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17回复:79喜欢:23
有网友把孔子抬得太高。
孔子《论语》里面错误、不合适的内容:
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考察一个人的孝道,应该是他父母活着的时候是否尽责,而不是死后三年是否遵守父母的教导。

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先王之道作为礼和道德标准是错误的,这应该是中国人崇古的根源之一。合适的道德标准应该是符合人道,维护群体利益,而不是从古。

3、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应该是古代愚民权术的来源,现在看是非常落后的治国方法。

4、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他主张逃避现实,不喜欢就移民或躲藏。

5、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再次崇古,使劲吹尧。

当然,孔子肯定是牛人,其智慧超出同时代很多人,但是其见识也局限于时代。
而后世把孔子抬得太高,特别是董仲舒,以至于成为宗教信仰,压抑了人的思想,导致整个社会刻板而缺乏活力,和现代社会脱节。

全部讨论

2022-06-08 18:59

一个人的言论脱离他的时代背景去解读会产生误解;同时,一个人的言论几千年后还在盲从、照搬照抄,那就是这个时代的悲哀了

2022-06-08 18:47

我一直是坚持反对中医,反对儒学的

2022-06-08 18:55

孔子处于“春秋无义战”的时期,他本人受限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希望回到古代那种礼制和平的年代,十分可以理解吧。
第三点要说下,有种解释说断句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说民众如果本身道德教育水平高,那就让大家自行发展,如果民众本身道德教育水平不行,那应该教育民众,让他们能有是非观,价值观,道德观。我认可这种解释,按你的解释,首先就跟孔子弟子3000这种教育家的身份不匹配。
另外我觉得把孔子抬的高并没有什么,孔夫子当年能做到的事情,自身的道德休养,古往今来,直到今天,有几人能做到?
就说《论语》开篇的三句话,我觉得把孔子当圣人就没什么问题。

2022-06-08 19:16

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22-06-08 19:45

儒家最大的悲哀是崇古

2022-06-08 18:58

托尔斯泰说,多么伟大的作家也不过是在书写他的片面而已!

2022-06-08 22:04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2022-06-08 21:09

孔孟乃五千年文明最大的糟粕

2022-06-08 19:52

哦,涨了一天都敢点评论语了?

2022-06-08 18:58

战国之后中国的几大家(儒释道)自始至终都是寄生于中央集权之下。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上确实百花齐放,但是国家样本之多样性较希腊城邦依然差的远。所以到孟子那里王不行仁政,臣民可以废掉他(至于如何废,孟子好像也没说明白)就是巅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