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45回复:50喜欢:80
有雪友私信我,让我赶紧再发几段幽默,我想这事儿还是押后一些时间吧。下面先转发几条其它内容的“语录”,它们显然与幽默无关……


下面还有一些想法不妨与我的CEO朋友们一起分享:是的,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发生什么事情永远都是不确定的;美国自1776年以来一直面临着不确定性。而事实上,人们有时会关注大量存在的不确定性,有时又会忽略它们的存在(通常只是因为前一段时间比较风平浪静)。


长期来看,美国的企业将会有良好的表现,股市也一定会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是因为市场的命运最终将取决于企业的命运。是的,阶段性的反复会时有发生,但投资者和经理人参加的是一场已预先设定好的只对他们有利的游戏(20世纪,道琼斯指数从66点增至11,497点,增幅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17,320%,这期间还伴随着4次代价惨重的战争、一次大萧条和多次的经济衰退。不要忘记,除了指数增长之外,在这一个世纪里,股东们还收到了丰厚的股息)。


 既然博弈的整体格局如此有利,查理和我相信,根据塔罗纸牌的转换、“专家”的预测以及商业活动的潮涨与潮退而采取一种频繁进出的行为模式,将会犯很大的错误。停留在这场游戏大门之外的风险,要远大于参与其中的风险。


 我自己的投资经历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范例:1942年春季时我购买了人生的第一只股票,当时美国正经受着太平洋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每一天的媒体头条都在告诉着人们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即便如此,没有人对未来失去信心,我认识的所有美国人都相信:我们终将赢得胜利。


美国自二战以后所取得的成功是巨大的:2012年的人均GDP(经通胀调整后)是1945年的4倍。在这段期间内,每一个明天也许都是不确定的,然而美国做为一个国家,它的命运却始终是确定的:财富的增长源源不断,没有终期。


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CEO,手中正好有一个大型的且有着较好盈利预期的项目,只是基于某种短期的考虑而予以搁置,请给伯克希尔打电话,让我们来帮助你卸掉这个包袱。(2012年信)


2009年末,在市场大萧条的阴霾笼罩中,我们决定收购BNSF,一个伯克希尔历史上最大手笔的收购。当时我称这笔交易为“对于美国未来的全资押注”。(下续)


 这样的行动对我们来说早已*以为常。当巴菲特合伙公司在1965年收购了伯克希尔之后,我们一直都在进行着类似的押注。我们这样做自然有我们的道理:查理和我一直都认为,“赌”美国财富会不断增长,几乎就是一件赢定的事情。(下续)


 事实上,在美国238年的历史中,那些看空美国未来的人谁最终获益了?如果将现在的美国和1776年的美国相比,你肯定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我的一生中,美国的人均产出已经翻了6倍。我的父母在1930年时,恐怕做梦也无法想象我在今天所能看到的一切。虽然那些悲观的布道者们一直不停地抱怨美国所存在的问题,但我从没有见过有谁从美国移民出去(如果真的有人愿意离开美国的话,我倒愿意出钱给他买一张单程票。)(下续)


蕴藏在美国市场经济下的勃勃生机还将继续发挥它的魔力。财富的增长并不是件一帆风顺的事情;它从来都不是。未来,我们还会对我们的政府有所抱怨,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2014年信)

全部讨论

2015-07-18 00:55

受教

2015-07-17 23:36

明天会更好是入市的根本认识

2015-07-17 22:47

2015-07-17 21:45

2015-07-17 21:32

【灾后重读】此时再读读这些“真言”是不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停留在这场游戏大门之外的风险,要远大于参与其中的风险。”这与彼得林奇说的:“雷电打下来时,你要在场。”意思似乎是相同的。

2015-07-08 09:05

“是的,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会发生什么事情永远都是不确定的;美国自1776年以来一直面临着不确定性。而事实上,人们有时会关注大量存在的不确定性,有时又会忽略它们的存在(通常只是因为前一段时间比较风平浪静)。”--

2015-07-08 07:43

谢谢任老师

2015-07-07 19:24

当然还得看你买的什么!如果放弃选股,300ETF也是极佳的选择!

2015-07-07 17:30

股神就是股神,想的就是不我们长远。

2015-07-07 17:14

这是真真正正的大格局,套用骗子经常说的话好像是对巴老的侮辱,不过巴老的大格局教育了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