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44喜欢:6

$比亚迪(SZ002594)$ $赛力斯(SH601127)$ $理想汽车(LI)$ 这两天讨论Mega为啥失败更确切地说订单不及预期的原因多了起来,核心的原因就是MPV暂时不适合采用纯电动力系统,再高的充电倍率和充电桩分布也解决不了MPV的里程焦虑。


一直对理想汽车的产品经理能力和学习能力比较欣赏,但没有下手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东西比较容易复制,没有护城河的效果,不适合长期价值投资。

华为问界仅凭一款M7就几乎把Lx打趴下了,再想一想比亚迪进入30+万的Lx霸占的市场又会出现什么景象?20-万零跑汽车通过致敬理想汽车几乎把L6的价格给约束了,可见门槛不是那么高。

所以20+万市场理想汽车能否在三甲之列都不好说,和吹过的牛““我们有信心,理想MEGA将是理想汽车的下一个爆品,成为50万元以上销量第一的产品。”一样大概率会爆。

以下片段来自网络,英雄所见略同:

MEGA整场发布会下来,可以看到理想MEGA几乎没有任何功能性技术上的加码,所有的所谓产品亮点,只是对以往理想L系列产品的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而且还自废武功,放弃了市场消费者接受度更高的油电混合动力方案。

改成纯电的理想汽车,只能满足一小撮用户的需求,而却放弃了更大的消费市场。

类比下腾势D9,极氪009等MPV公布的数据,其纯电车型的销量远远低于其混动车型。

毕竟MPV车型最好的应用场景就在于高速长途,但稍微有生活常识的人都不会开着一辆在高速上续航起码打7折的电车带着一家人去冒险。

尤其在北方冬季,以目前的统计数据看,纯电车的高速续航甚至要打五折甚至更多。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号称续航700公里的理想MEGA,在北方冬季的高速上,跑到没电估计也就能跑个不到350公里。

考虑到安全余量,可能跑个200公里多点,就得考虑补电的问题了。如果恰逢节假日,高速上排队补电又更让人头疼。

这样的长途高速表现,是根本无法满足家庭出行的便捷需求的。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纯电SUV就是一个伪命题。当成城市商务车,接待下客户还行,但要满足家庭的长途出行,无疑是一个不合格的产品。

其实不少客观的没有被充值的自媒体车评人,在理想公布MEGA是纯电车型的时候,就已经指出了这款车型必死无疑。

然而所有有些影响力的车评人在介绍理想MEGA的时候,却有意的对纯电MPV最大的短板避而不谈,明显是在拿钱办事,诱导消费者。

理想汽车的造车理念,为用户提供一个舒适家,是极为契合中国汽车消费者需求的造车理念。

但是,理想MEGA这款车却在动力方案的选择上背离了大部分家庭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理想MEGA产品的功能性上与理想的其他产品而言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提升,却直接将售价定到了55.98万的价格。

对比提供了后轮转向这种可以大幅度减小转弯半径,提升车辆使用便利性的售价要比MEGA低10余万的小鹏X9,MEGA在我看来几乎没有任何功能性上的优势。

回想当年理想ONE的成功,最大的点就在于当年理想汽车选择了一个其他车企都没有选择的增程式动力方案。其次才是理想汽车对于车内使用空间及汽车家居化的打造。

而如今理想汽车摒弃掉了一直支撑自己产品销量的最大的一个核心卖点,把一个次要的卖点继续进行乏善可陈的鸡肋提升,注定了这款产品不会受到消费市场的认可。

可以预见,理想MEGA的上市,将会给理想汽车带来一系列不利的打击。在一定程度将理想汽车不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短板暴露出来,甚至进一步拖累L系列的销量。


以下来自网络:



在80万辆的构成中,理想MEGA其实也是重要的一环。李想曾表示,MEGA将不分能源形式,不分车身形式,成为50万元以上所有乘用车的销量第一。根据理想的预期,MEGA的年销量目标在10万辆上下,也就是单月销量在八千到一万辆。

事实上,纵观整个MPV市场,处于50万元以上的车型本就不多。从销量来看,以2023年12月为例,极氪009的销量为2,310辆,奔驰V级为1,371辆,别克世纪为1,198辆。

做一个简单的算术题。除去上述车型中低于50万元的版本,再加上进口的丰田埃尔法、威尔法以及雷克萨斯LM,整个50万元以上的MPV市场单月销量加起来也不足5000辆。理想MEGA的销量小目标,几乎是这些所有车型销量之和的两倍。

如果讨论整个50万元以上的汽车市场,情况就更复杂。按照汽车流通协会和乘联会数据:2023年一共有242款车型单一成交价超过30万元,年销量为315万辆;40万元以上车型零售销量为73万辆;百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前十名为17.88万辆,总共接近20万辆。

这样算下来,MEGA所处的50-100万元价格区间的市场,整体销量大概在30万辆左右。而MEGA如果想斩获5万辆,就要拿下6分之一份额,这对一款MPV来说难度何其之大,不及预期才应该是意料之中。

颇为戏剧性的一面是,据孙少军爆料,在理想MEGA上市后,其竞品包括小鹏X9、腾势D9、极氪009和岚图梦想家,以及虽然不是MPV但却尺寸相似的问界M9,都出现了明显的客户回流。

其中,腾势D9成为了最大赢家,进店量和订单量双丰收,周末新增订单超过1700辆。而小鹏X9则是进店量迎来了大爆发,订单涨幅和稳态周度相比上涨了至少40%以上。MEGA在价格公布以后,为竞品反而送来了大量的新订单。

MEGA销量还未公布,理想汽车的股价已经大跌。3月5日,港股开盘后不久,理想汽车股价即遭大幅跳水,跌9.13%,截至收盘,理想汽车股价为151.6港元。同样是5日,理想汽车美股再度大跌,跌幅超13%。目前,理想汽车美股总市值约399亿元,较2月29日收盘缩水18%。

曾经,理想靠着为细分市场把准命脉,几次出击都正中靶心。现在,MEGA似乎没能达到预期,也让理想处于了被动的局面。问界已经连续两个月问鼎新势力销量榜首,其他自主品牌也在朝着L系列的腹地深入,对于理想来说,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全部讨论

如果硬要找mega订单不理想的第二条原因,相对$小鹏汽车(XPEV)$ X9和$比亚迪(SZ002594)$ 腾势D9定价和配置不是偏高而是太高,除了尺寸稍大一点点和独特一点但有争议的外形没有其他可以如此定价的理由,基本上就是拿手的沙发彩电冰箱优化一下没有独特的配置和技术,而且车都如此长了也不配置后轮辅助转向,难道自负地以为理想品牌有了溢价就可以不考虑市场和对手,简单地成本加上想要的利润就定价了?
也许吉利汽车50+万的极氪009给了理想汽车一点勇气,可以想当然地定价50+万,但是必要看看他的销量,也要顾及一下自己的雄心:50万以上车型冠军,$理想汽车(LI)$ 和李想的确被Lx压倒小鹏汽车蔚来还盈利的做梦也想不到的结果冲昏了头脑。

可以预见,理想MEGA的上市,将会给理想汽车带来一系列不利的打击。在一定程度将理想汽车不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短板暴露出来,甚至进一步拖累L系列的销量。$比亚迪(SZ002594)$ $理想汽车(LI)$ $赛力斯(SH601127)$

$理想汽车(LI)$ mega订单严重低于预期的客观现实被罕有微博几天都没更新的李想最新朋友圈更新证实了:无论多么难,都不能变成【达斯·维达】。
佩服李想对初心和信念的坚持,这是2022年底的话:“超越用户的需求,打造最卓越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观始终不变,成为万亿收入规模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始终不变,让我们无论多难都会持续坚持。
mega滑铁卢不是终点,是新的起点,继续发挥产品经理能力的优势,慢慢补上短板,理想汽车依然比许多造车新势力处于更有利的行业位置,连$赛力斯(SH601127)$ 华为问界M9都对标的L9已经证明了公司的竞争力。
$比亚迪(SZ002594)$ 要虚心向包括理想汽车、华为问界、蔚来等造车新势力学习借鉴,只有借此补上对应的短板,才能在20-50万的主流车型市场取得和10-20万一样的优势市场地位。

03-06 21:25

太心急了,车都还没开始交付就都开始下结论了

03-07 10:36

几乎面面俱到的一篇分析$理想汽车(LI)$ mega失败的文章,没有重点;提到$赛力斯(SH601127)$ 华为问界M9的成功,归结为华为的渠道,显然不是,主要是华为品牌的加持和Mate60的引流,$比亚迪(SZ002594)$ 仰望U8的成功不难总结,就是独家技术加持的结果。

03-06 23:35

或者增程版在路上

好文!

03-06 21:30

看看销售再说吧。理性!

前几天信誓旦旦冲进去的朋友 这两天估计都哭晕在厕所了。。。