不住的。[狗头]

金融服务业通胀都是反身性,实际没有粘性的。类比下,比如投顾行业收入,A股21年结构牛时啥样,看看最近啥样了。

泡大,从你唱空大宗开始,煤炭有色石油等股大多数都涨了50%以上,我既有这些高息股,减持一些后,剩余持仓好几只都翻倍了,也有上证50和京沪高铁,上证50赚了10%,京沪高铁还小亏,您在大宗上的判断至少早了快一年了,系统模型是不是该调整一下了[捂脸][大笑]

如果没有加征关税,没有中美脱钩,没有制造业补贴,美国也不会有现在的通胀,它的通胀水平应该在疫情结束后快速的下降,因为中国的大量产能完全可以满足美国的需求。

泡泡,你有没有研究过国内的那个油价调价机制,我记得前些年原油这个价的时候油价好像也就6-7块吧,现在92居然还要8块[吐血][吐血][吐血][吐血]

其实滞涨也得看怎么看?
我觉得原来因为主要以卖东西为主,所以涨的是上游,滞的是总体
现在结构里服务多了,所以,涨的是金融、但是滞的还是整体

我深刻怀疑从俄罗斯买的油到底成本多少???

师父的股涨得太好了!不愧是泡沫10etf 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